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出了一起电梯安全事故!一位妈妈推着婴儿车上扶梯,电梯下行,她根本控制不住,婴儿车滚下扶梯,导致里面的宝宝跌落出来。幸好有旁边的外卖小哥上前搭救,才避免一出惨剧。 年轻妈妈脸上的慌张,更让人可叹更可气。安全问题容不得侥幸,一次又一次的电梯事故,都没能唤醒大家沉睡的安全意识吗? 社会新闻上关于电梯事故的报道层出不穷,婴儿车跌落、抱小孩摔倒、攀爬扶手、衣服鞋子被夹,每次看得我都心惊胆战! 注意! 下面的新闻图片可能会造成不适! …… 婴儿推车滑落 家长没抱住 孩子爬上电梯扶手后跌落 孩子被卷进电梯扶手和地面的空隙 孩子的手脚被卷进电梯之间的缝隙 桩桩件件,背后都是血淋淋的躯体、逝去的生
自从某个同学有了娃后,我就自动把她给屏蔽了,之前还挺爱看她发的东西,随时随地在享受生活,让我尔等平民羡慕嫉妒恨啊,正所谓别人的生活。 但是她生娃没多久,果断把她给屏蔽了,之前的美好生活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家宝宝刷屏时的照片,或洗澡、或睡觉、有时直接发女儿的便便,让众人直呼受不了啊。一次该同学准时准点的又发了九宫格重口味照片,这时我们一位和她关系还可以的男同胞坐不住了,直接在评论区说:你家女儿长的好看发出来也行啊,关键是长这样你还好意思天天出来污眼睛(话说你真的有点损啊,妈妈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很在意的你可知道)。于是这位宝妈不乐意了,直接开骂了,因此两个人闹掰了,虽然之后关系有所缓和,但是这道心中的砍是过不了,毕竟说的是孩子不是大人。 说起朋友圈晒娃,每个人估计都有太多话要说,有人说眼不见心为净,直接屏蔽了事。但是君君想说,有次我也是这样把一位宝妈
去年的“北京和颐酒店一女子被袭”一事曾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就悄然升息没有过多人关注后续。而“南方日报记者被指诱奸实习生”的事件又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朋友圈、热门微博上…类似事件此起彼伏,女性人身安全问题,究竟何去何从? 姑娘,出门在外请当心! 有些难以启齿的柔弱:“为什么偏偏是我?” 安全技能get起,做“不好惹”的女战士
不单独留孩子一个人在家,窗户安装安全装置,各种儿童坠楼事件,有很多是在孩子单独在家时发生的,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在熟睡,我离开几分钟而已,不会有事的。但是你真的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在你离开后可能发生什么事。 同时,最好安装窗户安全装置,保证孩子打不开窗户,这样,即使大人在家时候没注意,孩子去开窗户了,也不会有坠落的危险。 柜子都用螺丝固定在墙上,抽屉要锁上 之前那个国外的视频还记得吗?两个2岁的宝宝自己打开了柜子里的抽屉,试图攀爬上去,结果导致整个柜子倾倒,孩子被压在柜子底下。 解决办法就是把家里所有的柜子,不管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都用螺丝固定住。 同时,柜子里的抽屉都用上安全锁,让熊孩没机会打开 使用安全门卡防止夹
上午送孩子上幼儿园回来,打开微信准备和朋友们聊聊最近的分享安排,就看到一位朋友在妈妈群里发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天津大悦城两名幼童坠楼,当场死亡。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非常痛心,平时胆子就小的我很多时候不愿去细看现场细节。但为了提醒朋友们孩子养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我还是硬着心肠看完了事件发生的始末。 事件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2月27日晚20点57分,天津市南开区大悦城商城内发生一起惨剧,两名幼童从4楼坠落至负一层,当场身亡。 (据《法制晚报》) 新闻报道是这样的—— 凤凰网对于后续有了更为详尽的报道—— 现场图片我没去关注,也不希望朋友们看到那种画面。一个家庭就此支离破碎,我们愿两个孩子在天之灵安息的同时,更应该反思的是以后如何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因为,抱着好奇的孩子从护栏上往下看这种事,在商
游乐场这个头啊,真是开不得,豚豚自从去玩了次蹦蹦床,整天嚷嚷着要去,一到周末就拽着我们要出门。小南知道豚豚天性好动,也知道游乐场的有些器械能检测、锻炼豚豚的肢体能力,还能收获一些小伙伴,可挡不住危机四伏啊。 豚豚玩之前,先派昕爸去质检,比如那些器械有没有生锈、破损、断裂、变形,有没有突出的螺丝钉或玻璃,木头材质的有没有倒刺或腐烂,下方铺地是没有凹洞、突出,跟室内外道路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安全,要是太阳直射或者人群多会不会太热,旁边有没有别的啥危险设置…… 昕爸说,一套流程走完,比上班时的会议摘要还复杂。 小南也没闲着好嘛,强行拉住跃跃欲试的小祖宗,检查一下他的衣服鞋子跟游乐设施会不会冲突,还要耐心教他一些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天知道会不会左耳进右耳出: 玩的时候离大宝宝远一点,万一有个剧烈碰撞啥的
