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妈妈问我:我看了无数的育儿书,学了好多的育儿方法,可是每次孩子淘气都会忍不住一顿打骂。自己过后也很后悔,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今天因为宝宝把书撕坏了,
又双叒叕打了一气......“
打骂孩子,后悔内疚自责,
发誓改过自新,下一次忍无可忍又出手。
打,自责,立誓,再打,再内疚......
真是个死循环!
打骂孩子似乎成了戒不掉的毒瘾,
明知道不好,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今天,很多国家已经把打孩子甚至斥责孩子界定为违法,
甚至一些国家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和肢体暴力都可以被举报而伴有牢狱之灾,
可是我们中国家庭还在讨论要不要打孩子。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
家里每天都会上演“黄河大合唱”一般的哭声大戏。
最初一段日子,
3个2岁以内的宝宝让人抓狂崩溃甚至怀疑人生。
大宝正处于第一叛逆期,
独立战争加二胎混战也是让我哭笑不得。
有时候也会想,简单粗暴,妈妈即王法,
是不是一顿暴揍真的会让妈妈们轻松?
所幸,我目前尚未动过打孩子的念头,
偶尔崩溃到极限也只是把孩子们隔离开或者大声说话让混乱中的娃娃们听到我的呐喊。
目前来看,三个孩子还算一派姐弟和谐有爱的样子,
也算对得起老妈天天绞尽脑汁来和这帮小屁孩斗智斗勇了。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
一直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那就是,孩子属于父母的私有财产。
所以父母可以居高临下,以权威的强势身份出现,
从而随意的去管教和支配孩子,说一不二。
好一些的家长会说“我是为你好”,
另外一些家长则说“你得听我的”。
中国式家庭教育,沟通基本靠吼,育儿基本靠揍。
这种中国特色,
其实无视了其实孩子也与成人一样,
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的事实。
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尊重,
而不是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孩子真的不乖吗?
P.E.T.亲子沟通戈登模式的创建者托马斯﹒戈登博士说:
"不乖"是父母的语言,
与父母看待子女的传统方式密切相关。
当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期待相违背时,
父母就会说孩子不乖。
每次总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家孩子倔脾气
我家孩子特别叛逆
我家孩子爱唱反调
我家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
总之,我家孩子特别不听话
一点儿都不乖!
乖孩子有两种,一种是压抑自己真实想法,
为了取悦和迎合家长表现出来的顺从、听话。
另一种是因为从小得到了足够的爱和满足,
不需要通过叛逆和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两种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不乖,是在表达一种需求
生物的生存本能都是趋利避害的。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
而且他们也会努力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都挂在脸上,
婴儿期的哭闹是最显著的饿了、困了、拉了尿了这些基本生理需求。
比如,孩子喜欢翻箱倒柜,"搞破坏",
并不是故意想挑战家长,而是他觉得好玩,
体验新鲜事物满足了他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想象一下刘姥姥进大观园尚且觉得新鲜,
我们第一次出门旅行那种兴奋劲儿和孩子第一次"折腾"的好奇心不是异曲同工吗?
2
对待孩子和成人的双重标准
同样的行为,放在大人身上我们会一笑而过,
在孩子身上就会被贴上"不乖""不听话"的标签。
如果大人挑食,我们会做他爱吃的。
如果孩子挑食,我们则会威逼利诱,
努力未果就是一顿说教…
如果大人不喜欢穿这件衣服,我们会换一件。
如果孩子挑挑拣拣,我们就会强迫他接纳,
努力未果又是一场批评…
如果大人和我们想法不一,
我们只是呵呵一笑,并不在意;
如果孩子和我们意见相左,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开启圣人模式进行说教批评…
我们从不会说这个大人"不乖",
却会说孩子"不听话"。
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是个"小人儿",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但尚未成熟的人。
孩子的行为,都是一种表达
孩子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
没有那么多的行为偏差。
孩子的言行都是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语言能力不足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时候,
哭泣、抗拒、叛逆就会成为一种延伸的表达。
如果采用这一种观点,
孩子一整天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即便你的孩子在尖叫、在打滚、在暴力,
甚至他对你说"我不爱你"、"我恨你",
你也要先思考他想表达的是哪种需求?
他需要我在哪些方面引导他?
