一、游乐场安全注意事项 1、监督妳的孩子 监督孩子可以将意外伤害降低到最低。确保幼儿游戏区有安全防护措施,孩子可以尽情的玩乐、跑跳。随时注意孩子动向,并事先向他解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依据年龄选择 不同年龄应该选择不同的游乐设施,因此,请依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的设施。避免和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起玩耍,因为他们使用的设备有可能会误伤妳的孩子。 3、使用适当设备 确保妳的孩子使用和他年龄相当的设备,以防止意外和伤害的风险。2~5岁的幼儿上身力量还不足,应选择适合的手柄尺寸。 4、确保表面安全 不要让孩子在危险的表面玩耍,碎石、沥青、混凝土、青草、污垢等,都有可能会让孩子不小心跌倒。选择光滑、平整、有橡胶垫的地方玩耍。 5、设备定时维护 不论是在哪里的游乐
家门口 家门口时孩子最容易走失的地方,因为离家比较近,家长往往疏于防范,给人可趁之机。罪犯常常会用棒棒糖来骗孩子走远,然后将其抱走。如何防范:即使孩子在家门口玩,家长也要尽量看着孩子,并且嘱咐孩子不能跑远,更不要去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商场 商场人流量大,并且隔断也比较多,如果没能看紧孩子,很容易就会走丢。如何防范:家长在挑选商品时,不要忽略孩子的动向;一旦发现孩子走失,应立即向工作人员求助,一边进行广播找人,一边让保安帮助寻找。 火车站 尤其是在周末、节假日时,火车站人口密集,孩子容易被挤丢,被人抱走。防范措施:不要让任何陌生人帮你看管孩子;教孩子背诵家里的手机号,以及自救常识,如大声哭闹救命;给孩子穿颜色比较鲜艳的衣服,方便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 公园 许多家
你有这样的误区吗? 1、孩子长大以后或是青春期以后才需要去防范性侵犯这些事,现在孩子还小不用太早做防范。 2、通常觉得家里有女孩的更需要注意这方面的事,家里是男孩子的话就可以省心些,不用太在意性侵犯发生。 3、如果要防范的话当然是要孩子少接触陌生人,尤其是男性。 4、如果孩子遭受了这样的伤害,最关心的是身体健康方面,其他方面会有所忽略。 以上几点乍一看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其实不见得: (1)我们国内遭受性侵犯的孩子现在呈现出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年龄越来越小,远不是大家所想的“等孩子长大以后再防范也不迟”,所以,很可能你已经对孩子欠缺了一课。 (2)以现在呈现的出新闻报道就可以看出,不光是女孩遭受性侵犯的几率大,男孩同样也会成为一些人的性
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带路,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让孩子牢记家里的手机号,并学会一些自救方式,比如大声呼喊引起路人注意,甚至破坏周围商店的物品,这样不进行赔偿是走不掉的。 妈妈在外面抱着孩子时,最好将宝宝用捆绑方式系在你的腰间。在外面经常会遇到有人上前来搭讪,趁你不注意时,抢过宝宝就跑,所以在外面,妈妈一定要抱紧宝宝,尤其是去人多的地方,最好用捆绑式系在腰间,也可在孩子身上系一个小铃铛。 如果没能及时去学校接孩子,一定要告诉孩子,等待家长最好是在学校传达室或老师办公室内,如果有保安在,可以选择在校门口等待家长。 不要让孩子脱离你的视线。孩子都有爱跑闹的天性,在人多的场合,不要让孩子跑出你的视线,否则很容易就被人贩子趁虚而入。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走失,你一定要找附
我想起了不久前同样的另一则新闻:福州一个九岁孩子从高空坠落,生死不明,而接治该男孩的医院表示每年暑期医院都会接诊七八个高空坠落的孩子。种种相似的新闻时间不得不引人深思:高空坠落生还几率微乎其微,如何才能保证孩子安全地成长呢? 首先,我要对家长们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尤其是7岁以下的孩子,然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盗网 另外,对于自家的防盗网,也要重视起来。现在,市面上有隐形防盗网和不锈钢防盗网两种,到底哪一种比较好呢?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隐形防盗网和不锈钢防盗网进行对比,发现隐形防护网不仅容易生锈,而且容易变形,几岁大的孩子就可以拉出缝隙来,相较之下,不锈钢防盗网的强度就更好一点,不易变形,也比较抗腐蚀。但如今更多的人会选择用隐形防护网,其实并不明智。那么在安装防
