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源自模仿,变坏只在一瞬间!
孩子天生爱模仿,包括认知、情感、理性以及习惯,都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而且能力的强大远超想象!
下面这几个常见的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
TOP 1:模仿父母玩游戏
网络游戏虽不是毒药,但它可以让孩子上瘾...每天想玩...
手机、游戏对孩子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却不意味着孩子一接触这些东西就会沉迷。
关键在于是否有个“沉迷游戏”的家长:自己想玩又得照顾孩子,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孩子一起玩游戏......
或者下班回家往沙发上一躺,这一动作愈加勾起孩子的的好奇心,“什么东西让我爸妈着迷”。
等到孩子有手机后,你会发现他关紧房间,顶着鸡窝头,不吃饭睡到大中午;放学回家直接躺在沙发上,低头闷声玩游戏。
而有些“熊孩子”用父母的手机玩游戏,几天之内挥霍掉上万家财。一旦父母发起禁止令,孩子就会乱发脾气,摔东西,发起绝食抗议,甚至出手打父母。
也难怪会有人说手机是全世界的“小三”,已经不知道毁了多少家庭?
TOP 2:模仿大人喝酒
在众多的坏习惯中,模仿大人喝酒可排名前二。
喝酒本身就伤害身体,更何况是一个正在发育,好奇心十足的儿童。
小时候,大人说“酒量要从小练”,就用筷子蘸蘸酒给孩子喝,遇到喜事还劝孩子喝酒......到最后即便没有大人,孩子也会习惯性拿起酒杯。
当时大人可能觉得没事,但这种行为已悄然改变孩子:
自制力强的孩子会选择以茶代酒,不喜欢喝酒;
更多的孩子是有样学样,慢慢喜欢上喝酒的感觉和酒味,
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能力,每次聚会跟亲朋好友吹嘘自己多能喝,
从而养成“酗酒”的习惯。
当他们喝完酒迷迷糊糊的时候,恰恰也是意外的多发时段,比如学生酗酒斗殴、酒精中毒等,严重起来一个家就这么毁了。酒精更会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可以说,酒是另一类“毒品”,一旦染上会有瘾,想戒掉它想改就难了。
TOP 3:模仿朋友抽烟
孩子抽的“第一口”烟,多受身边抽烟朋友、老师和家长的传染。
烟瘾如毒瘾,一旦染上会伴随一生!除非他有戒毒的毅力与决心,但那时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
抽烟类似于多米诺效应的方式正在某个群体中传播。如果孩子的朋友圈子中流行抽烟,那他抽烟只是迟早的事。尤其是孩子还小但他的朋友都比他大时,他抽烟的可能性就更大。
初中时常好奇“烟究竟是什么味道的”,于是和同学尝了一口,模仿那些吸烟动作:当时我被熏得够呛,发誓再也不碰烟。
反观我的同学,接连吸了好几口,非常享受吞吐烟雾的快感,自我感觉很酷,有个性。最终同学成功加入了吸烟团体,烟瘾愈大体重锐减,有点抑郁,压力大时吸烟的量也在增加。
这些孩子非常想要同伴的认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别人的行为。所以,五六年级是青少年吸烟的第一高峰期;初高中阶段是第二高峰期,特别是开学、考试前后。
TOP 4 : 模仿老师说谎
孩子的第一句谎话,出于老师之口,一学一个准。
凡是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老师通知学生有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或听课,都会事先找几个学生背好答案,上课时装装样子。
如果被领导问有没有教辅书,作业是不是很多,一定要说没有,否则扣学分处罚。
还有一种情况,初高中、大学里比较常见的教师综合测评,那些五星好评无疑是谎言的升级版。学生们在这谎言当中,上了人生生动的第一课。
一项研究发现,在3400名3-11岁的儿童是说谎的“天才”,当他们说谎时,完美得让人惊讶。
说谎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久而久之,孩子的说谎技能,会变得理直气壮。
最糟糕的是他们每次讲话,让人感受不到真实,从而失去友情,甚至连自己也分不清。
TOP 5 : 模仿同学顺手牵羊
没有“物权”意识的孩子,只要是喜欢的就是自己的。
同在一个班级里,孩子看见其他同学拿别人的东西,也没人出面制止。一些占有欲强的孩子,会认同这种不良行为:一是顺手牵羊,过程很紧张刺激,过后觉得自己特厉害;二是明面抢,自我有种胜利的感觉。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如果第一次出手时不加以劝导,再加上孩子高度的模仿性,一些不良的信息和行为会被无意间接受并模仿,孩子的此种行为很可能演化成偷窃。
所以,不管是“小偷小拿”,只要发现孩子出现这类行为,父母要先理清事情始末,从根源制止。特别是去商场时,要强调付款后这件物品才能属于我们,加强他们的物权意识。
一个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
一味的模仿别人,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虽然我们常说“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一旦超出界限,它们就像洪水猛兽拦也拦不住!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