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教师的合理分工与配合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每天都要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班级工作的有效管理。
1. 班级管理要有爱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条件是爱。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更加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营造一种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在管理上,对于小、中、大三个不同层次班级的幼儿在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例如:对小班幼儿比较适合多用肢体性语言,如摸摸头、抱一抱、拉拉手等来表达爱意,使孩子对教师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到了中班和大班,就比较适合多用表情及语言去感染幼儿,一句真心的赞美,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使教学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
2.班级管理要有序每个班级会配备三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开展好班级工作,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这种“三位一体”的管理观运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使三位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目标上达成一致,在行动上共担责任。例如在每次家长会、家园合作活动前,一起对活动相关事项进行商讨和部署,明确各自的职责,即班主任全面负责组织、安排各项准备工作,并且承担半日活动的设计、实施任务;配班教师全力协助班主任做好半日活动的材料准备等;保育员详细地了解半日活动的结构、目标、内容及各个环节的观察指导重点,积极配教,从而圆满完成任务。
3.班级管理要有则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教师只热爱他的孩子,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有些规则一旦确立,初始阶段,就应该要注意孩子们的表现,并带头遵守这一规范。如:洗手、喝水要排队,听到铃鼓声立即归位,午睡前解好小便等,并及时检查,使之成为一种班集体的习惯。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