什么是意外伤害呢? 可以说是宝宝突然发生的各种事故,对宝宝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各年龄段孩子易发生哪些意外? 1、新生儿以及3个月内的孩子:出生后宝宝活动能力差,不会翻身,孩子喂养不当,容易发生溢奶造成窒息,或冬季热水袋烫伤。 2、幼儿期:1-3岁的孩子动作不协调,躲避能力差,学习行走其间易发生跌倒行损伤,如:骨折脱臼、断牙。 3、学龄期:4-6岁后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活动范围增大,容易发生攀岩、中毒、烧伤、车祸、触电。 4、青春期:青少年容易性格冲动,情绪不稳定而打架斗殴引起的外伤,游泳发生溺水。 如何减少孩子发生意外的几率呢? 1、教育干预:父母或老师借助电视、网络媒体、广播、讲座等形式可以在社区、家庭、学校、
传统的防范儿童侵害措施 1978年,防范儿童侵害组织在美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他们的首个任务就是调查现有的防范儿童侵害的措施有哪些?我们怎样做能做得更好。调查发现,大多数防范措施分为两大类:避开危险、刑罚。这两种传统的防范措施尽管非常重要,但是还是不足够。 避开危险是传统的防范措施之一,我们会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一个人到公园去、要和同伴一起出去……这些避开危险的知识确实很重要,但是不足够,因为孩子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仍然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样去应对。这也可能导致侵害发生后,指责是指向受害者,而不是侵害者。例如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小男孩在家附近的公园被侵害后拒绝告诉任何人,他说,是我不该到公园去玩,妈妈不准我到那去。孩子的自责使他不愿意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从而得不到帮助。同时,只教授孩子避开危险的知识,也会
不管是双薪家庭,还是全职妈妈,都身兼数职,家中孩子状况虽是母亲比较清楚,但身为父亲也该一同暸解孩子的需求,更别将赚钱最大就漠不关心,而妈妈记得要练习请爸爸帮忙,放心让先生学习照顾,以免自己过于劳累。 夫妻与家庭中平时要有三个心: 1.多份关心:对于家中成员作息有基本暸解,出入记得报平安。 2.体贴心:对于「照顾者」请给予体贴的心,无论孩子发生任何意外,第一时间难免情绪激动,但妈妈绝对比任何人爱孩子,请记得别过份苛责;父母亲请互相协助,需要帮忙时,请一定要提出需求。 3.预备心:与孩子出门时,可以将父母基本数据挂上名牌别在孩子包包,平时请与孩子教育家中安全及危险之处,视线请勿离开孩子过久。 「家」其实有许多隐形危机,平时教孩子远离窗户 根据调查,儿童居家安全中,47%是跌倒坠落,31%压砸夹刺撞,11%是烧烫
一、如何使用汽车安全座椅? 1、尽可能朝后坐 很多家长没有正确的使用安全座椅。根据小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的婴儿乘坐汽车时,安全座椅应该要面朝后,因为这样可以保护他的颈部、头部和脊椎。 2、适当更换尺寸 婴儿安全座椅都有限制的身高和体重,所以如果妳的宝宝已经成长高超过椅子的限制,妳应该要更换为更大的汽车座椅。 3、不要自己安装 当妳购买了安全座椅之后,妳应该仔细地阅读操作手册,包含使用限制、保固内容、服务专线等。此外,妳应该请购买店家的技术人员帮妳安装,才能确保装法正确。 4、检测移动距离 当妳的汽车安全座椅安装好之后,妳应该试着推和拉它,看看它移动的距离有多长。最安全的距离不超过3公分,否则就是安装的太松。 5、检测宽松程度 有时候根据
排插 排插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用到,它确实会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排插上的孔很容易被小孩子碰触到,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触电的可能。家里的排插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 床头上的药品 有好多的家里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放药品放到自家的床头上,这样用起来比较的方便。然而,这却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其他的东西给吞食掉。当孩子吞食掉这些药片的时候,有可能被卡住导致呼吸困难,也有可能因吞食药品产生某些过敏的反应,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 绳索 美国每年大约有300名的儿童因为绳索的窒息导致死亡,多数都是4岁以下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家里危险的绳索包括:插线板的皮线,落地灯的电线,窗帘的拉绳,电脑的接线等等。这些尽量不要让小孩子接触,很容易在大人疏忽的时候,缠住孩子自己的脖子,导致窒息发生。