小宝宝语言能力不够成熟,
所以使用哭闹和抗拒来交流的频率会更频繁。
即便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下也会展现去叛逆等非语言沟通形式。
比如和父母唱反调、网瘾、早恋、打架甚至离家出走。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主观的觉得这些是行为偏差,
而忘记这些是一种表达,是孩子在向父母呼唤理解和引导。
和孩子建立连接
我们需要"听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建立连接,
而不是阻止孩子的表达,
更不是逼迫孩子顺从乖巧。
我们习惯于把自我凌驾在孩子之上,
因为我们是"权威",
我们也需要孩子的顺从和听话来满足我们被尊重的需求,
所以会习惯性的把孩子的行为偏差认为是需要立刻"修正"的"问题"。
更多的陪伴,足够的接纳才能了解孩子的"语言"。
孩子哭闹的万能对策就是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即便什么都不说只是陪伴他,也能感受到父母稳定的爱和无条件的支持。
尤其小宝宝,当需求得不到满足、表达没有被回应、能力不够实现自己的想法……
甚至很多不明原因的迷之哭点都会引发各种"不服管教"。
如果急于阻止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过甚至抗拒,
即便暂时顺从,也会在别的时候发作。
“宝宝你难过吗?”“宝宝妈妈陪着你”“宝宝你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
这样的表达,
才能让孩子不纠结在拒绝和限制之中,
真实的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只有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
才能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打孩子真的有效吗?
很多家长讲到打孩子的经历,
无非是乱扔东西、不好好完成作业、说谎话、挑食…
仔细想想,这些事情真的必须通过打孩子来得到"修正"嘛?
打孩子之所以被很多家长觉得有效,
是因为这是将疼痛与某些行为建立了连接。
比如,孩子不写作业,被打。
之后他就会将写作业和疼痛建立条件反射,
或许对一些孩子来讲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将每个人的求知欲好奇心与痛苦建立连接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更多的案例中,
孩子的负面行为反而愈演愈烈。
"越打越皮"的恶性循环就像一个魔咒。
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我们的本能,
如果孩子不喜欢写作业,是对课程没兴趣?
是对老师有情绪?是功课太难?还是有别的原因?
如果我们永远只关注现象而不探究孩子行为的原因盲目去打孩子,
只会让这种消极的条件反射被强化。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后,
吸取这方面的经验,以后不再犯,就是自然惩罚。
人为惩罚是指,
父母明确地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
并对他进行严厉惩罚。
自然惩罚,是我们学习经验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尽管我们嘴上告诉孩子和别人好好沟通,
但我们的行为就在告诉孩子沟通问题的终极方案就是一顿暴揍。
经常在身边看到的例子,
一个小朋友推了一下另一个小朋友,
家长瞬间把他"请"到一边,一顿暴揍,
嘴里通常不忘说"让你打小朋友"!
这样的画面让我们不由得觉得言传身教是多么可怕的力量。
如果家长打了孩子,
通常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预期与孩子的表现不一致,
如果我们因此而体罚孩子让他妥协从而达到一致,
就是在告诉孩子"当你和别人有分歧的时候可以用暴力来解决"。
因为家长向孩子示范了暴力是如何让自己妥协的,
所以孩子自然的习得了打人是可以的,
尤其是打自己爱的人是值得被理解和容忍的。
或者孩子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成为一个习惯别人暴力和虐待的人。
有很多长期家暴受害者,往往有一个暴力的父亲,
她们已经被打到千疮百孔还是选择原谅和接纳、甚至纵容和默许自己伴侣的暴力行为。
我们今天打了孩子,
明天孩子也会将暴力的双手伸向身边的人,
甚至爱人和孩子,抑或是习惯了被别人打骂。
施暴者和受暴者,都是棍棒教育之下的产物。
孩子不该是父母情绪的奴隶
我们打孩子的时候,
往往都是我们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候。
或许我们白天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如意,
或许我们刚刚和爱人吵了一架,
再或许我们一夜无眠因为很多事情而忧心…
孩子的某些行为瞬间成了压倒我们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我们失控的导火线。
有一位全职妈妈曾经分享,
因为和婆婆有矛盾比较烦心,
孩子刚好哭闹着要吃零食,
她便忍不住打了孩子,
事后她也承认她将婆媳之间的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
非常懊悔拿孩子撒气。
孩子是多么容易成为家长情绪的奴隶。
这种情绪绑架对于孩子来说只会破坏他对父母或者抚养人的信任感与依赖感,
因为父母的不稳定的情绪状态也暗示给孩子他得到的爱是不稳定的。
请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的奴隶,
也不要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
打孩子,起到的效果只能是让孩子恐惧权威。
而家庭是讲爱的地方。
如果用爱去沟通,
他会努力尊重和理解父母,
如果用恐惧去压迫,
他只会屈从于暴力和权威。
以后也容易被外界的标准所左右。
我们希望孩子尊重我们,而不是畏惧。
我们希望孩子自尊自爱,
而不是将自己的世界观建立在第三方的价值体系中。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行为方式和性格养成的根基,
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果实。
树根有问题,如何结出丰硕的果实?
从一个嗷嗷待哺天真无邪的小婴儿,
到长大成人,孩子就是原生家庭的缩影,
这些偏差显然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
打孩子其实也是显示了我们对自己的不满。
因为孩子身上出现的偏差,
恰恰是我们的缺点,
或者是因为我们养育不当导致的结果。
童年时代的悲惨经历很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
自闭、焦虑、自卑,甚至很多长期家暴环境下成长孩子,
日后可能会发展出严重的攻击性行为或是反社会人格。
很多人之所以经常陷入自卑和自我否定,
就是因为家长的暴力行为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值得爱的。
因为从来没有被人温柔相待,
所以不曾学会如何温柔待人。
不打不骂,如何和熊孩子沟通?
