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阳节不放假。
重阳节目前还不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共7个节日。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是关于重阳节的最早文字记载。文献中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这说明那个时候的九月九日已是较为显著的节日。
其实,重阳节的来历在于我国古人对数字的观念,在于对“九九”相重的文化认知。按古人阴阳观念,奇数为阳数,九九相重,故为重阳,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三、五、七、九”这些阳数为不好的数字,“九”又是阳数中最大的,九九相重,就更是令人恐惧,认为此日容易生灾祸,必须采取方式避祸消灾,这些方式就成为节日习俗,于是重阳节就产生了。这跟三月三、五月五形成的道理是一致的。
重阳节关于辟邪的明确表述是来自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详。这是对重阳节源于辟邪的明确表述。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都可以用辟邪来解释。食用菊花酒、插茱萸都是为了清除不详的事情。登高可以避祸,因为高处是神仙住的地方,可以给人们以护佑,吃五色重阳糕可以辟邪,因为五色彩纹为邪祟所害怕的。
辟邪防祸的另一面就是求吉祥。每到九月九,人们在避祸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方式求吉祥。避祸与求吉是相通的,“九”在术数观念里虽为不好的数,但按谐音民俗,“九”又与“久”谐音,是吉利之数。所以民间也从求吉的角度,将“九九”理解为“久久”,这种从吉利谐音角度做的解释恰恰可以解除对“九”为不吉利数的忌惮。
后来,随着巫术观念的淡化,“九九”为灾数的观念也逐渐消失,而“九九”表示“长久长寿”意义的吉利数字的观念逐渐增强。敬老祈寿习俗逐渐强化到今天成了最显著的主题,近年来重阳节基本已成为敬老节。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