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 you, son.”
“Love you too, mom!”
这样的对话,我们经常能在美剧中听到,但却很少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这么直接表露爱意的时候。
对于中国式家庭来说,这太露骨了。
什么是中国式家庭呢?
爸爸只管工作赚钱养家,妈妈为家庭付出,于是孩子出生就倍感压力。
甚至有条公式这么形容: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曾经有位中年男性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变样了,专职家庭主妇越来越少了,让我们这些男人不得不把一部分中心的放回到家庭中去!”(一脸晦气样)
这是否代表现在的大部分男性的心声呢?我不得而知。
我只能说,说这句话的这位男性,眼界真的短,且对与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在中国,似乎大部分人对女性的付出当作是很理所当然的事。
这种付出,其实是“牺牲式的付出”。
这种“牺牲式的付出”完全是女性为了老公或者孩子而活。
所以经常能听到很多妈妈的口头禅是:“我还不都是为了你!”
但是,这样“牺牲式的付出”却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幸福。
因为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
作为一个社会人,只要受到了伤痛和不公,就会希望获得代价和补偿。
如果希望通过牺牲来获得代价和补偿,那就错了,因为这样的想法只会破坏两个人的关系甚至整个家庭关系。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会让对方的生命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不管对方是伴侣、是父母还是孩子。
甚至,牺牲自己的女人会觉得自己在为家庭孤军奋战,继而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
最可怕的是,会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而不是父亲的世界。
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想要避免这些问题,就不能让自己陷入中国式的家庭,对于女人来说只有一个要点:
女人,不要过度牺牲自己
一个女人,应当先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然后才是妻子,接着才是母亲。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
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伴侣,女人要学会爱自己,避免过度牺牲掉自己的自由、独立和幸福。
事实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幸福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来自外部的给予,而是来自自我内心深处的滋养。
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获得幸福的,不必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获得。
只有让自己开心幸福了,才能自然而然地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与。
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味奉献,拒绝过度牺牲,学会爱自己,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得到他人的爱。
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的一个兴趣,将自己的50%重心放到工作和兴趣上,然后剩下的50%才是家庭。
逐渐地,分清楚你的社会角色和界限:女人、妻子、妈妈…
女人,不仅要学习猫步的优雅,更应该学习猫的生活态度。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