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
顺风环佩过秦楼,远汉碧云轻漠漠。
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花下春藏五马,松间风落双凫。
兵厨玉帐卷酃湖。人醉碧云欲暮。
归去聊登文石,翱翔便是天衢。
雅歌谁解继投壶。桃李无言满路。
年代: 唐 作者: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年代: 宋 作者: 张先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花阴如坐木兰船。风露正娟娟。
翠盖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飞涎。
春撩狂兴,香迷痛饮,中圣中贤。
携取一枝同梦,从他五夜如年。
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花占枝头忺日焙。金汞初抽,火鼎铅华退。
还似瘢痕涂獭髓。胭脂淡抹微酣醉。
数朵折来春槛外。欲染清香,只许梅相对。
不是临风珠蓓蕾。山童隔竹休敲碎。
年代: 宋 作者: 王珪
花里宫莺晓未啼,千牛仗下报班齐。
银袍五百趋龙尾,天子临轩赐御题。
1、花钿委地无人收(唐·白居易·《长恨歌》)
2、花未落(宋·苏轼·《江城子》)
3、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4、花满银塘水漫流(宋·苏轼·《浣溪沙》)
5、花褪残红青杏小(宋·苏轼·《蝶恋花》)
6、花落狂风(宋·苏轼·《蝶恋花》)
7、花开时节与谁来(宋·苏轼·《定风波》)
8、花谢絮飞春又尽(宋·苏轼·《定风波》)
9、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10、花自飘零水自流(宋·李清照·《一剪梅》)
11、花自飘零水自流(宋·李清照·《一剪梅》)
12、花里黄莺时一弄(宋·欧阳修·《蝶恋花》)
13、花开又花谢(宋·苏轼·《临江仙》)
14、花时反秋(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5、花复茆檐(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6、花雾萦风缥缈(宋·苏轼·《西江月》)
17、花钿从委地(宋·苏轼·《菩萨蛮》)
18、花比人应瘦(宋·苏轼·《菩萨蛮》)
19、花气浮芳润(宋·陆游·《蝶恋花》)
20、花面交相映(唐·温庭筠·《菩萨蛮》)
21、花落子规啼(唐·温庭筠·《菩萨蛮》)
22、花间锦字空频寄(宋·晏几道·《鹧鸪天》)
23、花易落(宋·晏几道·《鹧鸪天》)
24、花不语(宋·晏几道·《鹧鸪天》)
25、花不尽(宋·晏几道·《鹧鸪天》)
26、花不语(宋·晏几道·《鹧鸪天》)
27、花不尽(宋·晏几道·《鹧鸪天》)
28、花间锦字空频寄(宋·晏几道·《鹧鸪天》)
29、花易落(宋·晏几道·《鹧鸪天》)
30、花馀歌舞欢娱外(宋·辛弃疾·《鹧鸪天》)
31、花似海(宋·无名氏·《鹧鸪天》)
32、花市里(宋·无名氏·《鹧鸪天》)
33、花如罗绮柳如绵(宋·无名氏·《鹧鸪天》)
34、花骨脉(宋·无名氏·《鹧鸪天》)
35、花底曾相遇(宋·晏几道·《蝶恋花》)
36、花底曾相遇(宋·晏几道·《蝶恋花》)
37、花谢花飞花满天(清·曹雪芹·《葬花吟》)
38、花开易见落难寻(清·曹雪芹·《葬花吟》)
39、花魂鸟魂总难留(清·曹雪芹·《葬花吟》)
40、花落人亡两不知(清·曹雪芹·《葬花吟》)
41、花外麒麟高冢(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42、花柳自蹉砣(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43、花如雪(宋·苏轼·《满江红》)
44、花底相看无一语(近代·王国维·《蝶恋花》)
45、花光月影宜相照(宋·李清照·《蝶恋花》)
46、花不看开人易老(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7、花倚朱阑裹住风(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8、花上春禽冰上雹(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9、花远近(宋·辛弃疾·《满江红》)
50、花时长得醉工夫(宋·晏几道·《浣溪沙》)
51、花时长得醉工夫(宋·晏几道·《浣溪沙》)
52、花上有黄鹂(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53、花靥斗春娇(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4、花阴下、急景如梭(宋·无名氏·《满庭芳》)
55、花外风传漏永(宋·无名氏·《满庭芳》)
56、花掖圭璋(宋·无名氏·《满庭芳》)
57、花向今朝粉面匀(宋·辛弃疾·《浣溪沙》)
58、花有再荣时(宋·无名氏·《菩萨蛮》)
59、花强妾貌强(唐·无名氏·《菩萨蛮》)
60、花不能言惟解笑(宋·欧阳修·《渔家傲》)
61、花开未老人年少(宋·欧阳修·《渔家傲》)
62、花底忽闻敲两桨(宋·欧阳修·《渔家傲》)
63、花气酒香清厮酿(宋·欧阳修·《渔家傲》)
64、花腮酒面红相向(宋·欧阳修·《渔家傲》)
65、花轻疑是红绡挂(宋·欧阳修·《渔家傲》)
66、花上蛛丝寻得遍(宋·欧阳修·《渔家傲》)
67、花底一尊谁解劝(宋·欧阳修·《渔家傲》)
68、花无恩爱犹相并(宋·欧阳修·《渔家傲》)
69、花却有情人薄倖(宋·欧阳修·《渔家傲》)
70、花前醉(宋·无名氏·《满江红》)
71、花下春光正好(宋·无名氏·《西江月》)
72、花意似随人好(宋·无名氏·《西江月》)
73、花月镜边情(宋·晏几道·《菩萨蛮》)
74、花飞斗学回风舞(宋·晏几道·《菩萨蛮》)
75、花漏怯春宵(宋·贺铸·《菩萨蛮》)
76、花出墙头如有意(宋·欧阳修·《玉楼春》)
77、花外迟迟宫漏发(宋·欧阳修·《玉楼春》)
78、花艳红笺笔欲流(宋·苏轼·《南乡子》)
79、花遍六么球(宋·苏轼·《南乡子》)
80、花困蓬瀛(宋·秦观·《满庭芳》)
81、花径不曾缘客扫(唐·杜甫·《客至》)
82、花容粉碎(宋·苏轼·《踏莎行》)
83、花落燕飞庭户(宋·陆游·《好事近》)
84、花飞零乱随风舞(宋·曹勋·《菩萨蛮》)
85、花梢犹带虚檐雨(宋·曹勋·《菩萨蛮》)
86、花与残霞一样红(宋·无名氏·《减字木兰花》)
87、花信轻寒罗袖透(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
88、花病等闲瘦弱(宋·黄庭坚·《西江月》)
89、花是去年红(宋·王安石·《菩萨蛮》)
90、花前不饮泪沾衣(宋·朱敦儒·《鹧鸪天》)
91、花作帘栊玉作人(宋·朱敦儒·《鹧鸪天》)
92、花开也(宋·无名氏·《沁园春》)
93、花帽兰袍(宋·无名氏·《沁园春》)
94、花袍方卸(宋·无名氏·《沁园春》)
95、花梢小小层楼(宋·晏几道·《清平乐》)
96、花梢小小层楼(宋·晏几道·《清平乐》)
97、花想仪容柳想腰(宋·向子諲·《浣溪沙》)
98、花转云房影(宋·曹勋·《点绛唇》)
99、花片片飞风弄蝶(宋·张先·《浣溪沙》)
100、花重入疏棂(宋·辛弃疾·《临江仙》)
【花残月缺】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出处:唐·温庭筠《和王秀才伤歌妓》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须圆。”
【花朝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花朝月夜】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南朝·梁元帝《春别应令诗》:“动春心花朝月夜,谁忍相思今不见。”
