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孩子的问题也变得多了起来。这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一起来看看吧。
前两天早晨醒来,推开潼潼的房间,只见她正安静地坐在书柜的小椅子旁,认真翻着一本英语单词书,旁边的地板上还散落着几本别的绘本。看见站在门口的我,潼潼抬起头问了我一个问题:
“妈妈,水为什么没有颜色?”
这个脑洞大开的提问,开启了我和潼潼新的一天。
我的日常,其实早就充满了潼潼各种各样的“为什么”。自从这个妞开始学会说整句话开始,“为什么”就成了她最常使用的词语。
小娃们的“十万个为什么”,还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时而无厘头、时而异想天开、时而严肃认真、时而将视角引向我们不曾思考过的角落。
但不管是怎样的“为什么”,我都乐意随着她的邀请,走进她的奇妙世界。
因为,这看似普通的三个字,其实隐藏着一粒粒细碎的、闪着光芒的小宝石,那便是好奇心。
那天在北京参加完“未来教育大会”,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孩子们的哪些品质能帮他们适应那个科技、AI都高度发展的未来呢?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之前和一个做HR的朋友的对话。当我们聊到“拥有哪种品质的求职者,更容易应聘成功?”时,她告诉我说,应该是一个拥有好奇心的人吧。
“拥有好奇心的人,一般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很强。一个职场新人的成长,非常仰赖于这种学习的动力。一般这种人,更能解决难题、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而且会把一个问题想得更深更广。他们通常有能力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创造性地连接起来,从而产生一些新想法。”
的确如此,只有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他们的工作才最不容易被智能机器代替。
在一个科技能够快速替代人类工作的时代,仅仅靠聪明是不够的,因为计算机已经足够聪明,但是不论它被设计得多么复杂精妙,它也不会拥有好奇心。
儿童的好奇心离不开父母的参与
虽然好奇心是每个婴儿与生俱来的,但是他们并不会时时沉浸在对世界的惊叹之中。同我们成人一样,婴儿的好奇心也在变化之中。
有研究发现,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边的物理环境,尤其受到他们的成年看护人的影响。也就是说,婴儿的好奇心是有依赖性的。
想起潼潼七八个月那会儿,特别喜欢指着屋子里的某件物品,发出咿咿呀呀的“火星语”。其实,这样的指指点点便是她的好奇表现。
每当我积极地回应她,一边配合着她的指引,一边也伸出自己的手确认,然后再用缓慢的语速、拉长的声音,告诉她所指物品的名字:“这是沙~发~”、“这是椅~子~”“哦,宝宝指的是杯~子~你想要摸一摸吗?”时,我都会在潼潼清澈的目光下,发现她流露出的好奇与热切。
我知道,那是她对这个世界满满的探索欲。
就像伯贝尔学院的babylab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中所说的:当婴儿面对一个明显漠不关心的成年人,他就不会再有“指指点点”这一动作。
如果一个婴儿看到一个苹果时自己说“哒哒哒”,而照看他的人什么都不回应,那这个婴儿不仅没有学到物体的名字,还会开始认为这样的咿咿呀呀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一点作用。
每个人并不是一出生就被分配了固定程度的好奇心,它随时随地都在起伏变化着。这种变化深受周围人的影响,尤其跟我们幼年时期,提出不成熟的问题时父母的反应有极大关联。
“十万个为什么”阶段是决定成年后能否保有好奇心的关键阶段
从一开始,好奇心就是一种由孩子与父母双方参与的冒险。而孩子们的好奇心,也随着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
本能阶段
儿童时期,想要探索和考察周围事物的欲望,让这个阶段的好奇心成为某种本能。
社会化阶段
当儿童发现,其他人是有用的信息来源后,就开始提出无穷无尽的“为什么”问题。
激发兴趣阶段
好奇心被转换成在观察事物和收集信息过程中所激起的对问题的兴趣。此时,好奇心变成了一股能强化个人与世界联系的力量,推动着人向着更深更远更广的境地成长。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拥有好奇心的程度是有区别的,而这个区别往往体现在第三个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个阶段,好奇心仿佛是一种脆弱的品质,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才能维持。
而如果想要将好奇心向第三阶段转换,其实关键点在于第二阶段,也就是说在孩子们“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养成这种收集和消化信息的习惯比获得答案甚至更加重要。
有数据显示,一个学龄前儿童和他所熟悉的成年人交谈,每小时大概会问25次有关解释的问题。一个孩子在2岁到5岁这段时间里一共会问40000个解释性问题。这一惊人的数字,足以表明,提问是认知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
孩子们在“为什么”中,探索事物是怎样的问题,有时候就算没有实际的回报,他们也非常执着。而且,提问真的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
作为一个只有2、3岁的小娃来说,他们需要:
找到自己无知的部分
需要想象出不同的、相互矛盾的可能性
比如,孩子问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怪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在小脑袋瓜中想出了许多有选择性的答案。
需要了解自己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
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能否将这项了不起的技能维持下去,能否在成长中不丢失最初的好奇心,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或者看护者来塑造的。他们通过每一次父母对“为什么”的回答,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修完了一门叫做“如何提问”的课程。
如果父母将语言作为工具来进行认知探索,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发号施令,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在耳濡目染中认识到提问的力量。
如何回应孩子的“为什么”,才能维持他们的好奇心
平时带娃一起见朋友,总有朋友会在看到我回答潼潼“提问”时的样子时感慨说:“每一次都这么耐心地回答孩子的为什么,我根本做不到。”
的确,有时候孩子们问起“为什么”来,就像连珠炮一样,像是某种下意识似的。那我们是不是都需要不厌其烦的回答呢?
