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2、通过操作活动,喜欢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
1、纸盒、有盖的瓶子、脸盆、黄豆、米等。
2、白纸、塑料纸、餐巾纸。
3、纸杯、玻璃杯、塑料杯、小木棒。
4、小铃、三角铁、圆舞板。
5、各种录音。
一、玩一玩——声音可以制造。
1、悬念:出示空瓶子摇一摇: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的空瓶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怎样才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2、操作:幼儿选择喜欢的瓶子,借助周围的材料制造声音。
3、讨论:你是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的?你玩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声音?
4、小结:原来声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只要动动脑筋,许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来。
二、试一试——制造不同的声音。
1、教师介绍四个区域的材料,鼓励幼儿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
2、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瓶罐组:用不同的器皿装豆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纸区:听听挥动纸、搓揉纸发出的声音。
杯子区:敲敲不同的杯子,尝试对着不同材料的杯子口说话,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乐器组:通过拍、摇、吹、敲等,让乐器发出声音。
3、说说自己的发现。你们是怎么制造声音的,制造出来的声音像什么?
4、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进行操作演示。
三、听一听——声音有不同的含义。
1、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奇妙的声音?听听老师录的一些有趣的声音(手机铃声、闹铃声、歌声、小朋友活动的声音等)。
2、这些声音有什么用处呢?(可以提醒我们接电话、起床,听歌可以愉悦身心等。)
3、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妙的声音,你们回去可以找一找,录下来让大家猜一猜。
活动延伸:
1、在课间和幼儿一起玩玩纸大炮,比较声音的大小。通过多种途径制造声音,如:自制乐器、风铃等。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