(以上图片来自腾讯新闻) 据说人贩子最喜欢盯这6类人,看看你是吗?为了孩子,务必提高警惕: 1、单独带孩子的老人 老人的体力、注意力比年轻人差,独自带孩子上街容易成为人贩子的作案目标。 案例:一老人推着婴儿车到菜市场买菜,付钱后回头发现身旁婴儿车上的宝宝不见了。慌忙寻找后,发现前面有个男人抱着自己的孙子。扯住男人责备为什么抢孩子,反被一巴掌扫在地:“你个疯婆子,孩子发烧还带出门,我要带孩子看医生偏不让……”路人还以为是家庭矛盾,眼睁睁看着男人抱着孩子上了面包车走了。 2、热情喜欢闲扯的“马大哈” 见到谁都能闲扯的老人或女人,口无遮拦跟陌生人东扯西扯,泄露孩子信息,完了还把对方当善心大姐放松警惕,让对方有机可乘。 案例:宝宝8个月的宝妈在家里看铺,小卖店是卖日用品的。一位面善
意外1:宝宝吞食画笔 相信许多家长都担心过宝宝在涂鸦的过程中,把手上的画笔变成宝宝口中的“美食”。而现在的画笔与过去的石蜡笔相比,大都有含铅的化学物质,而这种有害物质一旦被孩子吸收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影响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阻碍宝宝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和对宝宝的听力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当孩子误食画笔时,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处理方式:当孩子吞食了画笔,家长应该及早到医院为宝宝做一下腹部透视,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与成人相比,各方面机能都要脆弱得多。 意外2:颜料进眼睛里 颜料进眼睛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宝宝用沾染颜料的手揉眼睛,另一种情况是颜料水溅进眼睛里。两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都有可能感染宝宝的眼睛,对宝宝的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处理方式:当颜料不慎进入宝宝的眼睛,妈妈应及时用清水为宝宝清洗眼睛,
孩子单独在家,家里就变成了危机四伏的险地 10岁内孩子不要单独留在家里,应该成为大人的一种习惯。根据过去的案例,10岁内的孩子单独在家,容易发生各种意外。10岁内的孩子由于尚未够成熟,对各种安全隐患缺少防范意识,也不能较好地保护好自己,可能会做出翻窗、翻阳台外出等行为。 年龄越小的孩子,尤其是被大人单独放置家里睡觉,中途醒来后会因为找不到大人而心生恐惧,他们还以为大人消失了或者把自己遗弃了,那种感觉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越小的孩子越会有这种感觉,从而驱使他们外出找大人,因此做出了危险的行为。 除了会有坠落的危险,孩子单独在家,家就变成了一个危机四伏的险地:孩子可能在家会触碰电源,或打开煤气炉,家庭的樟脑丸、除虫剂、清洁剂、消毒水、刀叉类厨具、打火机、药片等,分分钟都可以成为伤害孩子的危险源,家长千万别疏忽大意。
5岁之内:孩子贴身带! 1、巧用背带 对于0-18个月的小年龄孩子,家长可以使用背带,不仅可以解放自己的双手,让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玩耍更放心。 特别提醒:带孩子外出切忌用手抱,因为遇到紧急或特殊情况,你一定会放下手中的孩子,去应急其它事,从而可能会有想像不到的意外发生。 2、用对推车 选择一辆轻便、可折叠的伞车,把孩子固定在其中,能为出行增加便利和安全。 特别提醒: 1、推车内的孩子一定要系好安全带,让有企图的人不能轻易抱走孩子; 2、保持推车一直在你的左右前方,让有企图的人无机可趁。 3、喜欢牵手走路的 对于喜欢自己走路的孩子,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是人群不吵杂的场所。如果必须去人多繁杂的公共场所,比如:火车站、集市或商场,则一定要牢牢牵住孩子的
女童将头伸出天窗,殒命车内 事故发生在四川省江油市,遇难者是一名三岁的女孩。一天,女孩抬头发现汽车天窗打开了,可能出于好奇,玩性大发,于是将头从缝里伸了出去,并且误按了关闭按钮,结果脖子被夹住无法收回,最终窒息而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五分钟,因为家人的疏忽,女孩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孩子的父母后悔不已,痛苦之余,却再也无法挽回自己孩子的生命。 男童贪玩,将头卡进按摩洞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早些时候,一个杭州的小男孩,因为贪玩将头伸进了盲人推拿店的按摩床孔洞内,怎么也拔不出来。万幸的是,男孩的头未完全卡入,在消防员的帮助下,顺利将头“拔”了出来,没有造成大的伤害。 按摩床上的洞是为了客人趴着被推拿时,提高舒适度而设计的。不料,家人在享受按摩,熊孩子在一旁床上玩,玩着玩着就把头伸进了与自己的头大小一致的洞里,令旁人着实担心了一场。
