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女士为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头痛得都睡不着觉。她没想到,儿子不光在家里跟自己作对,在学校跟班里同学也格格不入。刘女士想弄明白儿子怎么会变成了一只“小刺猬”。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考查孩子与母亲的情感依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很负责任,无微不至,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孩子也会对母亲产生信任,即使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也会安静地等待。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会比较快乐和自信,能够面对各种困难。 第二种叫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妈妈对孩子很不负责,孩子则对妈妈表现出疏远冷漠的态度,当妈妈离开时他们不焦虑,回来时也不兴奋。一般说来,这些孩子的信任感严重缺失,在成人之后对人也表现得很冷淡。 第三种叫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
与孩子交流,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当首推“拥抱”。在拥抱中,人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种全身心的休息。焦躁的情绪可由此缓解或平息。人在情绪平静、心理稳定时是最理智的。 拥抱及其他的方式如握手、头顶头、搂肩膀,拍头或后背,用力握他的双肩,轻捋他的头发等“体态语”,所表达的情感是相当丰富: 你真的长进了,干得不赖! 我相信你,我为你骄傲! 我很关心你,你对我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不是很美好吗?祝贺你! 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对付困难,你不会感到孤独! 这些不愉快的事会很快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没关系,从头再来。我爱你! 你我在一起会很安全,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它们有比言辞更明确的含义,比言辞更动人心魄的力量。讲话也要改变以往训斥的语气。试行诚恳的耳语,耳语要比正常音量的表达更令人信服,更容易打动人。因为仅就耳语的
母亲能跟孩子同频交流与发展,孩子一岁的时候,母亲能用一岁的眼光看孩子,孩子五岁的时候,她能用五岁孩子的心理与孩子一起玩。父亲的心理是“凝固”的,只能用一种眼光看孩子。不管孩子是一岁还是五岁,他认为应该怎样就是怎样,也就是说,父亲在孩子七八岁以后才介入教育。比如,两岁的孩子在哭,爸爸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妈妈就不一样了,能弄明白孩子是饿了还是冷了。 一方面父亲要在家里、家外创造一个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环境,给母亲一个安心育儿的心情。家庭中男女分工协作,如果女性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过多地考虑经济的原因、外在的原因,就会失去自己正常的心理。 另一方面,孩子越小母亲的作用越大,孩子慢慢长大到五六岁的时候,父亲的作用就显现出越来越重要。母亲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心理。父亲代表的是外在的秩序的世界,他懂得社会上的竞争规则与价值标准。对社会的分工、变化,父亲
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硕士生导师,赵忠心教授:夫妻搭档育子女 如果孩子的培养教育完全由母亲“把持”的局面不改变,肯定是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的。不仅会使男孩“女性化”,女孩的性格也会更加的柔弱。 当然,不是说男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完人”,他们有的感情粗糙,态度粗暴;有的粗心大意。所以,如果只是由父亲单独培养教育子女,同样也是不利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男人还是有他们的长处和优势的。由于当今社会还基本上是男性的社会,给男人提供的实践机会要比给女人的多得多。因此,男人一般具有实践丰富、心胸开阔、性格刚强等长处,这对教育子女是一种优势。父亲在孩子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 总之,夫妻“搭档”共同教育子女,要比母亲“单枪匹马”好得多。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陆震副研究员: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对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对孩子来说,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重要,传统的婚姻也不比其他形式的家庭更优越。因为大凡男人,都以事业为重,走上仕途的人处在政治旋涡中身不由己,事业有成的科学家那也是牺牲了自己的家庭、自由甚至是人性为代价才取得成功。这些人对家庭很难谈上什么责任,或者说这些人压根就不能要孩子。 人们或许说这两种人是成功男人中的极端例子,不足以代表所有父亲,但是普通的男人就可以花很多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吗?也未必,男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家庭花费太多的时间,且不说工作的紧张和繁重,还有经济上的负担使他们每个人都处在人人自危的状态中,稍不小心就可能丢饭碗,谁又能洒脱到为了照顾家庭而丢了工作的地步?即使是不为饭碗发愁的人,有空也要与三五个好友在外乐一乐,对男人来说这比与老婆孩子在一起要快乐得多。 许多心理
