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行为心理> 性教育> 孩子从青春期到结婚,有人教他如何面对“性”吗?

孩子从青春期到结婚,有人教他如何面对“性”吗?

2017年01月17日 16:21 出处:亲子天下 作者:亲子天下 阅读次数:82
标签:儿童性教育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性的发展会跑在脑袋发展的前面。有些初中生长得很大只,但心智却非常幼稚。同时,他们的大脑非常忙碌,像个正在大翻修的房子。如何引导他们重要的性教育观念?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性的发展会跑在脑袋发展的前面。有些初中生长得很大只,但心智却非常幼稚。同时,他们的大脑非常忙碌,像个正在大翻修的房子。如何引导他们重要的性教育观念?

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的,可能只是青春期孩子身体上的变化。可是,在这个身体剧烈改变的同时,事实上还有一个更快速、更剧烈的变化,发生在青少年的大脑。

但我常形容,青春期的大脑,就像个正在大翻修的房子:他们脑袋很忙、身体很忙、功课也很忙,但我们却常因为他们的身体开始长得像大人模样,而期待他们要知书达礼、要认真读书、要行为要端庄。这就好像我们走进重新装潢的屋子,人家乱七八糟非常忙碌,你却跑过去跟屋主要茶、要水、要招待、要礼貌。在青少年身心最忙碌、混乱的时候,我们若提出过多的要求与期待,对孩子来说,他真的做不到。

如何替身体和大脑都在“施工中”的青少年选书?

特征 1. 性生理发展的速度跑在脑袋前面

对策:多提供孩子优质爱情读本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性的发展会跑在脑袋发展的前面。有些初中生长得很大只,但心智却非常幼稚。所以你会看到,孩子的身体开始发育、有性欲的感觉;可是跟他们讨论起爱情、价值或思考时,又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其实非常幼稚。

因为性生理的发育,他会优先关心该如何处理自己切身的变化。比方说小男生有天突然发现自己半夜起来梦遗,他该怎么处理?之后他开始有性欲,有一派父母可能会说,孩子你可以了解去探索自己的性倾向,但可能也有另一派的父母会认为,孩子你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与婚姻,不要跟人家乱来。

从13岁发育开始到30岁结婚,我们有教他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性欲吗?假设你要他守贞、希望自己不要这么年轻就当奶奶,你有没有告诉他,这17年时间该怎么办?根本没有人在管啊!

像这些细微的事情,其实是孩子每天要面对,但从来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观察目前坊间的相关阅读素材,我觉得都很不贴近孩子真正切身的需求。比如说,孩子怎么去看待自己的身体?性别教育怎么去谈?对于性欲、爱情跟婚姻所持的态度等等,适合的阅读文本很不足。

面对青少年,我很强烈建议应该多给一些关于爱情的读本。虽然我知道许多师长并不推荐,如果这个时候,你禁止他看爱情小说,他可能接触到就是很通俗的、低层次的爱情素材,他的认知或许仅仅来自电视剧、电影、网络或小说,但如果他所看所读的内容,提供的爱情层次,都是只有某一种水平,那他这一生的爱情层次,不会超越这个水平;若他们有机会,能接触到类似大水不能淹没、众火无法熄灭等高质量情感的作品,那么所谓伟大美丽的深刻爱情,才有机会在他内心慢慢生成与茁壮。

特征 2. 说不出复杂情绪

对策:好故事有助把感觉说出口

我也建议,多给青少年接触与情绪表达、社会人际相处相关的作品。

当问青少年“你有什么感觉”时,他们的回答常不脱“很爽”或“很不爽”两种。其中有没有并存的情绪?有没有对立的情绪?有没有什么情绪的转折的变化?他若没有充分察觉,没有办法充分表述,整个情绪就会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

如何让朦胧的情绪感受,用语言清楚准确的表达出来,是阅读可以帮忙的地方。除了怎样适切表达外,学习不要乱表达,也是青少年社会情绪与人际上必须学习的功课。

比方说,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觉得父母好伟大,但进入青少年后,会突然觉得大人很虚伪,他开始发现父母会讲一套做一套。父母可能说邻居的不是,但出门见了那位邻居,却又笑容满面热情招呼。

孩子是否能先往上一个层次到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再提升一个层次到对他人处境的理解。他如果能够这样往上转,这个孩子就会慢慢变成熟;但若他不能往上转,一直停留在“这个世界很虚伪”的层次,我们就会培养出一批愤世嫉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的公民。

特征 3. 我是独特的存在

对策:认知转型,喜爱科幻、穿越情节

青少年大脑在改组,这时他会有一种从绝对、一元、直线思考,转向相对、多元、批判思考的状况。他的脑部开始成熟,有自我监控能力,整个形式运思的能力出来之后,他的思考会转型。他们开始喜欢看那种比较复杂的,什么柯南之类的、怪异的、有的没有的推理。

有没有听过“中二病”?这是形容他们认定自己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必然存在着与真实世界并不完全相同的另一个世界存在,只有我能够感知道那个世界。

为什么青少年很能够接受动漫中异次元、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他这个时期发展上很重要的思考特征。他这个阶段的发展,如果得到充分的支持,到青少年阶段结束,照理说慢慢就会消失。但若他一直没得到充分支持,老是被否定,长大之后,这个行为很可能会持续而成为缺乏现实感的成人。

最近有部很红的电影《你的名字》,在日本创下票房直逼宫崎骏影片的纪录。这部片子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观影族群非常集中在青少年。分析个中原因,恰好切中了上述我们提到的这些元素。

这片子谈到友谊、青春的悸动、对性的好奇与期待、对爱情的感觉与想法等。譬如,透过主角每天摸自己咪咪,细致描绘青少年对身体变化产生的好奇,且它不同于一般于言情小说,还有更深刻、长远的爱情层次;再者,青少年那种喜欢活在自己世界、寻求自我满足的独特言行,在电影里被充分展现。电影最后,主角救了五百位村民,让主角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基于对某种正向价值的肯定,我其实可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大家谈少年阅读,至少应该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想看什么。然而,若从青春期身心发展的脉络来看,我们的出版市场对青少年阅读的支应,其实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