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的培训班,家长们每年在培训班上花的钱都很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才多艺成绩好,其实无非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过得比较好!
暑假期间在一些机构的家长休息区等儿子上课的时候,经常听家长们在抱怨现在的教育模式,埋怨老师的面部表情,说话语气,指责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关注度不够。
这些现象到底有没有?我觉得会有这样的个别现象在机构,在学校,在极少的老师身上发生。
那天和儿子学滑板冲浪的时候,几个妈妈们一起聊天,有两个妈妈说:“你运气不错,你们家那个孩子的教练有耐心,也好好教课,你看你们家孩子就学的快,就爱学。我一会就给我们家孩子换个教练,我们那个教练一点耐心都没有,总凶孩子,弄得孩子都觉得没面子啦!在里面都哭啦,这么学下去能有效果吗?”
另外一个妈妈乙又开始说:“他们太较真啦,就是一个玩,开心就好,干嘛逼孩子?”
听了妈妈乙的话,我在想可能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冲浪课程对我来说真算是比较烧钱的课程。怎能就是让孩子任性的“玩耍”?我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啦!开始加入到妈妈团的闲聊中。
我:“您给孩子也是刚刚报名的吧?”
妈妈A;“是啊。”
我:“您为什么想起给孩子报个冲浪课程啊?”
妈妈A:“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长时间都不适应,一紧张就抠手指甲,我想让孩子锻炼一下胆子。”
我:“您除了想让孩子锻炼一下胆子以外,是不是也想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耐挫感,所以才选择了这么刺激的运动课程。”
妈妈A;“对啊…….”(后面的对话略过)
暑假期间好多机构门口坐着满满的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那么我们作为家长给孩子报了这么多课外兴趣班,学知补习班,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大白话很粗糙简单概括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过的好,过的比家长好,过得舒心。
其实家长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想培养自己的孩子具有探索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对“世界”的定义就是与真实的外部世界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生活技能,自然科学等的连接。于是在学校里,在机构里我们让孩子学知识,学技能。可确实忽略了家庭教育,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世界”还指向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是否引导培养过自己的孩子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种“内向”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探索的能力,很多时候正在被我们的家庭教育所忽视。直至今日在一些孩子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也会受父母的掌控,家长指导孩子所有的能力一定是向外“探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学习什么?什么产业在当下最有钱途,我们就学什么。孩子,你听话,不用想太多。
真不用想太多吗?如果哪天热门专业变了,也许家长先会说是运气不好,孩子受如此思维模式影响可能第一抱怨的就是父母。
一些家长在问我:“我们家孩子搭积木如果没弄好,就一下全推到,如果别的小朋友比他搭的好,他也是全部推到,给自己气的青筋都爆出来啦,我看着又着急又心疼,该怎么办啊?”
有的家长带孩子,当孩子摔倒的时候,家长为了缓解孩子的痛苦会使劲拍打地板说:“坏地板,打死你,踢死你,让你欺负我们宝宝”。
我们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你走路不稳,学习不好,胆子小,是老师没耐心,是学校环境不好,是同学影响不好……
一切都是外化的原因,与你无,都是别人,都是外在原因不好。
一切都是客体关系没适应好你自体关系,与你无关。(绿字部分的观念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但是在心理学上这个观念是不成立的,错误的,下面我们会逐一解释)。
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让孩子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一批批的巨婴男还没有完全断奶,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一心想娶个有能力有爱心妈妈的替身,怎奈遇到更多的都是没有公主命但是一身公主病的大小姐。
如果都是如此情景下,孩子怎么过的好,过得舒服?
当家长们寄希望于机构改变孩子胆小,懦弱,缺乏耐挫感之前,先从家庭入手,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我觉得会更有效,更节省经济成本,时间成本。
一次,一个5岁娃娃家长抱着来找我做测评,孩子一直哼哼唧唧就是让妈妈一直抱着,好不容易同意在纸上给我画个圆形,整个手攥着笔,用手掌用力,大臂和小臂的共同扭动才画了一个模模糊糊,根本不是圆的圆形,孩子离心脏越远的小肌肉就越没有力量,平时一定是很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那么,这个孩子怎么面对小学一年级的课业生活呢?家长很是着急问我:“在您这训练两个月的一对一课程,可以吗?”我很婉转的告诉家长先让孩子从每天洗一件自己的小衣服开始,先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开始,先让孩子学会自己上楼梯,不再抱着开始…….结果咨询测评结束后,这位母亲很自然的帮孩子把鞋穿好,给孩子拉开洗手间的门,给孩子脱下裤子,孩子如厕完毕,家长按下冲水,然后蹲下身子给孩子提裤子。在孩子妈妈冲水期间,孩子完全没意识要自己赶紧把裤子提起来。出了工作室下台阶的时候,孩子回身说:“妈妈抱“孩子的母亲看了我一眼,很尴尬的笑了笑说:”您放心,回家就让他练起来。”
举例到这里我就草草收笔了,咱们从心理学上角度聊聊为什么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吧!
自体关系和客体关系,一听自体关系和客体关系对于一个不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觉得太绕口,繁琐。
简明扼要的解释。
埃里克森把人生的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称为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把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称为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通俗的讲就是依赖和独立。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在这一时期孩子生理自我开始成熟,在孩子第一次说出“我”这个字的时候,他开始将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很强的独立倾向,自立的意思就是分清自己的事情独立去做!
当孩子学会了走路和说“不”,独立性已经呈现。 这个时候,适当的放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果父母不放手,过分干涉,包办代替,保护过度等等。孩子的独立性就会收到压制,导致“分离---个体化”受阻。
父母为什么不放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自己还没有完成“分离---个体化”。他们可能还依赖于自己的父母或是配偶,(不单纯指经济上的依赖)这种情况在女性中多为普遍。这样的女性会在生育后把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与孩子舍不得“分离”,不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从而阻碍了孩子的“分离---个体化”。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养育者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情感互动。养育者的一言一行,包括养育者家庭成员关系,养育者和外部人员的交往态度,养育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内心成长过程。遇到任何困难挫折家长先引导孩子自己总结失败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这样日积月累的和孩子一同面对挑战和挫折。
引导培养自己的孩子去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先让孩子找内因,战胜自己,自然也会战胜所有外在的恐惧。
举个例子:
在外地培训的时候一个美女老师问我:“老师,我觉得我老公又穷又没本事,我现在过得一点不幸福”。
我的回答是;“你觉得你对你先生的这些评价在你身上有吗?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和我们一样的东西。”
作为家长,作为母亲我们应该在与孩子早期的亲密交往中,让婴儿逐步获得有关自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完整印象,并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生存,适应社会,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个体。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与母亲和其他早期养育者“这些早期的客体关系”,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家庭幸福和事业高度。
在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课外班的时候,我们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但是也要告诉孩子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严于利己,尊师重教,适应集体……放手让孩子成长,努力让孩子离“长大过得好”这个目标更近一步。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