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发布消息,美国司法部宣布绑架中国女硕士章莹颖的嫌犯已经找到,此人是在6月29日自己亲口说出绑架了章莹颖的。 但不幸的是,美国执法部门推断,26岁的章莹颖已经遇害。 美方已经告知了章莹颖的家属、中国使领馆和伊利诺伊大学。 绑匪的名字叫克里斯坦森(Brendt Christensen),27岁。 据新华社报道,涉嫌绑架章莹颖的这名男子名为勃兰特·克里斯滕森,27岁,来自伊利诺伊州,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物理课程的助教。 克里斯滕森的社交媒体LinkedIn页面显示,他于2013年毕业于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所学专业是物理学。他目前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生研究员,在读博士生,在分校工作3年零7个月。他是章失踪前乘坐黑色汽车的车主。他被逮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从小培养起自己独立的品质。但是家长们显然是忽略了孩子终究还是孩子,很多社会上的阴暗面不是他们这个年纪可以接受的,很多危险常常潜伏在他们的身边,拐卖儿童的人口贩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危险的因素。今天我们就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止孩子被拐的话题。 防止孩子被拐,爸爸妈妈请一定要了解这十三件事 1.在公园、小区、商场、超市、医院、幼儿园门口经常有样子和蔼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抱孩子的时候,陌生人搭讪请保持警惕。 2.在商场、超市、菜场等地方,装做购物的人贩子会以极快的速度,趁家长挑选商品的时候,抱起手推车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因此,购物时尽量抓紧孩子的手。 3.和孩子走与机车道逆向的人行道,尽量靠里走,防止人贩子利用摩托车、面包车飞
放假啦!你是不是给宝贝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在愉快出游的同时,安全最为重要!雨妈整理了一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几点安全隐患!爸爸妈妈们带宝贝出游的同时,一定要切记以下几点哦,安全出行会让你们的旅程更愉快! 汽车安全座椅篇 01 没有一种汽车安全座椅是“最安全“或者“最好”的,最好的是最适合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同时被正确地安装在汽车中并且每次都正确使用的; 02 当你找到了喜欢的安全座椅,先试用一下。将孩子放在安全座椅中,调整安全带和搭扣。确保安全座椅可以安装到你的车里并且装好后安全带容易系上。 03 不要使用太旧的汽车安全座椅。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暴露在高温和低温之下,汽车安全座椅上的部件可能老化,因此,不要使用超出生产商设定的失效时间的汽车安全座椅部件。 04
前几天,我们小区走丢了一个6岁女孩。那天我从幼儿园接小Jo回家,在小区门口碰到一位相熟的阿姨和一位妈妈。她们脸色惨白,见到过往的行人就问:“你们看见一个小女孩了吗?” 我赶忙问:“怎么了?孩子不见了?!” 阿姨快急哭了:“我刚从幼儿园把囡囡接回来,她骑滑板车太快我没追上,一眨眼就自己过马路了。我等了个红灯,再去追她时人就不见了!” 阿姨是囡囡家请的保姆,旁边的妈妈这时候可一点不客气,“一个小孩子你都看不住,我请你是干吗吃的!”阿姨委屈地抹着眼泪。 围观的人赶紧劝六神无主的两个人:“快发动保安和家人找孩子要紧!” 很快,保安就用对讲机喊来一队人,很多邻居自发加入寻找的队伍。大家从囡囡妈手机里翻拍了照片就分头去找了。囡囡妈去看监控,囡囡爸还没到家,七十多岁的奶奶也急得下楼来找。 我问小Jo:“妈妈先送你回家,再出来找
继不久前的牙签弩事件后,儿童玩具又闯了大祸。上周五,浙江一位7岁男孩在和伙伴玩仿真气枪时突然被钢珠子弹射中。医生说,子弹深入3厘米,差一点就造成了气胸,影响呼吸。如果再往上打两三厘米,就会危及心脏。 难以想象,一个小小的玩具,险些让孩子丧了命。然而,市面上仍然有不少玩具并不适合孩子玩,有些甚至能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哪些玩具很危险? 1弹射玩具 危险指数:★★★★★ 代表玩具:玩具枪、弹弓、飞镖、气弹枪、牙签弩、后羿弓 一般的弹射玩具都是通过外力作用进行弹射,做抛物线运动或直接击中目标。 很多孩子都追求这种刺激感,但是这种玩具的杀伤力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扎入孩子的身体,致使孩子受伤。 试想一下,如果熊孩子们对着伙伴的眼睛、头部或是胸口射击,后果将会是多么严重! 2带绳子的玩具
