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智力发展> 作文> 歌手2018观后感

歌手2018观后感

2018年03月21日 09:34 出处:亲亲宝贝网 作者:sxy 阅读次数:787
歌手2018观后感,歌手最新一期正在播出,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的歌迷很多,通过音乐了解到艺术的超脱,抱着对生活的热情,你最喜欢哪个歌手呢?
4

观后感四

耳帝调侃《儿时》是“中国转基因民谣”,虽然他小心翼翼的声明无贬义,我其实内心是暗爽的。

我上一期已经提到中国音乐中文学性追求高于音乐性追求的特点,我不否认音乐最后,常常会返璞归真,最动人的音乐,常常也是极简、朴素的。但如果一股脑儿这样做,就不免让人觉得缺乏技术含量和诚意。

《儿时》就是此类民谣的代表,通篇四个和弦,简单到不行,主歌旋律还和罗大佑的《船歌》有几分相似。

但是,它在一众同样和弦简陋、曲调单一的民谣中脱颖而出,并被汪峰称为“完美的歌”,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它的简单,和它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歌曲的精神,是极其契合的。

它的歌词,不断罗列着一个又一个意象,仿佛自带着夕阳的色泽,照进每个人童年的回忆,那种回不去的单纯和幸福,是每个人都想沉湎其中的,也唯如此简单的旋律,简单的编配和演唱,才是最适合、最恰当的。

汪峰拿到歌手的舞台上,当然需要增加它的层次和丰满度。

看了那么多年的歌手,我们闭着眼睛也知道这里面的套路:可以加入钢琴,加入大编制的弦乐,加入更激动人心的鼓,再加入一两样点睛的乐器。

然而改编《儿时》这种歌曲,最难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层次的情况下,不失去原曲简单纯净的感觉。原曲,几乎就是一轨吉他,一轨和声,以及合成器的大提琴低音和几声键盘烘托,仿佛加一点东西就是多余了。如果做得不好,把这首惆怅回望的歌曲变成一味拔高的抒情,就落入了下乘。

汪峰第一个出场,唱这么一首波澜不惊的民谣,虽然他嚷嚷着要换歌,然而,最终他就这么不疾不徐的唱完这一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从他自己的角度切入,演绎出了一种不同的惆怅。

汪峰版,以钢琴开场。

小号带来的不单单是纯净感和怀旧感,那独特的音色是如此的让人身心松弛,就像回家的召唤,仿佛从虚无之中构建了一间温馨的小房间,让每个精疲力尽的人躺进去,充满安全感地去回看童年的珍藏。

第一遍副歌 吉他 和声如原曲般的进来,一如原曲般的静好。但是注意这个和声旋律和它的节奏,它就像风吹过树林和田野的响声,也像孩童无忧无虑的哼唱,一直巧妙的贯穿全曲。

间奏,小号再起,弦乐和鼓点加入,递进到第二遍主副歌。可是,这个递进,依然是小心轻放的,一点力都没有多用,和声依旧烘托着汪峰蜀黍的追(Y)忆(Y),仿佛穿着白衣,他就飘飘了起来(哎呀我又损了,打嘴)。

到此,汪峰算是圆满的完成了原曲意境的传递,但若只是如此,实在是一个比较平庸无趣的作品。它还需要变化和升华,才能带来我所期待的惊喜。

惊喜是来了,却不是一个强力爆发段,而是bridge段那让人眼花缭乱的音乐。

在弦乐和和声中,汪峰向他那失落的童年发出“高达”G4、A4的呼喊,音乐第一次变得丰满厚重起来,在小号灵动翻飞的引领下,纷至沓来的和弦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产生了天旋地转般奇幻的效果,仿佛一艘梦的小船驶入了时光的漩涡,一幅幅画面如烟花般绽开又消逝,汪峰真的在一刹那,伸手从童年摘了一缕最好的阳光,披在我们肩膀,把我们带进了他想要寻回的美好世界。

这种玩法,与演唱无关,但不得不说玩得高级!

汪峰最后的抒发无疑是炽烈的,但同样是内敛的。音高上仅仅升了1Key,收得干净利落的尾音,精致而短暂的气氛升华,一首歌落在了那欲言又止的“小小诗不敢递给”,小号回归,“她”字才怅然若失的吐出。

对于原唱来说,“她”或许只是美好的初恋。

但是汪峰一唱,感觉就变了,我可以分明的感觉到,“她”在汪峰口中,指代的是那么多有过和不曾有过的纯粹的美好。

人生的路,只有一条。不管如何计算谋划、如何孜孜努力,终究还是那么快的放弃了无数种可能,无数片美景,匆忙的走过了半途,是好是坏,颠颠簸簸,高雅也好,娱乐也罢,定睛看时,居然已是个油腻中年。似乎,有些不甘,又似乎,只能放下,继续向前。

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汪峰不曾有的,在回望童年的视线里,汪峰也一定看见了一路走来那些初心的磨损,那些不曾实现的诺言和理想,那些自己的无奈和不堪。但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程,只能把这些尽付与那个不曾有的童年里,莫须有的“她”了吧。

毕竟,汪峰在第一期已经报告了,他目前安放内心的地方。

在演唱上,汪峰无疑是比较苍白的,但这不等于表现力的苍白,加上出色的编配,我实在无法掩饰对这一版《儿时》的喜爱。

歌手2018观后感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