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我们到河边去仔细看游鱼。凡是水流较急的地方,鱼口都面对流向,不肯随波逐流而下。身为一鱼,只有如此才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做一条堂堂正正的鱼:也只有如此,才可以摄取上天在水中为它们预备的养分。倘若它们掉转方向,放弃努力,就会翻滚、散乱,昏沉沉地被冲到浅滩上,因此丧命。
不必羡鱼,这是上天给一切生命的智慧。人也活在“水”中,那“水”,就是人们常说的潮流。
——王鼎钧《看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有关人生智慧的材料作文题。面对急流,“鱼口都面对流向”,“不肯随波逐流而下”,从而“做一条堂堂正正的鱼”。这给人类的启示就是要勇于面对人生中的急流。这急流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激流,就能像“做一条堂堂正正的鱼”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并且能够摄取上天为我们预备的养分,获得生存的机会,活出意义。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辩证思考挑战与机遇的关系。在人生的潮流中,只有那些勇于弄潮的好儿男才能成为时代的英雄。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2.在逆境中昂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逆流来临时,不要犹豫,更不要退缩,而是迅速地面对它,找准人生的方向;坚决地迎接它,在挑战中增强自己的实力;勇敢地冲破它,书写青春的华童。
3.人性的尊严。面对急流,鱼有两种选择:迎难而上与随波逐流。随波逐流的结果是“昏沉沉地被冲到浅滩上,因此丧命”。面对流向,迎难而上虽然艰难,但是,唯有如此,才是正道。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情况:
1.就材料说材料,只谈论鱼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而没有把它上升到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理性高度。材料中说“不必羡鱼,这是上天给一切生命的智慧”,并且强调人生活在潮流中。这是在指引考生要思考人生,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认识。
2.受文中“随波逐流”一词的影响而去讨论坚持、原则、不改初衷等,偏离了题意的重点。材料限定了背景——“水流较急的地方”,鱼要么面对流向,要么随波逐流。该题意在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勇敢面对挑战,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人。
范文+点评
做一个勇敢的逆流者
文/杨宇
强者总会逆流而上,只有弱者才会随波逐流。 ——题记
人像鱼,活在“生活”的海洋中。大多数人就像大多数鱼一样,一生都活在一小片固定的水域中,碌碌至死。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不甘寂寞,勇于探索,他们是勇敢的逆流者。(开篇将鱼和人相类比,点明“勇敢的逆流者”的特征,巧妙而自然地引用材料、点题)
勇敢的鱼也是有的。它向未知的水域进军,期待发现新的秘密。它从大海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高原。正当它为自己的发现狂喜时,却被冻住:保持着游动的姿态,永封冰层。它永远活在逆流者心中,因为它逆流而上,不惜舍身为后来者开辟新的征途。
李白诗赞“鲤鱼跳龙门”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一条美丽的鲤鱼从河南孟津出发,过洛河,顺伊河,到龙门。它自告奋勇地跳越龙门山。天火烧其尾,它忍痛飞跃,感动得空中的云和雨伴它前行。越龙门,入南湖,它化为巨龙。其他鲤鱼在它的鼓舞下,争相跳龙门。跳过去的,化为龙;跳不过去的,空中摔落,额留黑疤痕。如今,黄河鲤鱼的额头上还长着黑疤,牢记祖先跳龙门的壮举。 敢做逆流者,闯出新天地。即使不成龙,犹可伴“凡鱼”!这种开拓进取的闯劲,就是留给自己、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援用典故,强调逆流而上的可贵,为后文蓄势)
回首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何尝离得了这些勇敢的“鱼”?布鲁诺宁可被烧死也不向教会屈服,如果没有这条逆流的“鱼”,“日心说”是否会得到推广?诺贝尔没有因为弟弟和助手之死而停止研究炸药,如果没有这条逆流的“鱼”,现代工业发展是否会如此迅猛?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钟南山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如果没有这条逆流的“鱼”,“非典”能否被快速遏制?他们心中没有自己,他们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惜献出生命。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正是无数个这样的逆流者。
我们年青一代为理想就不能怕困难。“不经寒彻骨,何得雪梅香?”不跨过他人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无法到达令人羡慕的高度。(由鱼及人,由人及己,让文蕈具有现实意义)
泰戈尔说:“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为了明天的幸福,我们要敢于探索,不必太在意结果。
做一个勇敢的逆流者,逆流来时,正面面对,保持端正的姿势、个人的尊严、团体的荣誉!
