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胎教是贯穿整个孕期的,孕妈妈的心情会影响胎儿吗?下面就为大家解答。
妊娠期间母体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对胎儿的发育起很大的作用。因为胎儿生活在母体这个不断受着物理、化学变化影响的环境中,孕妇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不要以为胎儿只是沉睡,毫无知觉,其实不然,尤其是孕妇情绪剧烈变化时,都会通过多通道冲击到胎儿。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而孕妇的情绪是否稳定,对胎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报道,在战争时期或**时代出生的孩子,神经系统出现畸形者占6.5%。
据大量临床调查,在妊娠7~10周内孕妇情绪过度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或唇裂,因为胎儿的腭部发育恰好在这一时期。在妊娠后期,孕妇精神状态的突然改变,诸如惊吓、恐惧、忧愁,严重的心理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中枢与内脏之间的平衡调节关系紊乱,引起循环失调,胎盘早期剥离,造成胎儿死亡。
国外某研究机构曾邀请100名孕妇进行观察试验,发现当母亲情绪不安时,胎儿的肢体运动增加,胎动次数比平时多3倍,最高时可达到正常的10倍。如果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太过,出生时往往比一般婴儿轻300~500g。如果孕妇与人争吵后,3周内情绪不宁,在此期间胎动次数可比正常时增加1倍。有一孕妇的丈夫突然去世,她极度悲伤,胎儿也躁动不安。母亲在孕期经受长期的劣性情绪刺激,婴儿出生后往往身体功能失调,尤其是消化系统容易发生紊乱。那个不幸丧偶的妇女所生的遗腹子,每次吃奶都呕吐,因而瘦弱不堪。有些妇女在妊娠期间,丈夫脾气变得不好或精神病发作,所生孩子也多有消化功能失调现象。在8个长期情绪不安的孕妇中,所生婴儿中有7个哺乳困难,经常吐奶,频繁排便,明显消瘦,严重者发生脱水。此类婴儿还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如躁动不安,易受惊吓,经常哭闹,睡眠较少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对环境适应性差。
母亲对妊娠的消极态度也能给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对非法行为的罪恶感,对身体形态变化的担心等,都会引起孕妇的焦虑和长期情绪紧张,除造成上述后果外,有些流产、早产也可能与此有关。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人的情绪与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妇女在怀孕期间如果焦躁、忧虑、心情烦乱,就容易引起体内的相应变化,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如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加强,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中枢神经控制下的内分泌系统也发生变化,尤其是肾上腺分泌出各种不同的激素,加之血液的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增加了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的化学物质,这些变化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致使胎儿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产生种种不适的感觉,因而胎动的频率和强度倍增,这种过度活动可以贯穿整个胎儿期。由于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过多,就会影响他的身心正常发育,造成难产率增高,孩子出生后身体瘦小,喜欢哭闹,不爱睡觉;长大以后,往往情绪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还可能出现多动和其他疾病。
由此可见,孕妇的情绪对胎儿的智慧形成有直接影响,孕妇的子宫好比是胎儿的天堂,未出世的小生命不仅享受着最优惠的物质生活,而且还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为了孩子的健康,即将做母亲的孕妇,应尽量避免情绪危机及精神紧张,努力保持心情愉快,这也是优生的重要一环。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