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教育资讯> 教育热点> 怎样培养出一个有耐心的孩子?

怎样培养出一个有耐心的孩子?

2018年01月17日 16:27 出处:亲亲宝贝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509
标签:育儿经验
有耐心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离成功近一点。那怎么样去培养呢?可以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开始,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有耐心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离成功近一点。那怎么样去培养呢?可以从孩子身边的小事开始,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周末去商场,遇上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想要买玩具。他爸爸妈妈说,这个玩具实在太大了,等会儿要走的时候,再回来给他买。

那个小男孩立即哭丧脸,死活不肯松手,一直大声嚷嚷:“我现在就要!”他爸爸试图把玩具拿走,他就躺在地上打滚。最后,爸爸妈妈只能先把玩具买了,匆忙把他带离现场。

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麻麻都有经历过。孩子想做什么事,一分钟都不想等,就想现在做。如果满足他们,一时之间解决了了,但是下一次孩子还是这样干。如果不满足,孩子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怎么做都做不对,非常让人头痛

其实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来解决。

什么是延迟满足?孩子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及时满足的自控能力。

那些能忍住没吃糖的孩子,长大后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都比那些没忍住的孩子更优秀。自控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

如何锻炼孩子在诱惑面前的忍耐力(即延迟满足能力),可以大致归纳成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营造信守承诺的环境。当孩子知道所在环境是可信的,他更加愿意自控。(这也是上述实验的启示)

很多麻麻为了让孩子听话,经常对孩子连哄带骗。“你吃一口饭,我就给你一个玩具。”“你做完了作业,我就让你看动画片。”“你考试考得好,放假就带你出去玩。”当孩子做到了,就觉得目的已经达到了,也不把之前的承诺放在心上。认为孩子很快就会忘记了。

有一些麻麻,也不是故意哄孩子,是因为事情太忙而忘记。事后有对孩子道歉或者补偿。但是对孩子而言,他却有这样的印象:“我不确定哪一次承诺是有效的。现在能争取到才是最保险的。“当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难免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折腾父母。做什么事就会要求现在就要做。

因此对孩子做出承诺的时候,不管多么不起眼,或者多么难以达成,都要兑现。不要因为漫不经心,而影响孩子对环境以及周围人的信任。

第二,给孩子设置的目标需要简单明了。

比如对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如果你现在做好了,三个小时候就和你出去玩。“他们未必能够理解三个小时到底是多久,没有办法理解,可能就不会接受。

如果你和他们说,等他们吃完饭、睡完觉之后再出去玩。吃饭、睡觉、出去玩,列出这样的循序,孩子心里就有谱了。当然一开始,指令可能更加简单。只能是吃完饭、或者吃几口,就有下一步。

延迟满足的奖励也一样,孩子能够理解,就有动力去执行。

其实,这和成人设立目标很像。很多人设立了目标,根本没有办法坚持下来。比如说坚持跑步减肥,如果没办法预想到底要坚持多久才能有效果,自然就没有动力坚持了。

之前有个朋友分享了一个很棒的例子。他说他检验自己是否进步了,就去看一下朋友圈。如果新近结交的朋友,都上了一个层次,就证明自己也上了一个层次。如果朋友圈一只没有变化,他自己再怎么进步也有限。

给出简单明了的目标,循序渐进,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自然会一点一点变强。

第三,告诉孩子忍耐的理由。

这一点很关键。别动不动就教训孩子“这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因为,只要能力允许,只要不干扰到别人,人生的幸福往往就源于“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即,我爱干嘛干嘛。

孩子不能盲目忍耐,把自己忍成老好人。要培养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主见的孩子,就应该给他解释为什么在一些诱惑面前要忍耐。例如:

你暂时不能吃糖,因为你咳嗽,等好了再吃。这时候,忍耐的目的就是止损,防止事情变得更坏。

放寒假先别急着玩游戏,你先集中精力把作业做完,剩余的假期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各种疯玩。这时候,忍耐的目的就是优化收益,让寒假的体验更好。

……

忍耐不是为了忽视欲望,而是为了让欲望得到更充分的满足。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后,自然会更懂得判断何时应该忍耐,何时可以满足自己。

第四,教孩子转移注意力。

放在小小孩身上,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如果他哭闹着要麻麻,我们就带他去看花看草看动画片,转移他的注意力。但孩子渐渐长大后,我们就喜欢跟他说理,还不行就正面刚,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百爪挠心。其实,我们抵抗诱惑的姿势可以柔软一点,这样会忍得没那么难受。

相信麻麻们节食减肥时会避免看到美食,转移注意力多逛淘宝天猫唯品会买买买(我又真相了),这么机智的乾坤大挪移一定得传授给孩子。

暂时不能吃糖,我们吃几颗草莓吧;游戏不能打太久,我们来拼乐高吧;动画片不能一直看,我们去约小伙伴打打篮球吧……

当一件事情暂时无法如愿达成时,做另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来转移注意力,把这个自我调节的方法教给孩子,他的内心会有更充足的幸福感来抵抗生活中暂时需要压抑的情绪。

孩子的成长往往是父母自身的成长。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天性怎么样,而是引导可能出了漏洞。育儿之路漫长而深远,愿与孩子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