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要到了,在享受假期的时候,可不要忽视安全防护!小编专门整理了一份全攻略,包含用电、用火、饮食、交通、游泳、上网等方面,送给家长和孩子们。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一、用电安全 1. 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2. 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3.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二、用火安全 1. 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2. 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3. 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做到不放或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 三、饮食安全 1.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 购买有包装的食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对于身担育儿重任的我们而言,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最安全的地方,其实最危险。 因为,当我们初步判定一个地方很安全时,警惕性就会放松,往往会忽略其中潜在的危险,毫无防备地,意外伤害就发生了! 以下这4个地方,看似很安全,能让孩子单独待上一时半会。但其实,这些地方频频发生婴幼儿伤亡事故,一分钟也不能让孩子单独待! 车内 每年夏天,都会看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新闻: 5月28日,四川省成都一位妈妈下车购物时,将1岁宝宝留在车内近1个小时。天气炎热,加上孩子因紧张和缺氧,脸色通红,哭闹不停,交警发现后果断砸窗才将孩子救出。 2016年6月,青岛一对夫妇将年仅一岁七个月大的女儿锁在车内长达一个多小时,发现时孩子已经面色发紫,没有呼吸。父母急忙将孩子送到医院,遗憾的是抢救半小
夏天到了,喷泉能让我们感觉到凉意,也总是能吸引很多孩子在里面钻来钻去玩水。很多父母会允许孩子在夏天玩喷泉,毕竟这是孩子夏日的乐趣所在,但很多家长其实忽视了喷泉其实存在许多可怕的安全隐患,甚至比电梯等我们平时会提防的公共设施更为致命! 不容小视的喷泉隐患 喷泉引发的一系列事故: 2016年6月,河南郑州御鑫城小区,一名5岁男童在喷泉水池边触电身亡。 2013年8月,北京朝阳公园酷迪宠物乐园,两只宠物狗在喷泉中触电死亡,狗的男主人施救触电身亡。 2013年7月,江苏泰州市姜堰区一名13岁男孩在喷水池中触电身亡,妈妈跳池施救触电致半身不遂。 2012年10月,湖北武汉一少年到喷泉中捡拾皮球触电,一名保安施救触电身亡。 2011年8月,湖北恩施州文化中心,一名小男孩踩到音乐喷泉口,被水柱冲到空中近2米高
带孩子出去玩嘛,最开心的自然是孩子了,爸妈一撒手,宝贝飞奔而去,有时候一眨眼的功夫还真的不知道熊孩子溜哪儿了。虽然歌词写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妞们千万别大意,以下这6个地方请务必牢牢拉紧孩子!因为,真的蛮危险! ● ● ● 公共直梯 商场里的电梯通常都比较拥挤,人多的时候挤来挤去,孩子站立的话就容易被踩到,这时候建议妞们都尽量抱起孩子。 如果孩子年龄稍大了,提醒他们进入电梯后,不要依靠轿壁,或者乱蹦乱跳;也不要将手放在电梯门旁,防止电梯门开启时挤伤手指。 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等电梯开门停稳,确定没有踩空的危险才出去哦。 ● ● ● 手扶电梯 之前那个另人心痛的视频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吧?老人因为没站稳,上扶梯时失去平衡,将4个月大的婴儿摔下了3层楼高的扶梯。
小灰灰现在一岁半了,整天在家里跑来跑去翻箱倒柜,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更可怕是他竟然跑去厨房玩起了煤气罐,吓死我了赶紧跑过去把宝宝抱走......... 这个年纪的宝宝充满了探索精神,而家就像一个小小的世界,对于家中的每一个物品,宝宝总是好奇的想要去摸一摸有时候还要尝一尝,其实这是孩子天然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宝宝成长,所以当宝宝有探索欲望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去阻止! 我们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去提前发现家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宝宝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 据统计,中国每年最少有1000万儿童遭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这些伤害多发在四岁前,且很大一部分是由家庭的安全隐患造成的。为防止宝宝意外,宝妈们跟着豆仙儿一起来对家中安全隐患做一次彻底检查,排查会对宝宝造成影响的物件↓↓↓ 1.厨房安全 宝宝会爬后,当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为了避免宝宝此刻
