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萌芽。所以,幼儿会把看到的与联想的、真实的与希望的、做过的与记忆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这时最好不要把这种情况视为不诚实。 区别孩子的想象和谎话?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向你述说一个捏造的故事,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时,他并非是在说谎。因为他有时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有些情况下,他的激昂的情绪,也可能促使他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比如,当别的小朋友向他夸耀自己的小木枪时,他会说:“我也有,爸爸给买的。”实际上他只有一把小水枪。当别人问他到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动物时,他不仅把真正看到的说出来,还会加上一些仅在图片上看到的动物。好像只有这样,才不比别的小朋友矮一头。这些天真、雅气的想法,使他说的话不完全符合现实,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
解决方法:
1、用鼓励满足孩子的欲望。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2、教孩子辨别现实与想象。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画一只大大的红苹果。“画好的小朋友请举手。”“我画好了!”我第一个举起了手。老师笑眯眯地对我点点头。我心里这个美啊,我是小朋友中最棒的一个!可是,没想到,老师还让我把画好的红苹果展示给大家。“糟糕!”其实我根本就没画玩,这可怎么办啊。
解决方法:
1、鼓励宝宝的表现欲。父母首先要用鼓励的言行帮助孩子巩固、发展他的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如:“宝宝真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2、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认知。接下来对于孩子给予客观的评价,逐渐培养孩子对自我客观的认知。、
有些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会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为了避免挨打,孩子会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
解决方法:
1、缓兵之计。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2、营造宽松环境。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
3、先表扬再处理。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根据奥苏贝尔的强化理论,再操作性活动受到强化之后,其明显后果是这一操作性的活动频率增加了,而在反应之后不予强化,则反应就会减弱.因此,如果孩子说了谎,而家长认为孩子很聪明,不去纠正,反而表扬,孩子说谎的动机就会加强。
解决方法:
1、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胜于言传。当父母告诉孩子要说“实话”时,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修整自己的言行。
2、认真履行承诺。许诺孩子的事情就要认真履行,如果不能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1、“否认式”说谎
孩子做错了事,为了逃避惩罚,常常会说谎。例如,孩子不小心失手打破了花瓶,不敢承认,而撒谎说是猫碰倒的,为的是逃避大人的责骂。说谎虽然不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表示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正常的,已经知道了事物的因果关系,而且也是出于本能的保护自己。
2、“隐瞒式”说谎
孩子对已经发生的事,自己感到不满意,或害怕长辈责怪,往往采取“隐瞒式”说谎。如案例二的小雪由于单元测验成绩不理想就想隐瞒考试这一情节,想蒙混过关。
3、“吹牛型”说谎
这种说谎往往表现为:孩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会有意编造一个故事,有时甚至会达到离谱的地步。例如,读小学一年级的华华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手舞足蹈地告诉小朋友:“我爸爸理气可大了,一只手就能把小汽车举起来。”另一个小孩听了,不服气说:“那有什么稀奇,我爸爸一只手就能把大汽车举起来。”虽然,两个小朋友说的都不是实话,但是你听后觉得小孩在玩家家而已,绝不会想去戳破他们吹的大气球。小孩的这种说谎,有时也是一种天真顽皮式的吹牛,只是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和羡慕罢了。
4、“吹牛型”说谎
这种说谎往往表现为:孩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会有意编造一个故事,有时甚至会达到离谱的地步。例如,读小学一年级的华华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手舞足蹈地告诉小朋友:“我爸爸理气可大了,一只手就能把小汽车举起来。”另一个小孩听了,不服气说:“那有什么稀奇,我爸爸一只手就能把大汽车举起来。”虽然,两个小朋友说的都不是实话,但是你听后觉得小孩在玩家家而已,绝不会想去戳破他们吹的大气球。小孩的这种说谎,有时也是一种天真顽皮式的吹牛,只是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和羡慕罢了。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