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娜妈妈很头痛,她说6岁的小女儿不知怎么了,将自己的衣服一件件用剪刀绞坏,还发脾气不吃饭,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后来晚饭后,妈妈陪梦娜写作业,梦娜突然呜呜地哭了:“妈妈你不爱我,姐姐是坏蛋!”
“是不是姐姐欺负你了?”梦娜摇头。
“妈妈怎么不爱你了?”
“你从来没给我买新衣服,我穿的都是姐姐不要的破衣服……”还未说完,梦娜就哭得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妈妈惊讶了:“姐姐的衣服不破呀,都是八九成新的……”
“就是破的,就是破衣服,你总是给姐姐买新衣服,没给我买……你一点也不爱我……呜呜……”
听了梦娜的话,妈妈很内疚,从来没想到孩子这么在意“给姐姐买新衣、自己穿旧衣”。
没新衣服,对一些孩子来说是什么体验?
老实说,小朋友长得快,总是买新的真的有点奢侈,如果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不仅环保又节俭。但幼儿说提醒,这是否仅仅是大人的理智想法?
独生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从小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长大,父母也从来没有买过新衣服,那么这样的孩子就认为穿旧衣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甚至把别人送的旧衣当作自己的新衣。但是,当这个孩子如果有个比较要好的小玩伴,这个小玩伴经常有新衣服,相比之下,这个一直只穿旧衣的孩子难免会感觉失落,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这个世界太不公平,同是孩子,为啥他有新衣服,我没有?
二胎孩子
但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经常给一个孩子买新衣,另外一个孩子没有或者很少,这种不平衡会对孩子伤害更深。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偏心,嫉妒经常有新衣服的兄弟姐妹,甚至会对他们产生怨恨:“要是没有他们就好了,爸爸妈妈就会给我买新衣服”。会出现像灰姑娘那样,默默忍受父母的不公平甚至善解人意地认为:“穿旧衣挺好,哥哥姐姐穿新衣就好了”,会有这样的孩子吗?然而这种情形大多数情况下只出现在童话故事或电视电影里,任何一个健康的家庭都是比较难出现的,因为这种逆来顺受和看似的善解人意是低自尊的表现,因为这样的孩子早已经习惯了大人的不公平对待。
当然,父母也可以继续坚持说,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让孩子穿旧衣不仅培养TA的节俭习惯,还能让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公平。你当然可以继续坚持一个天平往一端倾斜的状态直至孩子们都长大,但是没多久你就会发现,家里的某个孩子似乎不是那么听话,总是给你找点小麻烦,渐渐地,你还发现这个孩子开始不自信,跟家里另外一个孩子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当然这不是什么重大坏毛病,但却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
小结
所以,如果你坚持让小的孩子穿旧衣,大的孩子也最好有旧衣穿,当你给大孩子买新衣时,小孩子也最好有新的。至少在孩子3岁后就要这样做,因为这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比较,还会掂量爸妈对谁多爱一些。
弟弟常穿姐姐旧衣,妹妹常穿哥哥旧衣,他们的性格又是怎样?
5岁的丹丹看起来没有同龄小女孩柔美,喜欢像男孩子一样打架,说话粗声粗气,喜欢玩刀玩枪,而不是可爱的芭比和布偶。丹丹妈妈愁怀了,担心丹丹哪天就长成一个男人婆,长大后会不会成了拉拉?
丹丹家里有个7岁的哥哥,从小到大,丹丹都是穿哥哥的旧衣服。家人怀疑丹丹这样是因为一直穿哥哥的旧衣导致。
完全有可能。3岁后的孩子开始有性别意识,三岁前,男女衣服混着穿对孩子没什么影响,但三岁后如果不加以区分,可能会造成孩子“性别扭曲”。当然女穿男装或男穿女装并不是导致同性恋的唯一原因,但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西蒙?勒非经过系列研究认为,同性恋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基因遗传的结果。
小结
所以,三岁后的孩子最好不要穿明显有异性特征的服饰,比如不要为了节省,让男孩子穿女孩子带花边的上衣或裤子,女孩子也不要总是穿男孩子的凉鞋或背心,或者长期处于中性打扮,最好在服饰上要有性别上的引导,我是女孩子,我穿衣服有花边、穿裙子、粉红色小花鞋,我是男孩子,玩玩具刀枪而不是芭比。研究表明,当家里的弟弟经常穿姐姐的旧衣,即使没带明显女性特征的,弟弟的言行会有女性化的倾向,当妹妹经常穿哥哥的旧衣,其言行也会有男性化的倾向。所以家庭里对孩子的性别强调尤其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适用于他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但一定能让你在育儿路上更从容淡定!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