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从无到有的转变是一个人思想、性格在慢慢成熟,这也是我要传达给石头的东西
《爸爸去哪儿》节目播出后,郭涛遭到了一些质疑,有些人会认为郭涛对儿子石头过于严厉了。秉性认真的郭涛也开始思考、回味、成长。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在节目里的表现是真实的,自己的“粗糙”其实也是在培养一个“男子汉”、培养一个“爷们儿”。另一方面,郭涛也在慢慢反思,希望能够修正自己那用心良苦的父爱。正是父亲的力量推着郭涛一步一步卸掉自己的面具。
前一段时间一家人去新加坡,在游乐场里石头特别喜欢挑战性的游戏,各种木乃伊、急流勇进、变形金刚他都想玩。但考虑到安全性,郭涛和妻子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同意。但一颗爱玩的童心怎么会就此安分呢?见石头一直闹着要去玩,郭涛没有再坚持拒绝,他郑重其事地跟石头分析了他的担心,给了石头不能玩的两个原因,让石头自己判断,如果这两个原因石头觉得自己可以应对,就可以去玩。最后父子俩协商的结果是石头去玩了,玩得还特别开心,也没有出现安全问题。“我也在成长。这种转变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在慢慢地成熟,这也是我要传达给石头的东西。”是的,郭涛正在一点一点地转变,作为一位父亲。
父亲这个角色,很多时候让我特别脆弱
都说“父爱如山”,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怀父爱的深沉与无声,但常常没有看到父亲的脆弱,郭涛对此深有感触。比如,之前他觉得自己是刀枪不入的人,坚强到没有让他害怕的事,但有了孩子之后却常常会感怀,甚至是热泪盈眶。“有时候我在戏里头表达情感的时候,我会用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但是真正面对孩子的时候,就比如说之前石头骨折了,正好那天他妈妈在国外,当我自己去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完全蒙掉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到石头受伤的那一瞬间,我心如刀绞,我想如果可以替他痛就好了。”也许这就是父亲的情感、父亲的力量,表面风平浪静,但波涛汹涌的爱早已在内心激荡已久。
如郭涛所说,生命是一场奇怪的旅程,你会突然有一天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在陪伴这个生命成长的同时,会像一个社会学家、思想家、甚至是文学家一样去发现你的生活。“虽然是一次痛苦、心疼的经历,但是因为我跟石头共同度过了那次的难关,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欣慰。现在很多家庭,特别是外出打工、背井离乡的人,虽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入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回报,但孩子每一步的成长,比如第一次爬、第一次站起来的情感,也许就永远的失去和错过了,我觉得每个人是需要这份情感的经历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孩子的每个瞬间,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爬起来,或者是第一次骨折的时候。”也许,于郭涛来说,石头与伊莎贝拉的到来,让他看到的不仅是父与子的情,更是一种关于爱的哲学。
就像他著作的《父亲的力量》一样,他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的困惑、迷茫、挣扎,是一个父亲的学习、改变、成长的过程,或许不止于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参加节目后,小石头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郭涛 参加完节目之后,石头出去去机场什么的,有时候会碰到很多粉丝,还有很多小朋友会想要和他合照、要签名。我就比较尊重他,高兴的时候他愿意去合照那就去,如果不愿意也不去勉强他,不给他造成压力。石头读书的学校外国孩子和老师比较多,很多人担心石头变成小红人后,正常的校园生活会受干扰,其实还好。
参加完节目,您体会到了妻子在家带孩子的辛苦,那现在在家庭分工上,产生了变化么?
郭涛 通过参加《爸爸去哪儿》这个活动,我觉得我老婆挺不容易的,说实话真的不容易,因为她平时除了照顾两个孩子,每天早上7点还要起来送他们上学,回来以后她还有一些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学学外语,或者做做一些工作,马上下午三四点钟又要接孩子,每天如此,很辛苦。这中间家里还有些别的事情,像我父亲最近住院,每天都要去照顾他,确实很辛苦,她在家里承担着这些家庭的义务,确实不容易。怎么说呢,亲人不能说感谢吧,以后会对她更好一点,呵呵。
做两个孩子的爸爸,您有什么经验分享?
郭涛 更多家长不敢要第二个孩子,是怕不能给第二个孩子足够的爱。但我真的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骨肉,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会不会偏爱这个冷落那个,我不会。我现在对两个是一模一样的,只要精力和能力允许,他们两个得到的爱绝对是一样的。就像我之前说到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两个孩子的关系好与坏,家长也不要太心急。孩子小时候是这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打架,中间我自己也在调整摆平,有时候这边多一点,那边少一点,但慢慢的,有些游戏规则他们自己就建立起来了。我不去放大这些东西。如果中间发现了谁欺负谁,谁对谁错了,大部分让他们自己解决,我就当没看见。说实话,孩子之间的事儿,能有多大?在这个时候家长很难说谁对谁错,所以我干脆采取:不干预,不放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