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战争年代主要是步兵,有少量的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坦克兵和防化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由以步兵为主发展成包括炮兵、装甲兵以及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部队、陆军航空兵等战斗兵种、战斗保障兵种和专业部队在内的合成军种。80年代以来,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为主体的兵种部队在陆军编制中所占比重已达三分之二以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负责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管理,首任司令员李作成、政治委员刘雷。部队编制序列为集团军、师、团、营、连。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一体化联合的多维空间力量与行动的整体对抗,突显低空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性。
陆军转型,是当今世界军事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在空军争相向太空化迈进、海军继续向航母化迈进的背景下,陆军如果不能阔步迈开飞行化步伐,就难以跟上未来战争的节奏。
只有借助陆军航空兵优势,才能构建完整的低空作战体系
从海湾战争到本世纪初,强国陆军地面力量始终与直升机并驾齐驱,促使飞行化陆军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越南战争中,美军投入数量庞大的直升机并成功创立“空地一体战”理论;中东战争,阿方使用直升机作为先锋曾一举突破以色列防线;马岛战争,英军使用直升机垂直机降有力配合了正面登陆作战;美第101空中突击师在海湾战争中借助直升机实施垂直保障,完成了“陆上蛙跳作战”。上述军事实践,让我们想起英国陆军少将格里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大胆预言:未来50年内,空中机动的急剧增加将开创新的地面战场,占据统治地位的将是以武装直升机为主的空中机械化部队。
战场重心不断向低空位移,为飞行化陆军发展开辟了空间。低空是衔接地面战场与中高空战场的必经纽带。纵观世界低空作战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飞得更高的空军战斗机并没有很好地主导这一战场空间,直升机则以其夺取低空优势快速制胜的能力大显身手。美陆军1965年就组建了以直升机为主的空中突击师,并发展成为“贯穿所有战争低空”的重要工具。据统计,自2001年10月以来,美陆军航空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已飞行500多万小时。可以说,随着以远程投送和战役战术机动为核心的高机动作战成为基本作战样式,陆战场重心向低空位移的趋势已渐渐显露。
只有借助陆军航空兵优势,才能构建完整的低空作战体系。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贴地飞行”“多方向起飞着陆”等特点。与地面作战平台相比,在快速反应、兵力与火力机动、信息攻防等方面优势明显。传统的旋翼技术已将直升机飞行速度提高到350公里/小时左右,航程达到500-600公里。但当前直升机大国仍不断推出新概念、开发新技术,进而引发直升机世界一场高速度、远航程化革命,并拓展到隐身化、智能化、无人化领域。这些无疑增强了陆军的快速机动作战能力和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使陆战形态更富于立体性、多样性、突然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