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两会上,有一件备受关注的事件: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已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中国的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它不仅是‘保护民事权利的宣言’,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它的编纂是一个系统的、重要的立法项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系委员孙宪忠参与了民法典草案的编制。他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民法典将在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中发挥保障作用。
不仅如此,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在民法典草案中规范了现实生活与科技迭代碰撞造成的许多新问题。
及时规范信息时代的新问题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法典》草案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规范一些新模式、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电子合同,可以用手指在网上租房,用电子商务下单。
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合同和网络交易将更加普遍。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德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蔡学恩解释说,《民法典》草案增加了合同编制中的电子合同规则,可以有效规范网上交易行为,为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法律基础。
民法典草案的亮点是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和肖像权的规范。蔡学恩注意到,《民法典》草案规定了禁止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具体行为;明确了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和条件;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通过信息技术伪造他人肖像权。
这很有意义。保护隐私是对人格自由和尊严的尊重。人格权独立编制在我国民法典草案中,加强了人格尊严的维护。同时,明确规定隐私权是公民的独立人格权,体现了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重视。 蔡学恩说。
为未来科技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民法典草案还规范了前沿科技发展带来的更多新问题。
蔡学恩介绍,《民法典》草案原则上规定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指出,《民法典》草案规范了人类基因、人类胚胎等相关医学科研活动。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森杰解释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声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意味着承认声音被保护为一种新的人格利益。
我们可能认为这些技术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民法典草案适应科技时代,并出台了相关规定。 方燕说。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赵森杰认为,民法典草案回应了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科技进步带来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但我们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法律法规能否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民法典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基本法。赵森杰分析,正因为如此,民法典草案不仅充分考虑了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规范了相关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而且为未来的科技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如果未来出现新的法律问题,可以通过修正案来补充和完善。 蔡学恩说。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法典以系统、科学的方式编制,将治国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规范和具体的法律规定,不仅有助于普通公民遵守,也有助于司法家和律师充分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指出,《民法典》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为出发点,以人民最关心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保障为重点,不仅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且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蔡学恩认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和法治制度的现代化。民法典关系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各个方面,消除了单一民事立法之间的疏漏、重复和冲突,有利于提高民事领域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民法典的实施将以立法的形式满足法治能力提高的时代需要,为全面推进法治注入强大动力,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蔡学恩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
冷文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