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喜欢的理由大致相同,那就是,从阅读中感受到了很多的快乐;但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不喜欢的理由却千差万别。那么,孩子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
(一)刺激的不足
现在的电视、电脑、手机、pad这些事物几乎可以说,在经济条件不落后的地区,没有小学生是不接触的。这些刺激都是非常强的感官刺激,小学生属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对于动态的事物、感官性更强的事物当然更有兴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生更喜欢上音乐、体育、美术这些副课而非语数外这三门主课。诚然,有了多媒体技术,现在语文课堂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文字阅读,小学生没有这样的专注力进入到阅读状态,文字的感官刺激远远达不到长时间吸引孩子的程度。
(二)内容的“枯燥”
文学的美,是需要浸润的。没有语文老师与家长的引导,学生较难耐心地看完一本相对“枯燥”的书。有些经典名著的时代背景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范畴,如果只是粗粗看了一遍,也没有意思。学生很容易放弃那些经典名著。但问题恰恰是经典名著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孩子却无法通过这些文字内化到自己的意识形态上,所以容易去看一些漫画、搞笑类感官刺激较强的书。有些漫画书网略词汇过多,非常不适合给学生看,更有甚者,将这些习惯性语言带入生活中、写作中,假如发生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家长或老师干预了
(三)阅历的缺乏
语言的使用需要阅历沉淀。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除非父母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与视野,帮助孩子提升思想意识、开拓眼界,或者极个别的天才,一般情况下心智还是比较幼稚的。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父母与教师对于孩子的要求就必须尊重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也正因为生活阅历的缺乏,造成了孩子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没有知识背景,完全进入不了状态,无法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情,这样的阅读质量就低了。
孩子缺乏阅读怎么改善呢
(一)兴趣引领
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阅读兴趣的引领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限制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因为这样做就可以将这些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动,一起阅读,相互讲故事,这样的互动在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语言表达训练,积极主动地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孩子爱上阅读。
(二)提供书单
有些书确实专业性非常强,但不失为一本好书。可是小学生不会那么想,他对一本好书的判断取决于那本书吸引不吸引他。这时候家长与老师不妨选择几本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书籍内容不乏味,对孩子成长又有意义的书是最适合孩子看的。孩子们可以以这些书籍为养料,提高语言水平,这样就不会扼杀他们阅读的兴趣了。
(三)开拓眼界
开拓孩子的视野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联系。孩子越早地知道一些知识,就能够越了解这个世界。当孩子的思维能力、文化的沉淀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会去判断与选择,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够更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关系,对于他们的阅读是非常有帮助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