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主意志,在父母的不信任中泯灭妈妈在洗衣服,小孩子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要帮忙。妈妈说:“我的小祖宗,别给妈妈添麻烦了,自己玩儿去吧!”
这是不是也是你家中常见的景象呢?妈妈做事情,孩子兴冲冲跑来参与,却被妈妈一盆“冷水”浇灭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致。我们曾经举过心理学中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先把狗关在笼子里对其进行电击,狗无法逃避,只得在笼子里上串下跳地挣扎;多次电击后,将笼子的门打开。此时狗完全可以逃生,可是没有。当再次试探性地去电击时,狗没等被电到就自动倒在了地上。这就是一条狗的悲催故事。从此,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和这只狗紧密地关联在了一起。狗之所以无助,是因为被实验人员操控,无法体验到成功逃脱的喜悦感,直至变得失望、绝望。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观察发现,大多数人的习得性无助,都可以从其“无力”的童年时代寻找到端倪。
父母的不信任,就像是“电击”一样,一次又一次的刺激着孩子,给孩子坚持、探索的积极性以负强化。在现实生活中,按照现在父母们的说法,“就这么一根独苗”,于是父母们要么过度溺爱孩子,或者要求过高,经常蛮横地控制孩子的言行等,这些都难以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成就感,相反只能助长让孩子形成一种无力感。
父母对孩子过多的包办、替代,同样也会引发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因为他们连探索的必要都被“剥夺”了,反正父母会为自己做好一切的。
父母越强势,孩子越缺乏毅力有一种父母属于控制型,特别强势,在很多时候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根本没有寻求孩子的意见。或者,原本孩子是有毅力的,是有主见,有坚持的,但是,因为自己和父母的意见向左,而父母又很强势,在父母的强势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坚持,屈从于父母。久而久之,还要自己的毅力、坚持有什么用?反正最终还是要服从于父母的。
所以,不是孩子不愿意坚持,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坚持下去的机会。父母强势控制着他的一切,他很难有机会体验独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相反,他只感受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是无能为力的,最终丧失信心,陷入了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干脆什么都不做,把自己的人生摆在那里,等待着父母去亲手安排和料理。
爸爸参与少,孩子缺乏积极、坚韧的品质在培养意志力的方面,父亲实际上比母亲的作用还大,无论是男宝还是女宝。但前提是,这个父亲是积极卷入到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的,这个父亲是开放,乐观的,这个父亲是包容的,接纳的。开放、快乐的父亲,则更能满足孩子探索的需求,陪着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运动。
对孩子的目标定的过高、不切实际,让孩子失去坚持的毅力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会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给孩子制定下不同的计划和目标,有些目标可行,但有些目标太过遥不可及,总是生活在遥望目标、怎么努力都无法触及目标的压力下,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坚持的毅力。比如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小学之前就要掌握1000个汉字;10岁以前必须通过
钢琴*级等等,父母忽略孩子的自身特质,而制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但打击孩子的奋斗积极性,孩子过早消耗孩子的毅力。
孩子不懂得设定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的目标究竟是为什么,他们所感受到的只有压力。孩子只会发现,每一次付出辛苦努力之后,总不能达到父母的那个标准。因此无论他做什么,无论怎样努力,都会觉得他能做的和被要求做到的距离很远,对他来说,永远没有句号,每次都是逗号。于是,他的情绪里是大量的挫败感,斗志也会随之丧失,最终,孩子有可能会放弃所有的努力,真的陷入绝望当中。
经常否定孩子,给孩子消极心理暗示,让孩子不再愿意积极探索、坚持努力这一点是我们今天想要重点讲的。这种育儿法非常隐蔽,但对孩子的伤害却是渐进而深刻的。消极的心理暗示会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孩子呢?大多数都通过语言。其次是父母无声的表情、姿势等暗示。比如下面这些父母们常说的话:
“哪有,我们没那么优秀,你家孩子表现更好呢。”谦虚是传统美德,但当孩子被表扬,父母的谦虚却会使孩子感到沮丧,觉得自己并没有获得家人的认可。所以,当孩子被赞赏时,父母要肯定孩子的努力,给孩子信心。
“这点小事都不会,你还能干点什么。”生活中,很多大人认为理所应当或者非常简单的事情对孩子则未必如此。所以,当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时,家长一定不要急躁,应耐心地给予鼓励,给孩子再次尝试的机会。
“你看谁家那小谁……”激将法是很多父母喜欢用的刺激孩子成长的方式。也许,父母无意间的比较只是想让孩子更有动力,但这会使孩子觉得父母更喜欢别人,总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进而失去自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若父母欣赏孩子并能适当鼓励,会使孩子更加乐观自信。
下面这个消极心理暗示的实验,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有一个死刑犯,当他被绑起来,蒙上眼睛后,有人在他的旁边对他说,你要接受的刑罚是缺血死亡,然后用叶子在他的手腕上轻轻划了一下,当然,这不可能造成任何伤口。这个犯人的手腕旁边,有一个容器向下‘啪嗒、啪嗒’滴着水。一天后,这个犯人果然死掉了,解剖他的尸体,果然就是缺血而死,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出过血。原因就是他经过了暗示后,以为自己的动脉已被割开,那水滴声就是自己血滴下的声音,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他竟然真的死了,并且表现出缺血的症状。
上述那些否定的说法,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刑罚”,如果你经常这样说孩子,请尽快停止吧,别让孩子的积极品质“葬送”在父母手中。
针对缺乏积极性和意志力的孩子,父母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呢?那就是要经常给予孩子积极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认真”测定了某些孩子有远大前途。谁知几个月后,被随意指定为有前途的孩子精神焕发。学习成绩明显进步,原因何在?原来是大心理学家运用自己的权威有意暗示了老师,老师流露的兴奋和积极又不知不觉暗示了孩子及父母,孩子的心理接受了来自大心理学家、老师和父母的赞美、肯定和期待,他的上进心、理想和信心像注入了“激素”一样,情绪饱满,愉快活泼,积极勤奋,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信任和期待的效应,积极暗示的效应。
这就是积极按时对于孩子朝向好的方面成长的促进作用。
但,积极暗示,要从他人的外部心理暗示,被孩子内化为自己源于内部的心理暗示,才能收到最大、最好的效果。
他人暗示:A对B施加的心理暗示。它主要是利用B对A的威望、信任,允许A把某种观念含蓄地传递给自己,从而增进或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其行为或生理机能,达到治疗或改变的目的。
自我暗示:即B自己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他人暗示中,A的语言和行为十分重要,应当慎重使用,以免发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另一方面,A必须引导B进入正确的自我暗示,消除那些使自己增加精神负担、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自我暗示,培养积极、乐观的自我暗示,使之朝着有益于的方向发展。
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的关系:心理暗示必须转化成自我暗示,A才能够影响B;不然,其效果将比较小。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积极暗示要持久、要发自内心、要经常这样去做,才能在长时间的积极按时过程中,孩子逐渐吸收、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信心才会逐渐强大起来,对外部环境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那么,给予孩子积极暗示,具体可以怎么做,这里给大家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建议:
1扩大优点。多看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并将之扩大到孩子成长的更多方面。
2淡化消极因素。人无完人,孩子肯定是有缺点和劣势的,但父母不要紧盯着孩子的劣势不放。
3不说消极语言。上面说到的一些父母经常否定孩子的话,都属于消极语言,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
4及时认可。多鼓励和称赞孩子的好表现,少批评和打骂孩子的错误行为。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