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两岁识字,三岁多就认识三百多汉字了
▼
兰鹅,不知何时,
话锋一转,现在的观点是这样的:
识字早的孩子,
容易在上小学一年级分心开小差
▼
容易让二年级孩子遇到挫折而气馁
▼
容易出现“三年级效应”,
即一二年级重复学习使孩子走神、分心,
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
到了三年级跟不上班了,成绩下滑而导致厌学
▼
我每次考试第一名,
老师、同学也都很喜欢我,
▼
所以我很喜欢上学
▼
拿到新书后,
我很期待的把新书一页一页的看完,
对上面的插画津津有味。
▼
其实,除了识字,
学校还有数学课,
画画课,音乐课,体育课……
这些都很有趣
▼
我妈说我五点就起来上学,
甚至忘了周末到了
▼
我最喜欢的就是上作文课,
如果老师取消了作文课,
我就非常失望。
▼
然而,这并不能证明,
我的兴趣就是来源于提前识字,
因为我的算术也是提前学的,我就不怎么爱。
(但小学时成绩也能考满分)
▼
所以,对识字这事,一开始
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
孩子四岁那年,我去到一个朋友家里
▼
她不到五岁的女儿,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哥哥,
都已经完全可以独立阅读,并且非常的热爱
▼
那么是怎么做到认识这么多字的呢?
用无图识字卡,画格子的方式,
学会了就填到格子里去。
▼
识字给孩子带来信心,这个理由值得一试!
坚持了一个多月,效果是有的。
但当我尝试让孩子自己阅读,
问题又来了
▼
我发现了孩子阅读的吃力,
逐字的阅读,并没让阅读更有兴趣,
反而因为阅读吃力,而忽略了画面的美好,
早识字和好的阅读习惯很难划上等号。
逐渐的认识到,
亲子共读依然是最好的阅读方法,
是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最佳途径。
▼
慢慢的,孩子五岁多了,
有一天,在医院
▼
《少年特种兵》是他喜欢的书,
“像”字是猜的,这在阅读理解中也是鼓励的,模糊阅读,可以让孩子去猜测。
从医院回家路上,我指着各种广告牌,各种路牌,80%的字都认识,不认识的也能猜出一二,并能告诉我他从哪本书里看到的。这的确出乎我意料!
▼
所以,提前教孩子识字,真的是洪水猛兽?
▼
孩子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
又如何去看待呢?
说到底,学习真正的问题是兴趣!
如何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失去兴趣,
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牛妈心语
其实对于识字,两类极端的父母,我都遇到过,身边还不少!
一类是对识字教育狂热,孩子还才一岁,喝奶之前都要先看字!家里所有的东西上都写了各种各样的字!孩子果然识字很早,这种做法的确有效果,然而,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在孩子“识字”上。
一类是对孩子识字非常抗拒,认为孩子就什么都不需要学,学龄之前就应该痛痛快快的玩耍,啥也不要干。直到全班同学都识字了,他的孩子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
或许,我们可以完全更淡定的去面对这个问题,让孩子在一种有趣的环境下,开始识字,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找到读书和学习的乐趣。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