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心理需求从不考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意愿需要满足,他们不但行动上需要认可,更需要一定的自由。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一味的按自己的思想去管教孩子,比如“再不听话,我就揍你”、“那儿太危险了,不能去”“这个书包我不喜欢,就不能买”等等,一些威胁或教训的话语。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使没有了自尊、失去了自我,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损伤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还使孩子心中正常的情绪都得不到合理的释放途径。就会使孩子对成人不信任,对自己也缺乏自信,从而自身失去安全感。
2.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不够信任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给他一定的生活空间,孩子的心里才会更有自信。当孩子想自己来时,放开手,大胆地让他自己去做。当孩子在自己的独立下完成某件事情时,他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所以,父母平时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不要过度干涉和妨碍孩子的自主尝试。当孩子觉得他自己可以的时候,就不要不放心。
3.凡事都不肯与孩子协商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凡事都不肯与孩子协商。他们总以自己是家长的姿态,强令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不管是什么事情,在孩子面前总是说一不二,从不让孩子违背自己的意见。经常用命令口气与孩子说话,比如,“你不把碗里的粥吃完就不能看动画片”、“不写完作业你就不能睡觉”“现在不许出门”“今天不能穿得太薄”等等,凡事都喜欢命令孩子,而不是与孩子协商。这样一来,孩子的心里就没有安全感可言。
4.父母经常当着孩子面争吵
和睦快乐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可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平时总时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时还喋喋不休,或双方争执不下。殊不知,看到父母或家人间的矛盾冲突,孩子的心中就会感到畏惧与不安,使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从而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