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25岁,事业单位职员):我的糗事集
放点认识的人讲的我做过的糗事和言论的集锦挺好,等30年后翻出来,简直就是我最喜欢的笑话大全。
郭龙(37岁,国企职员):儿子的小凉鞋、第一页字
放我儿子小时候穿过的小凉鞋、小学一年级的第一页写字练习。30年后,让他看看他当年的样子。
“爸爸妈妈:30年后还一起玩!”
婷婷(14岁,初二学生):奖品、爸爸妈妈
我想放通过学习、画画获得的奖品。还有把现在想象中30年后的自己和社会写下来,把现在身边的角落拍下来,30年后可能都变样了。其实我还想把爸爸妈妈装里面,因为30年后我还不算老呢,这样我们还可以一起玩。
朱梁沐(25岁,白领):沉睡状态的人
如果时间胶囊可以放(沉睡状态的)人类的话,我倒有点好奇,希望塞个人进去,观察TA在应对未来的时候,那种突然降临的错乱感。
吴家林(68岁,退休职工):一句预言
我觉得可以放一句话,对30年后的预言。记得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就想过,当时馒头4分钱一个,那将来不得1块钱一个?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馒头还真1块钱一个了,这不就是预言兑现了么。
“手机:30年后还用手持吗?”
陈至立(出版行业从业者):金条、结婚证
我第一反应是放进去能升值的东西。当做一个投资,比如放金条进去。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胶囊,只是很多投资都是活的,中间有风险该撤还得撤。如果说真敢投个30年不动的资,那非黄金莫属了。
第二反应,是放永远都不希望变的东西,比如结婚证。当然,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就是放进去了,该变还得变。
梁欢(歌手,微博红人):手机、给自己的信
手机—30年后手机会是另一种形态,也许是眼镜、手表那样的可穿戴设备,也许是植入皮下的芯片。我想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样子,一部手机就足够了。它里面有我当初的照片、音乐、联系人,甚至还有自己制作的app。
一封写给30年后自己的信—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让未来的自己感慨一下。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