如何确保学生骑行共享单车时符合法律法规,并且可以保障自身安全?共享单车企业目前正在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同时家长也要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将必要的骑行规则告诉孩子。 马路、小区常常能看见学生党骑行共享单车。 “每次看到小学生骑着共享单车在马路上、小区里打打闹闹的时候,我都捏一把汗。太危险了。”浦东一家小区保安刘先生表示很担心。“共享单车是好事情,节省上班族的时间和费用,但是,不能让小孩子随便骑。前几天,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放学骑回家,差点把推婴儿车散步的老阿姨撞倒。我们还去调解了半天。这事情怪谁呢?是怪共享单车还是怪孩子父母?很头疼。” 自从色彩明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上海街头,一些针对孩子骑行安全的担心就开始出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禁止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驾驶自行车上路。”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涉及不满12周岁未成年人的非机动
近日,河南漯河临颍窝城镇后张村一名12岁女孩掉进深井,只因向小伙伴逞强说,自己敢在井边玩,还把腿放在井沿,不小心掉了下去。庆幸的是,经过消防官兵的紧张救援,被困小女孩成功获救,但受到不小惊吓。 儿童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父母往往比较关心儿童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但真正给儿童带来的危险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意外事件。 据统计,10以下儿童因伤害致死的可能性是疾病的两倍。而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儿童伤害需要到医院就医。 为什么儿童这么容易受伤? 儿童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他们每天都在不知疲倦的运动,而淘气堡等游乐场所所以受欢迎,正好满足了儿童高水平运动和父母的需求。 此外,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又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而缺乏判断;还有的儿童则是由于冒险基因。 比如,大量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与控制冲动有关,有
最近,有一本《儿童安全警示教育》漫画册不断在微博微信中转发,让人觉得特别暖心。这本漫画册的笔法不算精致,更不能说专业,但内容涵盖了许多儿童安全知识,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绘画的作者叫张木根,今年65岁,家住萧山。他并不是一名专业的画家,也没有任何的美术专业背景,只是一名退休工人。 收集剪报积累素材 张木根个子不高,身材瘦削,从杭州一家齿轮厂退休后,他住在萧山女儿家里,享受着天伦之乐。很难想象这样一本漫画册,竟出自这样一位退休工人的双手。 说起绘画的初衷,张木根说,退休之后,时间多了起来。现在自己当了外公,身边的朋友也都带起了孙子孙女,于是大家聊天的内容自然都离不开家里的宝贝。“我就想,要不要画点什么,让自己外孙能够懂一点安全的道理。寓教于乐嘛。”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张木根并没有和女
开春了,天暖了,活动的好时候也来了,天真爱玩的孩子也少不了什么时候都要去下游乐场玩耍的...那,来看看这篇吧,了解多点,别让玩乐变玩命,安全意识是我们做家长的必备知识!!! ▼ 欢乐之余, 别忘记你的安全意识。 一女孩游乐场坠亡! 别让“玩乐”变“玩命”! 没有安全意识的玩,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降临点什么... 这不,这两天传的一个让人堵心的事! 前几天,重庆市丰都县朝华文化公园,一名13岁的女孩在玩游乐设备“遨游太空”时,被甩出坠亡!!!当时玩的人挺多,一名少女被吊在半空打转,随即被强大的冲力甩飞落地。这是因为“遨游太空”的设备安全带发生了断裂,导致了这名无辜的女孩坠地死亡。 △这就是出事设备上断裂的安全带!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游乐场每天那么多人