据央视新闻近期报道,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两名5周岁儿童中午结伴玩耍时爬进邻居忘记关掉的汽车后备箱内,后自行将后备箱关闭,因在狭小空间内长期缺氧,高温中暑导致死亡。 该类事件不仅常常听闻,搜索相关词语,发现这样的新闻并不在少数。 关于孩子车内中暑的5个事实 1对于15岁以下孩子,除去车祸外,车内中暑已经成为车辆相关死亡事件的第二位。 2孩子体温升高的速度可比成人高3-5倍。 3当体温升高至40℃时,孩子的主要器官,如心、肝、肾等功能即开始发生衰竭。当体温达到42℃,宝宝死亡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4车内温度上升极快,即使室外只有24℃,关闭引擎的汽车内的温度在10到15分钟就能飙升至致命的50℃。 5即便外界温度只有14℃左右,车内宝宝仍可能发生中暑! 父
最近呀,不少媒体都让家长们警惕一件事情——一种叫“牙签弩”的玩具在个别中小学生中流行开来。然而,有家长看到它,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这哪里是玩具,明明就是一把“凶器”!每到放学时段,一些学生就聚在一起,用它射击草坪、树木,甚至相互射击,觉得很好玩。 看,这就是传说中的牙签弩“本尊”! 有媒体对金属弩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经测速仪测量,牙签上加装金属头后,射出时速可达256公里,有效射程超过5米,甚至能射穿玻璃镜片,可以说是威力巨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也是孩子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伙伴,但是由于个别不良商家贩卖危险玩具谋利,有的时候是因为家长缺乏常识而疏忽大意,给孩子造成伤害。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孩子们游戏、玩耍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在假期到来之前,有关危险玩具的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这种危险玩具
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就会经常碎碎念:“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现在,我们为人父母,看到形形色色的报道、听到各种各样的传闻,会更频繁地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交流。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孩子的年龄不同,对于自我保护的认知度也有所差异。小不点可能还不能真正理解“陌生人”的意思;而上学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可以和陌生人周旋,反而可能会将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 我们究竟该如何教孩子面对陌生人呢? Q:你的孩子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吗? 如何与孩子谈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年龄。 2~3岁的孩子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陌生人”,也不知道谁是安全的、谁是危险的。你可以先教他们什么是“安全”,虽然他们现在还无法自己面对陌生人。 许多4岁的孩子就已经听说过“陌生人”的概念,
这是前些天发生在芬兰的一件真事,1个5岁的男孩在泳池溺水而绝望挣扎,但是满池的人(包括自己的母亲)竟然没有一个察觉。最后当孩子失去意识浮在水面时,才有一个女泳客发现异常,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男童的性命。 如果孩子溺水后怎么办? 如果孩子溺水了,你需要立刻给孩子做CPR(心肺复苏术)。下面的内容来自于加拿大的aboutkidshealth公益组织,他们整理了一套详细的急救流程。 1 检查呼吸情况 观察孩子胸部一会儿,看是否有呼吸运动。您也可以将耳朵贴在他嘴边,感觉是否有呼吸。若孩子没有意识且不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若您身旁还有人,请让他帮您拨打。 2 按压胸部 首先将孩子平躺放在坚固、平坦的地面。将您的两个手指放在他的胸骨处,即乳头线下。快速按压胸部 30 次,用力按,使胸部凹下 1.5 英寸左右。这