【花辰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处:清·王韬《淞滨琐话·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花晨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处:清·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花簇锦攒】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端的花簇锦攒,吹弹歌舞。”
【花堆锦簇】 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
出处:《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多贴,将六十万钱资妆,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锦簇。”
【花好月圆】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出处:宋·张先《木兰花》词:“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花红柳绿】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花花公子】 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六回:“活死人便知他是个仗官托势的花花公子了。”
【花花绿绿】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出处:金·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花花世界】 指繁华的、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泛指人世间。
出处: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花花太岁】 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
【花甲之年】 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花阶柳市】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明·刘基《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遇恩录》:“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花阶柳市去。”
【花街柳陌】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那李秀才不离了花街柳陌,占场儿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
【花街柳巷】 花、柳:旧指娼妓。旧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回:“花街柳陌,众多娇艳名姬;楚馆秦楼,无限风流歌妓。”
【花锦世界】 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面,变作花锦世界。”
【花里胡哨】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花明柳暗】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出处:唐·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花明柳媚】 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出处:《儒林外史》第一回:“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
【花貎蓬心】 指虚有其表。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花前月下】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花衢柳陌】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元·李邦祐《转调淘金令·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花说柳说】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一按就没了,早呢。”
【花天锦地】 形容繁华热闹。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行至长安,果然是花天锦地,比新丰市又不相同。”
【花天酒地】 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
出处:清·郭麐《摸鱼儿》词:“一篷儿,花天酒地,消磨风月如许。”
【花团锦簇】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花下晒裈】 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出处: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宋·吕本中《紫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花颜月貌】 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花样翻新】 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
出处:清·孙道干《小螺庵病榻忆语》附录·姜葆初《用十五咸全韵》:“天吴柴凤绣垂缪,花样翻新新色嵌。”
【花样新翻】 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同“花样翻新”。
出处:清·侯芝《再生缘》序:“十年来拼置章句,专改鼓词,花样新翻。只恐词难达意,机丝巧织,未免手不从心。”
【花攒锦簇】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不说当日酒筳笑声,,觥筹交错,耍顽至二更时分,方才席散。”
【花攒锦聚】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出处:清·陈维崧《贺新郎·春夜听鼓师挝鼓》词:“隐隐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攒锦聚。”
【花遮柳掩】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花遮柳隐】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
【花枝招颤】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水浒后传》第四回:“冯舍人见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觑,花枝招颤,态度轻盈,魂不附体,倒身便拜。”
【花枝招展】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花枝招颭】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汀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