从教育子女的角度看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现代科学有三种主要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父亲的作用是惩戒,让孩子怕,这样孩子才能把社会道德规范铭记在心,学会做人。他们认为,孩子怕父亲才能模仿父亲,有了这种模仿,社会上有重要价值的东西才能一代一代传下来。 另一些学者认为,孩子模仿父母,特别是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男孩不是因为怕父亲才模仿他,而是因为学习男性行为方便。对女儿来说,父亲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男性的品质,这样她在今后的生活中就有了一个参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父亲的作用不在家庭内部,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父亲似乎是家庭中的社会,又似乎是社会中的家庭,他的责任是带领着孩子从家庭的小天地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究竟哪一种看法正确,短时期内恐怕难有定论。因为人类开始深入地研究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塞浦路斯,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一帧少女像产生了爱恋之情。他那真挚的情感打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心。于是,阿佛洛狄忒施展神力,赋予雕像以生命。象牙少女变成了美丽的姑娘,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和她结成了夫妇。 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把期望引发的积极心理反应称之为“皮柯马利翁效应”。心理学认为,当父母对孩子寄予某种希望时,父母,尤其是母亲就会以女性特有的耐心更加有意识、更加细致地教育、培养孩子,并会形成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孩子这种积极的意识,并时时给孩子以肯定和鼓励。这种来自母亲的美好意愿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又直接作用于孩子,引发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进而努力实现母亲期望的目标。这就促使母子在情感上产生双向的良性交往,并形成一种自然的默契,产生某种微妙的效应。 那么,这种期望的作用是否能产生心想
金雄熔是1963年出生在韩国的一名神童,由于其母的精心施教,他出生后3个月就开口说话,8个月开始正式读书。他3岁时即潜心学习英语和德语,对三角函数、几何、微积分习题已运算自如。当他4岁进入韩国的汉阳大学旁听就读时,举世震惊。就在那一年他去日本电视台表演,只用3分钟就顺利解开了大学入学考试试题中的一道不定积分的难题,让日本的观众叹为观止。 这位神童8岁时曾再次去过日本,再后来就听不到他的消息了。据说他17岁参加大学考试时,平均成绩只有65分,在2763名被录取的学生中,位列2420名。 由神童到普通人,这样的例子在我国也不鲜见,从古人方仲永到今日的少年大学生,无数超常儿童的才能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无情地流失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以预测,今后必会涌现越来越多的超常儿童。在现代教育尚未找到帮助神童正常发展的方法之际,父母的责任便
“凭什么不让说‘嘟嘟’?”我猜两岁的皮皮心里肯定这么想。 前几天又看到一篇关于“别让正学说话的孩子说重叠词”的文章,育儿专家说了,很多家长喜欢用“吃饭饭、穿袜袜”这样的儿化语言对孩子说话,其实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 《健康时报》也登过类似的文章,这样的观点也早已深入人心,所以,今天我一不小心又对皮皮说了一句“吃饭饭喽!”马上遭到老公的“抗议”——“要对他说‘吃饭’,别说‘吃饭饭’!” 嘴上应着,心里却不大服气。 和一位资深的育儿版编辑聊起了这个问题,她说:“其实这种儿化的语言,最初的来源正是孩子自己。”的确如此,和其他的孩子一样,皮皮也是一夜之间突然会说了很多话,大人们除了曾经颇有耐心地夸张着口型给他教过“爸爸、妈妈”,其他的很多语言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我都不记得曾经专门教过他,他就会了。他会把鸡蛋叫做“蛋蛋”,不管我是跟他一样