宝宝学会走路了,全家人都很高兴,这是宝宝成长路上的里程碑。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牵动着全家人的心,难怪很多妈妈说:宝宝会走路以后,得整个人一天到晚的跟着,比以前更累了,稍有疏忽,熊孩子就“”作恶“”! 一位河北的妈妈就说:前两天自己忙着做饭,孩子在客厅里玩,有一会听不到孩子的动静了,就赶紧出来看 ,唉呀妈呀,孩子正趴在地上用小手指头戳电线插排玩呢,妈妈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孩子从地上提溜起来,吓得一身冷汗啊! 要是晚一会发现不知道后果如何呢! 是的,宝宝会走以后,他就可以自由的活动了,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真是太新鲜了,他每天都会乐此不疲的探索,无所畏惧,越是危险,越是犄角旮旯他越喜欢,因为他不知道有一个东西叫:危险! 所以,做家长的既不能阻碍宝宝探索世界,又要保障宝宝的安全,怎么办呢? 简单,把家里潜在的危险扫除就可以了,那么对于宝宝
6月15日,江苏丰县创新幼儿园附近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截至16日早上10点,事故已经造成8人死亡,66人受伤。地震、火灾、暴风雪……这些突发事件总是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灾难。如何在灾难发生时顺利逃生,将灾难带给我们的损失与伤害降到最低,是人类永远的课题。在美国,这不仅是成人的课题,也是3岁孩子都在温习的一门功课。那么,美国的应急安全培训人员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3岁以上的宝宝明白这些难以理解的课程呢? 需要教会宝宝: 火灾应急训练 1、明白火柴和打火机等物品不是玩具,不能玩火。 2、明白生火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空气和热量。 3、当火灾发生时,明白什么时候做“停”、“卧”、“滚”三个动作。 4、学会辨识卧室的安全出口。 火灾应急训练进行的方式 为了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课程变得
6月16日凌晨,法医等工作人员在江苏丰县创新幼儿园门前做清理、鉴定工作。 6月15日16时48分,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创新幼儿园大门外东侧发生爆炸事件。 截至当日23时,爆炸造成8人死亡,65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公安部门初步判定此次事件为刑事案件。 事件发生后,省、市、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抢救。 截至目前,受伤人员已全部在丰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救治; 重症人员已陆续转至徐州市有关医院救治。 省市派出专家到医院进行抢救。对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各项安抚工作同步进行。 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立即赶赴丰县指导处置工作。 徐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组织指挥。 经核实,爆炸发生时,创新幼儿园尚未放学,该园无师生伤亡。 经公安部门现场勘查、走访、调
这段时间随着雨季的到来,雨水变得比较丰沛,细细绵绵的雨滴滴答答一下就是一整天。周六带仔仔出门时,他兴奋地指着路上的积水说:“妈妈,可以踩水了!”我们迅速回家,换好装备,去小区里找小水洼,让他尽情地踩水玩耍。 每年,天气热起来,雨下得不大,又能积起小水洼的时候,就是仔仔最兴奋的时候。我会带着他穿着雨披或撑着小雨伞尽情地去雨中踩水。天气凉一点的时候,我会给他穿上雨鞋套,天气热的时候,我就直接让他穿着凉鞋,去找水洼踩个够。 他常常是一路笑,一路踩个没完。有时候他会顺着水流走到水洼里,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这条小溪汇成池塘了。”当走到前面找到更大一点的水池的时候,他又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叫:“这里有一片海。” 踩水仔仔从3岁一直玩到现在,乐此不疲。每次看到他用力一脚踩下去,把积水大大溅起的快乐表情,我都觉得特别开心。有时候我会与他保持一段距
面对拥堵的交通,很多父母选择地铁作为出行工具。,乘坐地铁难免要坐扶梯上上下下,开门关门更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是,在带着宝宝乘坐地铁的时候家长需要格外注意。近日,广州地铁员工一小时内“捡”到3个娃,其中一个家长当工作人员联系上她的时候,还一直以为孩子跟在后面,根本没发现孩子走失了。在人多的场合,家长更应留神看管好孩子,以防走失,带宝宝乘坐地铁的安全手册家长需要人手一份! 安检时要注意看好宝宝 安检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能让小朋友触碰传送带,传送带有道不足1厘米的缝隙,小孩子的手指头碰到很容易发生危险。爸爸妈妈可不要只顾盯着自己安检的包包,忘了身边的孩子。 候车时,要站在黄线内,不可以让孩子追逐打闹。地铁开进站时要抱好或拉好自己的宝宝,以免发生危险。 家长带着家里比较小的宝宝乘地铁时,随身物品不要带太多,尽量只带必需品,以免大包小