NO.1 解读“婴语”,倾听孩子的表达
每一个妈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察孩子的需求。
无论我们的情绪如何烦躁,
无论孩子的行为多么夸张,
无论我们心里有多少责备和抱怨,
都用平和去拂去焦虑。
要知道宝宝的叛逆,既是成长的表现,
也是渴求引导和帮助的呼唤。
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信号,
比如是否是生理上的不适,渴了饿了困了?
是否是因为遭到妈妈拒绝非常沮丧?
会不会没有拿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很着急?
当我们看到孩子真实需求的那一瞬间,
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NO.2 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需要帮助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允许孩子的依赖和自我,耐心陪伴引导。
同时利用规律的作息、稳定的环境和明确的规则来帮助孩子。
当孩子自己适应好了,或者探索累了,
自然会不那么反抗。
父母更像是一个4S店,需要保养加油休息,
随时我们都在原地欢迎你。
NO.3 拥抱孩子的情绪,充分共情
面对孩子不定时爆发的情绪宣泄,
父母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行为,
比如哭闹、打人、咬人、打滚、撞头等等,
更应该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孩子的情绪感受。
究竟宝宝为什么会如此难过或者愤怒?
是什么引发了孩子这样的感受?
是事情不顺利引发的挫折感?
还是父母没有及时回应引起的焦虑感?
是需求被拒绝的对抗?
还是能力与预期不一致产生的烦躁?
安静的陪伴孩子,轻抚后背、拥抱孩子、亲吻孩子都是表达父母接纳他的感受的很好的方式。
如果只是一味地阻止孩子和责骂孩子,
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拒绝,
他会觉得自己这样感受是错误的。
当她被看到、被听到、被允许的那一刻,
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回落,破坏性的对抗性的行为也会慢慢停止。
有些妈妈说,当她们开始拥抱孩子,
一开始孩子是挣扎的拒绝的,
慢慢的即便妈妈什么都不说,孩子便慢慢停止了哭泣。
NO.4 放下自己的控制和对抗
孩子的情绪也会引发父母的强烈对抗和情绪绑架。
因为我们感受到被胁迫被控制:
“孩子与我作对”、“孩子居然反抗我”
这样的心态其实就是妈妈们感受到了被控制。
反过来让我们急于去压迫控制局面,
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比如,孩子过一会儿情绪好了,
他需要安抚和拥抱,
而我们不肯安抚还美名其曰坚持原则,
其实是变相在惩罚孩子。
我们反而成为了一个叛逆期的孩子。
NO.5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比如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耍,
孩子被推了一下,很伤心。
这个时候妈妈可有说:
“宝宝,我看到XX推了你,
你很不舒服,对吗?”
客观的描述问题,
会帮助孩子去面对和理解事情的发生。
之后再去安抚孩子,
他感受到的是妈妈认同我现在的情绪状态。
提示:
遇到宝宝忘记我们约定规则的时候,
可以提醒宝宝,“每天吃一个糖,
今天的吃过了哦,明天我们再来一个”。
孩子有时候也会帮助我们维护这个规则。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比起唠叨,简单明确的和孩子说“吃饭咯”“数10下我们就出门啦”,
在这一点上和激励老公做家务一个道理,
语言明确,指令清晰,
这样孩子才能更明白我们的意思。
说出你的感受:
很有效的方式,比如“宝宝,
妈妈看到你的玩具撒了一地,
我喜欢干干静静的地板。
你能帮妈妈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吗?”
写便条:
可以在门上贴“随手关门”,
或者在绘本架旁贴上“请放回原处”,
很多宝宝即便看不懂也会要求家长将便条上的内容讲给他们听。
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和孩子表达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一些妈妈制作“情绪温度计”的图表,
告诉孩子“妈妈生气到这里了哦”孩子也会很开心的理解妈妈的情绪状态。
有的家长会说,遇到孩子做的事情真的很出格,
难道也接纳和理解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其实,我们可以去限制孩子的不合理、不安全、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
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比如看到兄弟相争,弟弟抢了哥哥玩具,哥哥打了弟弟,
我们可以和哥哥说:
“我看得出来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无论何时,在教育孩子之前,
我们都应该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其实,没有不乖的孩子,
也没有那么多的行为偏差,
只有没被倾听的需求,只有没被回应的呼唤。
当你放下对孩子的"权威",
当你放弃对孩子的"修正",
当你不再认为孩子是"问题",
当你不再站在完美主义的制高点去要求和说教…
你会发现你收获的是一份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和一个更可爱的孩子。
更何况,
教育的归宿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顺从和乖巧,
让我们的孩子心有所往、幸福生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