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养好还是圈养好
答:以“放养”为主,不可忽视圈养!
“放养”与“圈养”两种方法,各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放养”,会让孩子更自由,在他的不断探索中,行为处事都变得更加独立;“圈养”,能教孩子懂规矩,在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规则。“放养”出来的,有“龙”,也有“鼠”;“圈养”出来的,有“虎”,也有“猫”。完全“圈养”或“放养”,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孩子。所以,在两者中择其优的同时以“放养”为主,或许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
习惯于“圈养”的家长,适当增加孩子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让其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而习惯“放养”的家长,要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不要放任自流,在孩子做错事或做出错误决定时,也要及时指出来,该批评时要批评,以便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放养孩子,从另一层面来说,也是父母自身的解放。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管的。看守他并不是一件省心的事,与其如此,让他自由的生活。人首先还是要为自己而活,自己活好了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做好了,子女自然会向父母学习,向父母看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教子女怎么做,还不如自己努力做好,做好表率。父母也必须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子女是子女,自己是自己。父母有义务为子女的追求努力创造一些必须的条件,但别事事负责担当;父母有义务为子女指明选择的方向,但别轻易替子女做决定;父母有义务为子女引见一个很好的师傅,但别想替子女修完成长的学分。
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方式,既要避免封闭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式的‘放任教育’。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教育孩子就要了解孩子,要‘收放’有度。放养孩子也需要孩子自律,而孩子的自律则是家长从小培养训练的结果。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在圈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放养,同时,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