这倒不是。比如潼潼会问一些我已经回答过很多次的问题,这时候我明白,她可能是想引起某种关注,或者只是希望跟我交流。那么,如果每次都顺着跟上一次相同的思路,回答相同的答案,无疑并不能起到维持好奇心的作用。
我认为,在我们的回答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才算是有意义的回应:
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让消遣性好奇向认识性好奇转变
孩童对世界抱以的好奇,很多时候都体现为某种“消遣性好奇”,他们不停地转换着“好奇”的对象,一会摸摸这个、一会敲敲那个。
有时候,潼潼问“为什么”,我也许还在思考该如何回答她时,她已经又换了其他的问题或者话题,跟我聊起来。
如果一个成年人拥有的好奇,更多的是某种消遣性的好奇,则可能表现为无止尽的喜新厌旧,对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当然,从探索的宽广度来讲,这样也未尝都是坏处。
但,不断的转换对象,会浪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相反,当消遣性的好奇,转化为对知识理解的探寻时,一种更深入、更有序、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认识性好奇”则拥有更大的意义。
如果每次,孩子问为什么,我们都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则无疑没有将他们引入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很容易让他们的好奇变为消遣性好奇。
用反问触发孩子对“为什么”的探究
既然最好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那我们不如用“你认为呢?”、“你觉得呢?”将问题抛回给孩子。举个例子,比如孩子问我们“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我们可以这样来回答:
父母:“你能想出什么原因吗?”
孩子:“嗯…也许有人用蓝色蜡笔给它上色。”
父母:“也许吧,那他们需要多大的蜡笔才能涂满呀?”
孩子:“和我们家一样大的蜡笔!”
父母:“哇!那可真够大的!你认为有一支那么大的蜡笔吗?如果有,谁能把它举起来呢?”
……
在这样的互动中,也许最终孩子并没有真正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但这样一个启发式思维的过程,则引发了她更多的好奇,比如对面积、重量等等方面的探究。
当然,如果我们能从光学的角度,浅显易懂的为孩子讲解天空是蓝色的真正原因,也未尝不可。
但一定要记得,我们的反问,应该是开放式的提问。如果我们问的问题,只能让孩子回答“是”或者“不是”,那么就没有办法将问题继续深入下去讨论。
我们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帮助孩子引入新的视角,从而促使孩子拓展他们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联系起来。
回到刚才“天空”的问题,“你能想出原因吗”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反问,孩子引出了“蓝色蜡笔”,那么我们通过继续提问,引入了对于“大小”、“重量”这样新视角的思考。这样的“一问一答”无疑是一场有质量的回应。
当我们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时,邀请他们一起查询
有一次,我和潼潼看了一会动画片“飞屋环游记”,妞突然问我:“如果我拿着很多气球,也能飞起来吗?”
我当时想当然的认为“飞屋”里的气球旅行只是动画片的美好幻想,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潼潼:“应该不行吧。”潼潼显然并不满意我的回答,继续好奇的问:“为什么呀?”
我突然转念一想,其实自己对这个问题也并不是那么确定,何不邀请孩子一起来查阅一下呢?于是,我俩一起打开手机搜了起来。一查才发现,原来还真有人做过类似的旅行实验,并且成功了。
我们一边看新闻一边讨论,需要用多少颗气球才可以飞上天,一直用手抓着气球如果太累了怎么办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不是我的迟疑引发了一场和女儿的探索,那么孩子对这个问题的想象、思考都将止步于我的那句“不会”和“不太清楚”中了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影响孩子们在中小学阶段的表现,并不一定是IQ,责任心、坚韧和好奇心才是好的学习成就的三大支柱。这其中,好奇心也许是最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将智力、坚持和对新事物的渴望合而为一。
当我们陷在不输在起跑线的焦虑中无法自拔时,更应该抬头看看前面的路,我们的孩子只有持续性地付出努力才能发掘自己的潜力。然而如果没有好奇心去激发足够的学习欲望,在这场长跑中他们多半会无法坚持到终点。
就像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中所讲的那样:
“也许我们再努力,所能改变的也只是极少数的世界,但我们又怎能预见这一点绿色,不会在某一刻阻遏一世的荒芜呢?”
好奇心也是如此。每一次好奇,并不一定会带来立即生效的实在价值,但秉承着好奇的天赋,人们却可以成就一次次飞跃。
当孩子们的好奇被忽视时,失掉的不只是一个灵感,还有对未知,对创造的向往,以及改变世界的勇气。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讲话中,以一位文化名人的座右铭结束了他的演讲,这句话也蕴藏着我们对于孩子最大的希望: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唯有如此,孩子们的大脑与内心,才终究会为宝贵而脆弱的好奇心留有一席之地。
唯有如此,那份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将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那艘渡船。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