又到了暑假,这个本该是让孩子们无忧无虑地进行放松的假期,却常常出现各种意外与悲剧。据了解,每年暑期往往是儿童迷路、走失事件的高发期,因为这段时间容易成为监护的“真空期”。 家长们不妨先做个小测试,看看您的孩子是否属于容易走丢的类型: 小测试 ● 你是否给孩子讲过如果找不到妈妈该怎么办?(是/否) ● 出门前你是否经常提醒孩子,一旦与大人走散,必须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不能乱走乱跑?(是/否) ● 你是否教孩子辨认警察、保安或工作人员的特征?(是/否) ● 孩子是否能清楚说出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姓名、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是/否) ● 孩子是否知道找不到爸爸妈妈时应该找什么人帮忙寻找?(是/否) ● 孩子是否知道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给的食物不能吃,一定不能跟陌生人走?(是/否)
最近天气超级热,晚饭后智慧妈喜欢带着妞妞和浩浩去附近的公园乘乘凉,吹吹凉风。公园的入口的小广场上亮着不少地灯,昨天晚上孩子们在广场上玩的时候,浩浩对五彩斑斓地灯产生了兴趣,好奇的去摸了一下。刹那间,孩子举着手哇哇大哭,仔细一看,小手上竟然起了几个大水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户外地灯有多危险? 多地频发地灯烫伤事件! 当孩子靠近地灯时,家长很少去制止,作为家长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离我们距离如此之近的地灯会有危险。地灯的温度究竟有多高?近来,有人借用红外测温仪,对商场、公园、广场的一些小孩可能触碰到的地灯、射灯实地检测温度,结果显示不少地灯表面温度均超45℃,其中最高温度竟然高达174.7℃!如此高温的地面景观灯,无任何遮挡,任谁都可以靠近,细思恐极啊! 为了测试其真实性,相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游泳成了很多人喜爱的消暑娱乐活动之一,但夏天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夏季的每一天几乎都有人溺水。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关于溺水的认识误区,很多情况下,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 误区一:溺水后都会大声呼喊? 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其实真正的溺水并不像这样! 溺水总是悄然发生的! 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特别是孩子。 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而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 误区二: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会发生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这个误区真是不知道
夏天到了,在30℃+高温的炙烤下,游泳成了避暑消夏的不二法宝。在水里玩一会儿,孩子开心,家长惬意,简直双赢有木有?但每年夏天,总是会出现接二连三的儿童溺水事件。 爸爸妈妈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才能让宝宝玩水玩得开心,游泳游的更健康哦~ 一、什么时候学游泳? 开始亲水体验活动(4~6个月) 判断标准:宝宝可以自己抬起头。 开始正式游泳课程(4~5岁) 判断标准:孩子能不用扶手上下楼梯; 能双腿交替跑跳、骑车、单腿向前和向后跳。 6个月至1岁: 教孩子感受水,让他自己拍水、上下摆动,做些轻松的戏水游戏。 2到3岁 教他在水中踢腿,感受肚子和背部的浮力;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带孩子去游乐场玩,走到一个充气城堡前,困困和另一个孩子都闹着要玩充气城堡,还没等我说话,朋友突然尖叫起来:“充气城堡会爆炸的!不能玩!”不管孩子怎么央求,她妈妈就是不让她靠近充气城堡,好像那是个定时炸弹一般可怕。 充气城堡会爆炸吗? 随便百度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新闻: 除了充气堡,很多游乐设施都潜伏着危险性,也真的有过血泪事故发生。 比如商场里流行的那种高空攀爬游戏,曾因为工作人员把孩子的防护绳子扣错了地方,而导致孩子从高空坠落,颅脑损伤。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一个小孩因为玩蹦床受伤瘫痪了,医生说,孩子太小,骨骼发育不健全,跳蹦床时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受伤。 这种新闻的确会给家长很大的冲击,闹得人心惶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也变得紧张兮兮。