教育应该到位 第一点,不知道现在的幼儿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例如一些课外实践本来是不错的,但是不知道是否有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像这次给孩子布置下河抓螺蛳的作业,想必有些孩子会单独去完成,这潜在的已经对孩子构成了安全隐患,即便有父母陪同,不知道幼儿园在孩子安全教育上是否做到位,不能将孩子的安全一味抛给父母,而给他们一个有安全隐患的作业,孩子在幼儿园给他们一些安全教育,同时也应给家长相同或更多更全面的安全教育,孩子毕竟小,你告诉他男女有别,他可能还以为只是女孩头发长,男孩头发短的区别呢。 教育本身不能违背教育 第二点,我们为人父母的,如果遇到学校给孩子布置这类存有隐患的作业要孩子去实践,目的是好的,可是实践的方式有许多,父母应保留质疑学校作业方式的权利,像让幼儿园的孩子下河摸螺蛳
某天在外就餐,让阿瓜的表姨妈回家接4岁的阿瓜。表姨妈是阿瓜第一次见,阿瓜看到陌生人,说怎么也不肯走。表姨妈是个凶悍的女汉子,一把扯着阿瓜就往小区门口走,阿瓜停止了反抗。表姨妈心想,这孩子吃硬不吃软啊,没想到路过门口保安亭时,阿瓜猛地甩掉表姨妈,抱着保安伯伯的大腿哭喊:“救命啊,坏人拐小孩啦”。女汉子当场翻白眼,让瓜妈赶来救驾才免于被“群殴”。尼玛,接个小孩竟然如此凶险! 听到事情的经过,瓜妈充满自豪感啊,这里面有老娘的心血。下面是瓜妈总结的防拐防骗秘籍10招,每天有事没事跟孩子角色扮演一下,不仅有趣,孩子还能印象深刻,让孩子演练到条件反射就对了。为增加趣味性,角色可以轮流扮演,还可以带上面具增加逼真性。 防拐防骗秘籍10招如下: 1、路上遇见可疑陌生人,把路人喊爸爸,成功吓跑坏人。 2、陌生人说自己是爸妈朋友
作为一名妈妈,每天刷朋友圈,都会很惊吓啦,什么到处都是坏人,孩子怎么防拐骗。 好多妈妈表示,自己和宝宝都不会武功,送孩子上幼儿园、上学都要小心,有的甚至表示,再也不让孩子出门了。天了撸,这样自己吓唬自己,过犹不及真滴好? 类似和颐酒店那样的事件毕竟是少数,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快,尤其不好的消息,利用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在人群中总是爆炸性传播,造成很大的恐慌。 宝宝的确很脆弱,但咱当爹做妈这么多年(哈哈,看小编的傲娇脸),只要做到两点:1、 好好接送孩子上下学。2、 把需要叮嘱的地方告诉孩子。就不用自己吓唬自己,过分担心啦。告诉孩子小叮嘱前,先看看人家日本呀。 在日本,孩子的安全也是全民关注哒,8过人家社区工作做得好,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块儿,比我们轻松,不需要每个家长每天亲自出马哦!
孩子学骑车有啥好处,简单地说: 1.户外锻炼,孩子们会骑得很开心,也是美好的家庭互动时光。 2.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发展孩子腿部、足部肌肉的力量,有利于长高、腿型健美。 3.提升自我成就感,注意力,抗压能力更强。 ▷ 为什么有那么多种类的车?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基本所有人小时候都是直接上自行车,学的时候要先学会溜车,掌握平衡感。等到能平稳的溜出一段后,再将腿从车架中掏过去才能蹬着走…总之,不摔几个大跤,就休想学会骑车! 然而,国外孩子学自行车其实有个非常严谨的过程—— 第一步:滑行车、平衡车 第二步:三轮车、滑板车(当然,这个环节也可以跳过) 第三步:最终才到自行车。 他们认为
美国有电视台做了一个实验,在路上冒充孩子的爸爸要把孩子带走,路人的反应真真切切给我们国人做了示范,即便有瑕疵,也比我们好太多。让我们看到5岁的女孩达拉独自行走在街上,不论她是在哭泣,还是坐在路边玩耍,都有人注意到她并关切地询问。 我想,不是美国每个人都有这么热心和勇敢,而是他们习惯了把他人的安全放在最悲观的位置去做出第一推测。这对我们国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陌生的思维方式。 在视频这些路人的认知范围中,一个小小孩独自走在大街上,就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糟糕情况发生。这种心理促使他们都自然地上前去询问。 而我们中国大部分人本身对这种危险讯号就不敏感,即使接收到了,也都习惯麻痹自己和盲目乐观,“说不定她妈妈就在附近呢,干嘛多管闲事”。 和颐酒店那个女受害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施救,服务员想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