做一个勇敢的逆流者,把握生存的机会,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呼告结尾,升华主题,引人深思)
【模拟评分】 内容19+表达19+发展18= 56分
【评分依据】 本文以随笔的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做一个勇敢的逆流者。正文开头将人和鱼进行类比,指出无论是鱼还是人,都有逆流者,然后逐层深入,点明逆流者的重要作用,并且由鱼及人,由人及己,颇具现实意义。文中适当引用李白、泰戈尔等名家的话,体现了作者的文化积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1月6日,中国银行正式宣布,受理申请批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即“信联”。国家要求所有网络支付必须通过网联。第一大股东互金协会,即中国银监会,一切骗局将终结。有人欢呼,中国信用社会即将到来,让所有讲信用的人畅通无阻;有人崩溃,一处失信,全网全行业“封杀”,让所有不讲信用的人寸步难行。马云期盼的“让信用等于财富,让讲信用的人先富起来”这个梦终于实现了。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请联系材料,表明你的看法,说出你的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范文+点评
失诚信者失天下
①如今,大街小巷张贴着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随处可见。其中不乏“诚信”这种传统美德,为人们大力提倡。在我们潜移默化接受“诚信”教育的同时,还力行制定“诚信”的法律法规,规范诚信行为。近日成立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让不诚信者寸步难行,让诚信者畅通无阻。由此,我更坚信“信联”会让诚信者得天下,失信者失天下。
②诚信乃成人之本,失信乃失人之道。诚信的美德自古就有,孔子云:“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它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无诚无信者注定会孤立。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中国银行受理申请批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要求所有网络支付须通过网联。那就意味着你如果拖欠各种费用,特别是恶意欠款的“老赖”,不单是停止你使用那么简单,而是你的信用等级下降,将来申请贷款等重大事情将遭拒。诚信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成为失信者的墓志铭。一处失信,全网全行封杀,所以,失信者无法立足。
③诚信乃立事之源,失信者拥抱成功天方夜谭。每个人的成功都必须立足于诚信,每个经久不衰的企业都以诚信为本源;每个崛起的大国也都以诚信立足于世。当百年面条老店因利益驱使用“一滴香”代替原料,最终毁于失信,我想,人们不只为失去味蕾的享受而可惜,更为人心不古、失信而哀叹。中国,这个以诚信为本的礼仪之邦,正在构建一个中国信用社会,让诚信不仅成为美德,还作为恒久的财富。我国正是诚信经营,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各方面,出口量位居前列,昭告了天下,中国人说话算数,因质量上乘物美价廉而享誉世界。
④曾几何时,因为失信,让企业寸步能行。在社会发展中,往往会出现一个失信期。因为巨大利益驱使,“染色馒头、毒奶粉、假文凭、甚至假身份证,假政绩……国外有过,中国也似乎跳不出这个怪圈。不法分子利令智昏,坑害消费者,损害人生安全。好在国家及时出手,出重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全力维护诚信,消除不义之事。现今“信联”势不可挡,因为诚信保驾护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⑤古有“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今有“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他们都有坚守初心,不污其行的高尚节操。祖训告诫我们:穷死不撒谎,难死不骗人;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我们青少年要牢记祖训,从我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那么有理由相信:诚信赢天下,失信败天下。坚信“信联”的规则,必将推动诚信社会健康发展,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佳作点评】
1.题目《失诚信失天下》,加一个字,《失诚信者失天下》会更全面,因一切都是写人的;题目从反面设定,给人以警示;拟定精准,表明前后的某种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材料与文章的中心。原文字数不足,导致内容不丰满,会被阅卷者认为是凑字数,应付差事。
2.本文最大亮点:一是能够按照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分别从坚守诚信者,从失信者,国家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二是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手法,有理有据;三是语言严谨,不乏文采与个性,具体与分散,整散结合;四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联系青少年的实际,彰显了朴实而深刻的个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