从原本自由自在,一人饱全家饱的日子,走到婚姻的世界中,经过“相爱容易相处难”的磨练,总算找到一套和平的相处方式,可是当“第三者”——宝宝加入你们的世界之后,一切就变了。孩子的降临会给家庭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家庭从此围着孩子转,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还能找得出时间来与配偶相处吗?要维护你的婚姻,你必须“拨”出时间来。 说说容易做到难。首先,夫妻俩必须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你们的生活确实因为有了小宝宝而发生了改变,小宝贝的需要排第一,你们之间的关系排在第二位,这是意料当中的事儿。有时候,作为新妈妈的妻子由于忙于照顾宝宝而对丈夫有所忽略,其实也无可厚非。一段时间后,当生活稍稍安定下来,你们之间就会比较容易找到新的方式来表达彼此的爱慕和眷恋了。 规划你的新生活 孩子加入是事实,从今天起,做什么事都要想到小宝宝,最初要不要有小孩,父母
说起事不关己的事情,我们都能有根有据、有理论、有分寸,可一旦面对自己的宝宝,我们就跃跃欲试、手忙脚乱、爱心一发而不可收拾。其实,过犹不及! 我们就此咨询了一些儿童教育专家,他们提出了一些案例、观点,说明妈妈的哪些担心是合情合理的,而哪些是多此一举、自寻烦恼。 “冷面巡捕”妈咪 有的冷面巡捕是非典时期培养出来的,有的则与生(宝宝的出生)俱来。妈妈定期进行巡逻杀菌,疏而不漏,堵截任何可能的病源,彻底消灭任何使孩子感冒或者发病的微生物。如果这样的妈妈在你身边,你总得提心吊胆,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千万别打喷嚏或者咳嗽,恐惧细菌的妈妈会立刻露出紧张的神情——“别传染给我的孩子。” 分析 事实上,每个孩子平均每年感冒6次,这样算来,幼儿园里大约总有5%~10%的小朋友可能把感冒传染给别人。而且你也无法确定散播细菌的罪魁祸首在哪里,因为感冒从症
我是个自以为是的“勤快”妈妈。 儿子还未出生,我就开始了我的育儿计划:搞音乐胎教,每日对着肚子放音乐;每天坚持啃一个大苹果,牛奶喝得都要吐了还不肯放弃。儿子出生后,我严格地按照书上的喂奶计划,只要到了规定时间,不惜在儿子最想吃的时候狠心把奶头拔出来。可结果呢?因为实在没有音乐细胞,儿子至今唱歌五音不全;因为摆脱不了遗传基因,儿子并没有因为我吃苹果喝牛奶而变白一点;由于我太刻板地遵行喂奶时间,儿子变得没有安全感,直到最后不吃我的奶。 可是这一切丝毫不影响我的计划。哈佛女孩、卡尔·威特的打造方案被我在夜深人静时一遍遍地细读,划上了条条杠杠。书上说多对孩子讲话有好处,我就在抱儿子散步时,一遍一遍地对他说这是鸟儿,这是花儿,那是天空,即使他的眼睛望着别的地方;深知在幼年时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性,我每天强迫他坐在桌前想尽各种方法来引导,但却总是无比烦恼地发
专家告诫:如果父母不注意对独生子女进行品德教育,很可能会使孩子患上“宠儿综合征”。其表现包括: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缺乏纪律、意志薄弱、言行不一等。 父母对子女爱的表达要有理智,有节制。过分溺爱孩子,只会使孩子产生优越感和“以我为中心”的心理,从而在生活上养成挑吃挑穿、不尊敬长辈、懒懒散散等不良行为,甚至行为放纵、蛮横,听不进别人的劝诫和批评。 教育被宠坏的孩子时,家庭成员要有统一的态度,尽量避免孩子犯了错后出现:爸爸要教训孩子,而奶奶却站出来做孩子“保护伞”的情况。 另外,针对4~6岁孩子好动、好奇心强、模仿性强、依赖性大等特点,父母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当前的家教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认为孩子还小,还不应立即着手教育,家庭应给孩子以温暖,不能像幼儿园、学校那么“严”,以及重智轻德等。但最大的误区却是过度期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过度保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过多、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单向的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都退化了。 第二是过度干涉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
目前,相当一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按说这是好事,可是一走入极端,好事也会变坏事。“过度教育”,就是目前家教中危害最大的一个问题。其表现有: 过度教育的主要“五过”表现 一是智力刺激过强 几乎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为了达到目的,父母往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计给孩子创造教育的环境和发展智力的条件,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发展幼儿智力的玩具、图书,更是多多益善。但孩子的反应却很冷淡。有位年轻的母亲感叹:我的孩子看到小伙伴有电子琴,也吵着要,但买回来后才两三天,便丢在墙角落里。孩子的屋里,玩具熊猫、积木、神奇的画板、小火车……可以说应有尽有,其中小图书就可以开个小小的阅览室。可是,孩子对这些简直没有什么兴趣。 幼教专家指出,孩子其实是患上了智力“厌食症”,而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智力刺激过度。专家认为