在我们的身边、在网络上总不乏有孩子走丢、被人贩子拐走、被偷走。所以家长们,为了我们的宝宝,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除了保持警惕,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之外,还要学会孩子走丢的应对方法,如何快速找到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走丢的24小时是找回的黄金时间,家长该怎么找呢? 十人四追法 孩子失踪后的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有一个“十人四追法”在网上已经广泛流传,具体步骤如下: 如上图所示,首先,一名家长守在儿童失踪地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起广播寻人,另召集10名亲友,分四个方向寻找。 搜寻分为粗细两层: 第一层“粗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紧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一个方向起码有1个以上的人。 第二层“细寻”还是在2公里之内,但要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
据美国司法部的统计报告,每年有797,500儿童(未满18周岁)失踪。也就是说在美国平均每天有2,185名儿童被报失踪。其中203,900儿童是家庭绑架的受害者,58,200儿童为非家庭绑架的受害者,余下的115名儿童属于大家所熟知的陌生人绑架案的受害者。(这里的绑架犯是指孩子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或者不太熟的成年人)。 在国内,我们也经常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中听到孩子被诱拐的新闻。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遭受到这种非人的折磨。因此很多父母变得如惊弓之鸟一般,不愿让孩子外出玩儿,不让孩子和任何陌生人说话。其实,与其过度保护孩子安全,还不如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在开学之际,许多即将开始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将要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走向外面世界,那么父母更应该提前教育孩子,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北美,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
不知道什么时候,国内开始刮起了一股共享的热潮,仿佛一夜之间,各种共享单车都开始遍布大小城市的各个角落。 因为极为方便,共享单车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然而伴随着绿色出行、经济、方便的优势背后,共享单车也背负着难以管理的困难,大街小巷遍布共享单车,本来是一件值得让人高兴的事,但是随着共享热潮愈发汹涌,各种因为共享单车而造成的事故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该不该把12岁以下的儿童列入共享单车的“黑名单”?针对这个话题,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支持者认为,儿童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部分,不应该在共享单车上受到歧视,共享单车普及的范围应该更加广泛才能够称之为共享。 反对者认为,儿童不具备完全的行为管理能力,相对成人更加难以管理,对事物对错的感知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把共享单车共享给儿童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对于12岁以下儿童
小孩子溺水怎么急救:急救方法步骤一 1、发现孩子溺水要迅速营救 由于孩子溺水并可能造成死亡的过程很短,所以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水里救上岸。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其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小孩子溺水怎么急救:急救方法步骤二 2、及时清除口鼻里的异物 孩子被救上岸后,使孩子头朝下,立刻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小孩子溺水怎么急救:急救方法步骤三 3、帮助孩子排出呼吸道内积水 方法一:抢救者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儿童俯卧置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迫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近日,在山东德州,两个5岁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意外进入轿车后备箱,因为不会打开,两个孩子被困在其中足足5小时,最终因为缺氧和中暑不幸身亡…… 5月2日,徐园子乡两5岁孩子玩耍时失踪,家人随即报警。民警调取诸多监控后,终于找到了线索,他们发现两个孩子最后出现在一辆面包车和一辆黑色的现代轿车边上。此后民警观察发现,黑色轿车后备箱有被打开过的痕迹,随后立即找来车主,最终在后备箱内找到了孩子。 因为孩子被困的时间太长,在送往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医生表示,孩子发育还没有完全,在这密闭的环境中,体温上升很快,如果没有及时被救出,那么就会因为缺乏和中暑而昏迷,时间久了就是死亡。 