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好,周六日基本取消了所有的室内活动,有机会就带孩子去公园玩。
有一次,几个陌生的孩子在公园篮球场上玩,有的骑扭扭车,有的骑滑板车,有的骑平衡车。都是三四岁的样子,很快就熟悉起来,一会一起玩土,一会玩你追我赶的游戏。
那个骑扭扭车的男孩,玩了一会推土游戏,突然想玩滑板车。他挺有礼貌地跟一个小男孩说:“哥哥,你骑我的扭扭车,我骑你的滑板车行吗?
小男孩挺乐意交换,主动把很新的米高滑板车拉了过来,很爽快地说:“给你!”
谁都没想到,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小男孩的奶奶却不乐意了,直接威胁自己家孩子:“这可是你昨天刚收到的新车,如果你想玩的时候弟弟不还你,可别跟我面前哭鼻子啊!”
小男孩看看了奶奶的脸色,又把车收了回来。
另外一个骑滑板车的小男孩正在玩土,他很友好地说:“我的给你骑吧。”
回来路上,我问喆同学:“如果小弟弟想和你换平衡车骑,你换吗?”
他很认真地想了一会说:“如果我不玩的时候,可以给他骑;我不想玩扭扭车也借给他骑五分钟。”
在他物权敏感期,我那篇《没错,我就是那个混蛋大人》,很多朋友看过,大部分妈妈认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有一部分朋友质疑: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变自私、自我?
事实上,只有孩子建立起“自我”,才能替别人着想,那些“舍己为人”的孩子,长大后幸福力通常比较弱——没有人永远付出而不求回报,当他们懂得愉悦自己,才能快乐他人。
当孩子顺利度过物权敏感期,会慢慢在社交生活中得到分享的快乐,送别人礼物、收到别人送的礼物,他们都十分开心。
他们的交换和分享,从不用物品的金钱价值衡量,只遵从内心。比如有一次,喆同学用刚买的糖葫芦换了一个小朋友手里捡来的木棍,并且遵守了“一周内不再买糖葫芦”的约定,那个木棍放在家里长达一周,几乎天天玩。
这种分享和交换,在成人眼中有些不划算,但这种“不亏待别人”的单纯,却让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朋友Y对任何人都很随和,电梯里遇到保洁阿姨搬东西,她会帮着摁电梯;饭店遇到服务员上菜,会帮着开门;外出旅游,导游偶尔忙不过来,她会帮着数人头。
去年她卖房买房,又和中介小伙子变成了朋友。
提起中介,多数人会皱皱眉头,觉得为了赚钱,他们会做很多没有原则的事。比如一边压低卖家的价格,一边抬高买家的心理预期。而Y从来没有怀揣恶意去猜想自己的经纪人,自己的需要明确说,约好的时间晚到几分钟一个劲道歉。一次,她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看房,走到门口经纪人又接到卖家的电话,说临时开会走不开,她都没有丝毫责怪,用她的话说,就是:“小王夹在中间也很无耐,没有人比他更想成交。”
还有一次,北京刮着大北风,经纪人来给她送一张表,需要她把信息填完善。屋里二十多度温暖如春,屋外正好对着电梯间,有冷风不断进来。她让小伙子进来等,可能是公司有规定不能进客户的门,所以小伙子坚持门外站着。最后Y的老公把小伙子拉了进来,说:“我们家没有那么多事,咱们都是来京打拼的,我懂得你们的不容易。” Y还给他倒了一杯茶取暖。
小伙子一下子红了眼圈,连声道谢。
那之后,小伙子在后台看到合适的房源,第一个想着推荐给Y。最后和卖家面对面谈价格,又尽力帮忙谈到了Y的预期。
平日里,不止一个人说Y把姿态摆得太低。但Y乐在其中,她普通朋友不少,因为她让自己舒服的基础上也让别人舒服;她的好朋友也不少,因为得体地替人考虑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正因为她在交往中从不亏待别人,所以当她有事,不用张口,身边的人就会主动帮她。
刚毕业时,曾有个同事,刚一接触会觉得他人不错:嘴甜,会聊。
但时间一久,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大家一起吃饭,虽没明说AA制,但默认轮流结账,但每次轮到他,不是出去接电话就是上厕所。最初几次我们觉得是巧合,慢慢就明白是套路,也明白他老说烟没了、笔没了、零钱没了,借了就没有然后,也是套路。
刚来北京时,认识一个文友,也在一个杂志社做编辑。后来那个杂志收益不好,很多人离职,只有她一直跟着主编干,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就她和主编两个人负责一本64页的杂志,理由是“是她一直鼓励我写文章,我才能从老家来到北京,做人不能没良心”。后来主编又做新刊,并且大有起色,第一个就想着把我那个文友挖了过去做资深编辑,工资翻了两倍。
太爱沾小便宜的人不会有大格局,那些懂得“有原则性吃亏”的人才更有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愿意孩子是那个懂得吃亏、舍得吃亏的人——小时候吃点亏,是为了长大以后少吃亏。
所以,人际交往中,像Y那样如果能提前想“我能给予别人什么”,而非“别人能给予我什么”;或像那位文友,懂得感恩和回馈别人的善意,一段关系会走得更远,人脉越来越宽,生活的厚待也终将越来越多。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