假期间,很多小朋友大朋友都聚集到游乐场玩耍。然而游乐场是个“事故”多发的危险地,近年来不少孩子游玩时受伤甚至丧命,近日一个13岁的少女乘坐游乐设施被高空甩出不幸身亡,达妈看完视频,也是吓得一身汗。这里达妈决定跟大家说一说关于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的安全问题: 13岁少女乘坐“遨游太空”殒命 本月3号下午,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时,成都却发生一起悲剧:一名13岁少女在乘坐“遨游太空”时被高空甩出,后抢救无效身亡。 视频中,“遨游太空”游乐设施在空中进行360度旋转,一名少女突然被吊在半空打转,之后便被强大的冲力甩飞落地。事故发生后,现场当即有男子上前对女进行抢救,周围很快围上不少游客。120也随后赶到,将少女送往丰都县人民医院,然而少女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不幸遇难的少女约为13岁左右。目前,事故原因初步查明为:安全带断裂
游乐园是爸爸妈妈最爱去的地方之一。但当我们举家欢乐,沉浸在难得的家庭时光时,背后暗藏的很多安全隐患并不为人所知 鸡年春节的沉寂在初二宁波老虎吃人事件中被打破,挺虎派与挺人派争论不断,但是悲剧终归是发生了。动物园发生老虎吃人事件,无独有偶,2月4号发生的游乐园吃人事件也是让人嘘唏。 经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安全断裂带,安全压杠未有效压紧。比起宁波老虎事件,这件事的处理就显得简单地多,游乐场与女孩父母达成一致的赔偿协议,涉事游乐园赔偿87万余元。 事情虽然是告一段落,但是对于发生事故的家庭来说,在高的金额也无法挽回损失。但是类似的事故并不是这个春节才发生的,我们知道得太多太多了。 这些游乐场悲剧很多都是设施质检不周全造成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说“就不应该去玩,这哪里是去玩,根本就是在玩命!” 1、带
“在这几十年的急救生涯中,我抢救过无数的病人,最让我痛心的,莫过于见到孩子遭受意外伤害,例如两三岁的孩子不小心被花生、瓜子、果冻等异物卡住而窒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孩子被烫伤、烧伤,或从楼上摔下;放暑假出去玩耍,孩子落水、溺水……这些意外伤害,都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贾大成痛心地说。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临床急救经验和数据告诉家长—也就是孩子们的第一监护人,哪些教训与伤害可以避免,哪些有益的急救常识必须了解…… 70%的儿童意外伤害就发生在家里 家,这个听上去温馨又祥和、充满宁静与美好的地方,却实实在在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高发地”! 有关数据显示,儿童的意外伤害70%发生在家里。异物窒息、烫伤、溺水等是使孩子受伤致死的重要原因。有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数十万14岁以下的小孩因为意外伤害死亡。究其原因,孩子在家里待的时间最长,家里各种物件一应俱全,孩子
孩子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在外面喜欢乱跑,因此经常伴随着迷路、走失的风险,平时就要和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以预防风险发生。 “探险”是受到好奇心所驱使,而引发出来的行为。所以当孩子忍不住新事物的诱惑,迫不及待的想要跑去探索,这不能算是一件坏事,甚至应该给予鼓励。无奈的,现在生活中有太多隐藏的危机,使得孩子发生风险的机会大大增高。 随着探索能力的发展,快速扩增孩子的生活经验,但同时也伴随着迷路、走丢、找不到爸妈的风险。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既要鼓励孩子探索,又要避免孩子迷路,如何在当中维持平衡也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家长不必亦步亦趋跟着 千万别因为担心孩子迷路,就亦步亦趋的跟在孩子后面,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有恃无恐的故意愈跑愈远,心里想着:反正爸妈最后一定会追上来,结果反而更容易迷路。因此,我们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练习逐渐拉开距离,让孩子学会待在爸妈可以
假期里,妈妈们都带宝宝去哪儿玩了呀?公园?海边?乡村?走亲访友?朋友聚会?But,无论如何,不管何时何地,宝宝的安全和健康还是第一位哟! 打开这个话题要从好友的一句话聊起。国外定居N年的朋友回国小聚,看到小区里的孩子你追我赶骑车,当时就震惊了!他问我的第一句话是:“这些家长怎么想的,怎么让孩子“裸”骑呢? 我看着他充满怀疑和恐惧的表情一下没反应过来,内心的OS此起彼伏,表面却佯装镇定...... 什么“裸”骑?孩子们都穿着衣服啊! 他 我 “孩子骑车怎么可以不戴头盔, 怎么可以不做任何保护呢?” 我顿时反应过来。原来,“裸”骑是这么个意思!朋友告诉我,在国外,骑自行车是很多孩子的第一运动方式,它既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又能锻炼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但是如果孩子骑车,他们都会戴上头盔。骑车有一定的危
