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怡妈妈:“听孩子这样说,我有点错愕,有了孩子后,我好像变成了唐僧,都有点神神叨叨,总是很担心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总是会重复地强调几次,渐渐地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直唠叨下去的话,孩子会越来越疏远我,这样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种困扰,唠叨似乎成了一种很难改掉的习惯。
对此,泡泡妈想说的是:
你为什么变得这么唠叨?
你为什么变得这么唠叨?
你变得唠叨是因为你想要孩子记住你说的话,唠叨就是一种重复,一种强调,你觉得你多唠叨几遍,孩子就能记住你的话。
但其实,唠叨是你不相信孩子的表现。
不管孩子多大了,在很多家长心中,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还不懂事,永远要为他们操心,好像你不唠叨,他们永远不明白。
唠叨是你过度焦虑的表现。
现在生活节奏变快,竞争压力大,很多妈妈一看到孩子磨蹭就特别焦虑,心急,很担心孩子被别人比下去,赶不上别人。每次一焦虑,就会通过唠叨来催促孩子,希望孩子改掉磨蹭这个坏习惯。
唠叨对于孩子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有机构对青少年做过问卷调查,话题是“你最烦心的事”。有20%的孩子认为“最烦心的事”就是家长“唠叨”。可见家长无心的唠叨更多的是让孩子觉得烦躁,产生厌恶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很多唠叨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对孩子状态的不满意,比如,孩子写作业太慢,成绩不理想等等,这样的状态下,家长的情绪激动,很难平和地和孩子沟通,通过不断唠叨来数落孩子的不是。这种情绪的宣泄和焦虑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会让孩子变得紧张、恐惧,也可能让孩子产生抵触。唠叨传递给孩子都是有害无益的“负能量”,它产生的效果往往和家长所期待的相反。
家长要怎么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1、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
教育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专制和独裁。家长要变“唠叨”为“倾听”,学着尊重孩子,而不要总是强行命令孩子,对孩子的做的每一件事都指手画脚。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可以用商讨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给孩子提出原则性、合理化建议,可为孩子出谋划策。尊重的态度和平和的语气,可以更好地获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同,让孩子全身心信任家长的判断,领会家长的用意。
2、制定规则来代替唠叨
有个词叫“多说无益”,意思是光是说是没有用的。对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要求,家长可以用制定规则和一些小游戏来代替唠叨,这样更有利于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制定好规则。比如,宝宝晚上9 点就要睡觉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和小熊说再见,明天早上再来看他。从小培养孩子这些行为习惯,用具体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习惯。比如,晚上,家长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勤快方面的故事。当孩子早上不愿意起床的时候,可以跟他说,宝宝要像昨晚故事的小猴子,总是很早起床起来帮忙,不能像故事里面的小猪一样,总是赖床哦。
3、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总是急于说教,想要通过反复地强调来让孩子改正。其实对于孩子的问题,如果一时没有很好的办法,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因为孩子的坏习惯,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被唠叨得太多了,不断地给孩子贴标签,把孩子的缺点放大。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自我,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多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相信孩子会想办法修复自身的问题,不断成长。尽量避免唠叨,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不喜欢家长总是拿我们的坏习惯反复唠叨,我们厌恶唠叨,孩子也有相同的感受。家长要尽量避免唠叨,当你想反复对孩子说教的时候,深深吸气,换位思考一下。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是一个警示,想要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首先,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好家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