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综艺评,而是看节目有感。
前两天,看到网上流传着晓松老师对女儿Zoe的教育方式——
放养。
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这时候,那些“没用”的东西就变得弥足珍贵。孩子长大不会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
同样的,郑若行也是在“放养”的家庭中长大的。
爸爸是能工巧匠,妈妈是爸爸的一枚迷妹。在谈到女儿和老公时,妈妈会说:「他们两个人做什么,我都觉得好。肯定是对的。」
正是夫妻间的信任和爱护,让郑若行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关注自己,而不是担心爸妈或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她只要做自己就好。
所以,在郑若行对孩子的那封信里,她写道:
我希望你观察大自然里微小的生命,体验到这世界的伟大和动人。希望你能和我父母一样,对世界淡然、乐观和充满好奇。
寥寥数语,是她对孩子的期许。
但是,这段话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愿望,是现在很多人都失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养螃蟹。
现在很多小孩从出生起,就没有在泥塘里抓过螃蟹。我们看过它静止的状态,被蒸红的样子,却极少有人看过它进食、爬行、群聚......(其中,也包括了我自己)
等到长大了,我们有了既定概念,或许会害怕被夹痛而不敢轻易捉住它。
或许是对其不屑一顾,螃蟹有什么好看的,会吃就行。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对自然缺乏好奇心,以及敬畏之心。
正巧和昨天看过的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生存家庭》所展现的那样——
现代文明和大自然冲撞,人类会在仓皇失措中找寻成长和自我价值的还原。
所以对世界永葆好奇心有多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抹杀了孩子天性里的东西。比如:洞察力、好奇心......
当然,就像何老师说的那样,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每个孩子都各自的性格,如何养成还是取决于孩子本身和家长的方式。
作者:懒魔女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