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来讲,出生4~6个星期的婴儿就开始会微笑,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
2、刚开始婴儿的微笑往往是在浅睡时出现,再长大一些,婴儿可能会在睡梦中会咯咯地笑出声来。
1、婴儿刚出生后,还不会认人,谁抱都一样,一点也不认生。3个月以后,婴儿开始认人了。当父母或亲近的人走近时,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有时还会手舞足蹈。
2、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为害怕、躲避,甚至惊哭,常常把脸埋在母亲怀里,而一旦看见亲人,就张开双臂,想让人抱他。这说明孩子此时已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了明显的记忆。如果孩子已满8个月,仍没有怯生现象,则要考虑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1、新生儿每天绝大部分都在睡觉,随着他的长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清醒时间越来越长。
2、如果婴儿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一定限度,整天都在昏睡,连喂奶都有困难,则可能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1、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握住放到他们手里的一切东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2、这就是抓握反射。婴儿只有在出生3个月以后抓握反射消失时,婴儿才能有意识地握物。
1、新生儿瞳孔对光有反应,但因视黄斑区细胞较少,眼肌调节不良,故视觉很不敏锐,视力范围最远为60厘米,20厘米内视觉最清楚,并能短暂注视。
2、婴儿4~6周能在水平方向用目光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90度,12周时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会转头朝向母亲。
3、12~16周时,看见成人拿奶瓶准备给他(她)喂奶时,会张开嘴等着。如果到了6个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发育不正常。
1、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一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某种习惯的养成过程,这本身就是影响孩子健康发展的过程。手在劳动时能将信息及时传给大脑,大脑经过思维、判断又不断检查、纠正和改善手的动作。手脑配合的灵敏和协调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心智的发展程度。所以,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劳动习惯,这不仅是不失时机地在手脑的并用上对孩子智力的锻炼,也是对孩子智力的有效开发。
2、紧紧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抓住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也就把住了根本,抓到了点子上也就不会浪费孩子的智力。比如,就思维发展来说,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两个质变期;就品德发展来说,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两个质变期。我们对孩子进行思维品德教育,就应抓住孩子的关键年龄。再比如,六岁前是孩子在脑智力发展关键时期,那我们就不能热衷于孩子的死记硬背,热衷于平面教育、填鸭式、灌注式,而应通过引导,如教孩子用左手拍球、剪纸片,用左脚跳房子等等来开发其右脑。这样,才会为他们今后成为一个聪明、有创造性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孩子内在潜力的挖掘,孩子内在力量的充分发挥,往往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智力的浪费。这里的关键:一是注重激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