科普时间:轿车内有多可怕? 除了后备箱,轿车本身也有很多危险,尤其是在夏天。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天,轿车内温度上升极快,只要几十分钟就可以飙升到50℃以上,如果孩子处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头一次养孩子,也只养过一个孩子(当然也有两个的),有的时候我们绞尽脑汁的去预见危险,还是会有很多“想不到”。个人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发挥群众的力量,咱就不再是闭门造车。 我们多看到一些安全隐患,就能让自己多一份警醒。 我们在看护过程中多一些注意,孩子就多远离一些意外。 全球,每天至少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故意伤害。 儿童伤害主要的危险因素中,跌倒、坠落占25%,烧伤、电伤占16.7%,锐器伤占9.1%;而且数据显示,44.5%的意外伤害都发生在家里。 你还觉得家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吗!? 很多时候以为危险都在户外,殊不知,其实就近在咫尺。 家居环境 厨房 所有的刀叉用完之后,都要放到宝宝够不到
学期临近结束,一年一度的暑假又要来临,这是孩子们最开心最放松的日子。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暑期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更安全?放假前夕,我们应该对幼儿进行以下安全教育。 居家安全问题 ●不要在家中照明设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干任何事情。 ●不能玩家中有锐角或突出物的器具,以免发生意外创伤。 ●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或呼救。处于火场时要及时呼救,同时用湿毛巾等蒙住脸。 ●不能随意攀爬或在地板滑的地方嬉戏,以免摔伤。 ●不能在厨房中逗留,以免被热水或热油烫伤。 ●不触及自己拿不到的物品,危险物品更是要注意。 ●不能将塑料袋或绳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以免窒息。 ●不能在无人陪伴的情形下使用电气用品,不要用手触摸电器开
如今马路上跑的各种车是越来越多,车来车往,一不小心就酿成事故。因“开车门”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十分常见,而且一旦发生,就可能是惨剧。最近一个被叫做‘Dutch Reach’的开车门方法在网上又火了起来。 虽然“开车门”只是个小小动作,却有着杀人的致命危险。开车时如何做,司机们往往了然于胸,但是很多人在开车门下车的那一瞬间就会忘记查看车外的情况贸然开车门,导致惨剧的发生。 最应该担心的是这种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情况,一旦有意外发生根本来不及反应! 一个个惨烈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开车门引发的悲剧,我们该如何避免? 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荷兰,是一个脚踏车比人口还要多的国家,因此道路上几乎随处可见脚踏车的踪迹,然而却很少有“开车门”而引发的事故发生。因为在荷兰这种据说是荷兰人发明的叫做Dutc
1 假如孩子受到威胁,即使有人叫你不要说,也不应该因害怕而不告诉父母、可信任的成人或老师。如受到了伤害也绝不是他们的错,更不应该羞愧或躲着父母和监护人。告诉孩子即使他们失踪了,你也一直爱着他们,无论绑匪怎么说,你都会一直爱着他们,你绝不会停止寻找他们。 2 坚决不要让孩子跟他们喜欢的人走,也不要让其他人带他们去潜在绑匪容易靠近的地方。这和下面的第3点一样重要,避免让孩子成为绑匪的受害者。 3 大喊、尖叫、搏斗和逃离可能的拐骗者。无论绑匪说什么,出声吸引他人的注意。 4 假如有人试图引诱孩子上车,应朝车子行驶相反的方向奔跑,并让绑匪绕圈才能追孩子。 5 往自己家、邻居家、商店或其它公共场所跑,并大声喊叫有人要绑架你。 6 如小孩在骑自行车,应紧紧抓住自行车
我们常说妈妈对孩子来说是“万能”的,大概是因为大多数妈妈们总是会将无限的精力放在照顾和关爱孩子身上,但是你听说过这样一种妈妈吗?她们虽然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似乎天生就马大哈心太大: 据电视新闻报导 在江苏省,一名妈妈在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买菜时,将婴儿车和小儿子遗忘在了菜市场自己回了家,其后在街坊和民警的寻找下,这名妈妈才匆匆赶到,原来她回到家后做饭做一半,才想起来小儿子丢了…… 被妈妈忘在菜市场旁的小婴儿乖乖地躺在婴儿车内,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妈妈给忘在菜店了。 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菜市场,据发现婴儿的卖菜师傅讲,孩子已经被忘在店内超过半小时了。 最终婴儿妈妈张女士匆匆赶来领走孩子,顺便感叹了一句“下次还是要抱着,放在车里我要忘。” 小编只能感叹一句,这位妈妈真是心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