在“国际心理创伤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外国专家中,索桃丽更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的确是一位祖母,但也是一位儿童精神治疗专家。在德国一家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治疗医院,索桃丽当了十几年院长,她的医院里有很多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小的3岁,大的18岁。“不仅如此,在那些需要治疗的成年人中,也有许多人小时候受过伤害。”索桃丽说。 索桃丽把对儿童的暴行分为三种:躯体暴力、性暴力和情感暴力。“躯体暴力总是和情感暴力连在一起。一个孩子挨打时不仅仅是躯体疼痛,受到鞭打的还有灵魂。” 和躯体暴力、性暴力比起来,情感暴力会隐藏的更深,持续的时间更长,更难以避免。“很遗憾,在情感暴力中,妈妈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不管多好的母亲,都可能对孩子施加情感暴力。比如,一个追求完美的妈妈,当孩子哭个不停时,就会感到很挫败。处在这种情绪当中,她就可能对孩子吼叫或者重重地把孩子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因此,常常把孩子整个地保护起来,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替他做每一件事情。但是,被宠坏的孩子并不就是个快乐的孩子。溺爱如同漩涡,让孩子和父母都越陷越深。赶快从中摆脱出来吧! 场景: 星期六早晨,妈妈把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可5岁的安安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炒了一盆鸡蛋,可这时安安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妈妈还没坐下来,安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鸡蛋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安安马上就要准备哭出来的表情,做妈妈的马上让步了。 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幸福。”但是事实却是: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这样的“爱”是不负责任的,是“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坏
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是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实施几年来探索得出高度概括。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以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主张爱的问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是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尬来说,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物上,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
人们为了追求舒适、方便的生活,大量开发使用地球资源,如今的发展趋势已经让我们赖以为生的地球产生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科学家们一再呼吁,地球的环境危机包括:温室效应、野生动植物的灭绝、热带雨林的滥伐、垃圾大量制造、有毒废弃物的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的污染等等,整个生态环境的岌岌可危。人们如果再不自觉自醒,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来推动环保运动,保护我们自己居住的地球,那么地球能源将日渐枯竭,我们的后世子孙亦将承受这代人类所种下的恶因! 我们做了哪些危害环境的行为呢? 实例一:为了方便,小贝贝一出生到三岁,使用了数不清的纸尿片。 实例二:妈妈是职业妇女,回到家为了减少家务的工作量,家里大量使用一次即丢的免洗餐具,客人来也都使用。 实例三:因为抽取式卫生纸的方便性,取代了手帕、抹布的功能,小洁家几乎什么都用了卫生纸,擦手、擦汗、桌子、灰尘等
当孩子语言粗鲁时,父母可能会非常吃惊,但是这很难避免,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强,只要他听到别人说,就会很轻易地学会。发现孩子说粗话后,有些父母比较着急,以为孩子学坏了,并以粗暴的方式强行禁止,可这样做是徒劳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实施教育呢? 1、如果不能接受孩子说的话或不能容忍他说话的语调,父母应立即向他表明你的立场,比如对他说:“我们家每个人都尊重别人,我们从不象你刚才那样说话。” 2、应分清指责对象是粗鲁的语言,而不是孩子。同时要给他重新选择的权利。你可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你真的要那样说吗?”如果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时,父母应表示感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他尊重别人。 3、小孩子在生气、受挫折、失望或是感到无人疼爱时,就会说脏话,表现得粗野无礼,顶撞父母。通常这种极端的情绪不会持续得太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还是克制自己的怒气。
艺术特色
特色教育
教育资讯
胎教
幼儿故事
故事绘本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育
生活
行为
亲子
智力
心理
兴趣
少儿英语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