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们都会买一些玩具给孩子玩耍,其实你不知道,家长们可以陪孩子玩亲子游戏,能够帮助宝宝变得聪明的,可以陪孩子一起玩哦!
很多经常问我,“涵涵妈,我昨天对孩子发了好大一通火,会不会对娃心理造成什么伤害呀?”
我常用著名心理治疗师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的观点作答。即:不要过度担心。与其担心焦虑,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同孩子玩耍。即使自己做错了什么,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一场,问题也就没有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角色扮演游戏,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过家家这个游戏,给孩子智力发育带来的好处。
咱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每个会玩的孩子,都是天生的潜力股!》里面有提到,孩子会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出各种能力。
孩子通过大量的角色扮演来再现生活经验、学习社交技巧、发展想象力,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
有时孩子在幼儿园遇见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自己不知道怎么表达,而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了解清楚。
比如宝宝回家后闷闷不乐,妈妈拿着玩具小熊,或者男孩子喜欢的恐龙,变换声音问:“小恐龙,你为啥不开心呀?”
这时把头转向孩子,问:“宝贝,小恐龙为啥不开心呀?”
孩子可能就会回答出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比如:“乐乐说不让瑶瑶跟我做好朋友,结果瑶瑶就不跟我玩了。”
了解了原因,我们自然就知道该如何下手去引导了,也不用过度担心了。
可以解除孩子的心理焦虑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打针游戏,特别是从医院回来后,因为自己也终于可以不受控制地给别人扎针啦。这其实是孩子自我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那我们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前,不妨也玩一玩,让宝宝装作医生,我们是需要打针抽血的病人,然后将治疗过程演示一遍,并且说:“咦,原来扎针只有一点点疼哦,就扎的时候疼一下下,跟被蚊子叮了一样。”
孩子之所以怕扎针,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我们通过游戏,让孩子对这个过程有了了解,并且对打针的疼痛程度有了概念,那到时候就不那么害怕了。
涵涵每次生病去打针都不怕,也许就源于我们经常做此类游戏。
从1岁多到现在4岁多,涵同学的理想一直是当医生,还要求我给她买了医药箱等玩具。
那天她用拼插积木搭建了一个医院,里面有两张床,床之间有个输液杆和点滴瓶,说是俩宝宝在医院打点滴,而她自己是医生,还给我编了治疗过程什么的,我听了第一感觉是“真会玩”,竟然把两种玩具结合在一起搞出这么个东西。
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提高规则意识
孩子总是打人,抢玩具,或者被打不敢还手,想要跟别人玩不知该如何做,这些都可以通过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找到答案。
还有过马路的规则,医生要遵守什么,消防员的职责等,都能在游戏中了解到。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相关知识
涵涵3岁多时可以从1数到100,现在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人问我怎么教的,其实我真没怎么教。
她自己在玩积木的时候,经常数那个点点,来做加减法。
当然,跟我们一起玩“超市买东西”游戏的时候,我也经常有意识地加入找钱、算账等环节。
在一起搭建积木的时候,我会科普正方体、菱形、圆锥等概念。并顺便掌握这些的英文单词。
也可以用玩偶排队来锻炼数理逻辑,比如男孩女孩男孩女孩,或者男孩男孩女孩女孩,这样的排队方式,让孩子明白ABAB,AABB的排列规律,这些都对以后学习数学有帮助。
另外也可以扮演科学家做一些试验,扮演海底探险者了解海底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绘本也可以用“演”的方式来读
绘本可不是只能由妈妈来念,宝宝来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还能提高孩子语言表达力。
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绘本,就特别适合拿来演。在演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绘本本身的内容,完全可以任想象力驰骋,随意发挥。
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黑猩猩喜欢在同伴的手掌上挠痒痒,还喜欢假装发现好玩的东西,让同伴赶紧来看,特别是他们刚吵完架的时候。
涵涵就经常喜欢跟我玩,她是妈妈,我是宝宝的游戏,以此来告诉我,她内心想要妈妈做什么或者怎样跟她相处的期盼。
现在很多家庭,孩子和父母就像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各自忙着各自的,不产生交集,很多孩子因为不能被关注到,而啃指甲,甚至把指甲啃秃,都是因为父母陪伴质量不高,他们仅仅是在身边陪着孩子,而不是陪伴着。
角色扮演游戏,真的很有必要跟孩子一起玩,在游戏中,孩子一边探索世界,一边掌握在这个世界中需要的各种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内心的焦虑,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
所以,不妨抽出时间陪孩子玩玩这个游戏吧,引导孩子时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它可是比说教和唠叨更有用呢!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