又是一年春运来袭,又该带着孩子回家过年了,家长们又该提高警惕了,春运路上,这些地方危险性大,孩子走失的可能性较大, 带孩子回家过年时一定要看好了。 车上 本以为上了车就安全了,可是事实好像更复杂,车上尤其是火车上往往是人挨人的,人员复杂情况也不容乐观,有的家长上车后就开始松懈了,自己打盹玩耍的,把孩子就给晾一边了,如果孩子真遇见有经验的人贩子或者快到站了,真有可能会丢失。 上厕所时 在汽车站和火车站等车的时候,意外也时有发生,家长需要上厕所时,怕万一离开座位被占,而且带着孩子又拖着行李会比较麻烦,往往会让孩子在此看着行李等候,以为自己一会儿就会回来,可往往在上厕所时,孩子就有可能被拐走。为了安全起见,哪怕麻烦些也不能独留孩子一个人。 出站进站时 过年回家,火车、汽车、高铁是高峰工具,特别是火车,
户外这么危险就把孩子丢在家里吧,然而其实在家中也有很多危险,只要是当过妈妈的都不会把孩子独留家中。下面就是一些妈妈们分享的“可怕”经历,纷纷表示,直到现在也是后怕不已!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非常乖巧,那天我接到快递的电话,看到他玩的正开心就嘱咐他:“妈妈下楼拿个快递,你就坐这里玩。我就出去2分钟,你可不要乱玩啊!”孩子听到我的叮嘱,很认真的点着头。因为只是下楼拿个快递,所以我也没带钥匙,只是将门虚掩着。 当我以百米冲刺速度拿到快递,回到家门口时,惊讶的发现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带上了,而孩子则坐在屋内哇哇大哭。孩子还小不会开门,听到她的哭声我心急不已,赶紧打电话给老公,让他送钥匙回来。 估计是听到我的焦急,老公请了假匆匆赶了回来,拿到钥匙我赶紧开门,此时孩子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看着这一情况也是一把抱着孩子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只要是出门
李女士在车后装了个儿童椅,每天骑车接送女儿上下学。这天接女儿的时候,女儿非要帮李女士拿着包包,因为包包上有一个小熊,女儿想耍一会,当时李女士也没有想太多,就给女儿保管了。而就在她们等红灯的时候,女儿突然拉了一下李女士,说包包被一个叔叔抢走了。李女士一看果然不见了,赶紧去追,可是人影都看不见了。然后去警察去报警,通过录像果然看到一个男子抢走了女孩手中的包包,后来可能听到女孩喊妈妈就赶紧将包包丢到一旁跑了。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了包包,而在归还包包的时候,警察提醒李女士不要将包包交给孩子管,这次是幸运没事情,如果真的出事了,除了经济损失,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身安全。 其实警察提示得很贴心,骑车时家长不要让孩子帮忙拿着包,容易丢不说,还可能会发生上述这种意外,非常不安全。当然骑车时除了不要让孩子帮着拿包,这两件事也要注意,关系着孩子的生命安全。 不要让孩子坐在或者站在
近日记者接到滑雪爱好者爆料称,一个十岁左右的北京小男孩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场道外被巡逻发现受重伤,送到医院时已不治身亡。 这是继1月16日北大信息科技技术学院一女生崇礼万龙滑雪场滑雪时意外身亡的又一场滑雪事故,不禁让人心情沉痛,并对儿童滑雪安全产生担心。 滑雪本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属于有氧运动,冬季滑雪,能在无形中锻炼心血管缩张的能力,增强心肺功能。不仅如此,滑雪还能缓解“冬季抑郁症”。有的人到了冬天,就会变得忧郁、沮丧、易疲劳,而经常在冬季进行室外运动可以缓解和消除这种症状。 对于儿童来说,滑雪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冬季带孩子去室外滑雪,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胆量,也会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有提升。 但是, 滑雪虽然有趣, 安全却是时时刻刻都不能忘的。 尤其是带着
有80%以上的儿童安全事故都来源于家中。而家长应该做好预防工作,而不是禁锢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存在于家中的隐患小细节吧!整理篇 看似安全的家里,其实是发生意外最主要的地方。作为父母,真的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这么一个,无论是多么小多么轻的伤害。郑老师告诉我们最重要的还是“预防第一”,就是我们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而不是去禁锢孩子活动。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爱动爱跳,很活跃的。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孩子,缺乏很好的安全意识,并不能意识到危险的发生,他们拥有极度的好奇心、冒险精神和求知欲。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一一列举存在于家中的安全隐患: 1、气管异物伤害是剥夺孩子生命很重要的一个意外风险。容易引起气管异物的食物有: 2、刀叉餐具引起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