不知道爸爸妈妈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开车带孩子出行,突然想起要去路边的便利店买点东西。 然后为了孩子“安全”,或者嫌带孩子过去麻烦,就把孩子反锁在车内。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但你知道这样做可能导致的恐怖后果吗? 为什么总有家长觉得把孩子放在车里是件无比自然且安全的事?眼下天气越来越热,如果把小孩留在封闭的车内,哪怕只有几分钟,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来看看这些新闻,把孩子留在车里发生的意外还不够多吗?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 由于儿童发育未完全,其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其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也不如成年人。 因此在“闷罐车”里极易发生“热射病”,最终导致死
也许这只是一个常识,也许发生意外的概率微乎其微,我也曾犹豫是不是过于小题大做了。但,为什么还是编写了这篇文章呢,原因很简单:我也曾让自己的孩子坐在里面,甚至自顾自地挑选东西而让孩子独自玩耍。 所以,哪怕只是给爸爸妈妈们一个提醒,我都觉得应该分享给大家。 带孩子去逛超市,这是很多家长经常做的事。考虑到安全,爸爸妈妈往往会让孩子坐在购物车里,像这样应该很保险了吧? 不过,由于孩子生性好动,坐着坐着,就成这样了,或者这样了? 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千万小心!已经出事了!!! 3岁女孩点点,差一点因为妈妈的疏忽,被死神夺去可爱的生命! 带娃逛街,女儿坐进手推车里。 重庆的何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3月12日晚上,像往常一样,她带着两个孩子高高兴兴地来到附近沙坪坝的一家超市。一进超市,3岁的老大点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许多家长已经开始计划带孩子出门游玩了吧。对于一些有车的家庭,自驾游对于带孩子出游既方便又省事,但是,驾车出游也伴随着一些安全隐患,家长要时刻小心,关注孩子的乘车安全。 不让宝宝坐副驾驶,准备安全座椅 一些孩子会比较喜欢坐在前排,视野好一些,但是孩子好奇多动,副驾驶又离驾驶位很近,很容易触碰到中控台、手刹、点火器、门窗等位置,非常容易分散司机集中力,引起驾驶者分心。当孩子坐在前排副驾驶时,如果发生追尾或者急刹车,巨大惯性会使人猛力往前冲,即使孩子是被抱着,也会冲出去,撞到副驾驶座的前面。 即使有安全气囊,孩子的身高也不足以达到安全范围,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弹出时的威力可以威胁到儿童的生命。当车速在20公里以上,瞬间停止到0公里,所形成的惯性开始造成危害,当车子时速在50公里以上时急刹,坐在前排的孩子碰撞仪表板的强度相当于从3楼坠
游泳是夏季消暑的最佳方式,但每年全国也有不少人因为游泳而失去了生命。每年夏天的6月至8月,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季节。几乎隔三差五就有溺水新闻的更新! 溺亡已经成为孩子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今天呱呱收集整理了一些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是每个家长、老师的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一起来学习,然后教给孩子吧! 这两天,芬兰一个小男孩的溺水视频,让人重新认识溺水这一突发事件。 在芬兰一家游泳馆里,一名5岁小男孩在泳池中溺水,虽然在他身旁就有很多成年人,但是没有一人注意到挣扎的小男孩,最后小孩停止了一切动作……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开始男孩还尚有意识,一直在水中挣扎。男孩试图游向泳池边缘位置,但一直未能抓住岸边。男孩在水中挣扎期间,多人从其身边经过,都没能发现异常……有一女子望了一眼,但并没有发现不对劲。最后,男孩逐渐失去意识,不再
拐卖儿童事件屡见报端,让家长们非常担心。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看看这篇文章吧,也许会对你有用。 8岁的小男孩轩轩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下午放学后,轩轩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一个陌生男子走到轩轩面前,问轩轩要不要跟他去游乐场玩,轩轩拒绝后,男子立即从背后抱住轩轩,想把他带走。轩轩一边挣扎着一边大喊大叫。 男子见轩轩的喊叫引起了一些路人的注视,就装作轩轩的家长,对孩子又打又骂,“你这个兔崽子,放学后不马上回家,还在外面瞎玩,不打你不长记性!”路人见状都漠然地离开了。随后,轩轩见到一名男士路过,急中生智,大喊“爸爸”,企图带走轩轩的男子以为真遇到了轩轩的爸爸,赶紧放下孩子逃走了。 轩轩真是太聪明机智了,他在遇到坏人时的表现值得称赞。不过,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轩轩的父母,因为他们平时就非常重视对轩轩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