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黄山松的奇形怪态,是松树适应周围环境,特别是长期以来经受刮风、下雪和低温而形成的。
黄山气候凉爽湿润,而到了冬季又特别寒冷,强风飕飕。由于受强风劲吹的影响,山上松树的枝叶往往呈现明显的畸形,迎风的枝条被风吹得扭曲或呈螺旋状生长,而且背风面枝叶较多较密。另外,风还对这些松树起着生理上的影响。因为风可加快水分的蒸腾速度,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松的针叶变得更细更短,蜡质增厚。风还影响着土质。因为风大,山上表层的土壤很少,松树根扎得很深。为了适应环境,生长在岩缝中的树根只能不断分泌酸液,才能啃裂石头,把根扎下去。由于个体松树生活区域的不同,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同,这就形成了黄山松的奇形怪状。
例如,长在山麓路边的松树,常常多向外伸出枝干,正好与单面的斜坡配合形成奇突而又平衡的感觉。像玉屏楼东面的“迎客松”,树不高,但它的分枝伸出来像条巨臂,犹如打出欢迎客人的手势,给人印象很深。而生在地势平坦处的松树,四面八方阳光雨露比较均衡,枝叶就像一把大伞,四面匀盖,如云谷寺旁的“异萝松”就是。
在北海的“蒲力松”,树虽不高,,但枝叶密集于树冠,密得几乎不透光,由于紧密的关系,上面能坐几个人,甚至可放张席子睡觉,这是它长期承受冬天大雪压顶的威胁而形成的。
黄山还有些松树长在悬崖峭壁上,更为奇特,如西海和石笋峰等处的松树,有的枝干伸出几米远像条长臂,有的枝干盘曲甚至绕过旁边的树后又再向上生长,有的则倒生向下至10多米之处……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峭壁上的松树,它们的近根部分从岩石缝中长出来时,只有碗口那样粗,往上长时,树干变大成盆口粗了,这是松树与石头顽强斗争求得生存的最好例证。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