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引领青春潮 给论坛话题更新度点赞
本次上影节,青春风暴刮在9天内的每一个角落里。主竞赛单元之外,传媒大奖单元里,《小时代》和《青春派》两部青春片争相闪耀。产业论坛活动里,“大数据时代”的讨论,主题也十分贴合现下的电影市场发展趋势。
郭敬明的《小时代》,是整个电影节风头最盛的影片,关于主竞赛单元以及奖项的议论,远远少于《小时代》展映后两天,人们关于其票房预期和操作模式的口水。大师班“大导演的新挑战”主题讨论时,才导第一部片子的郭敬明冲着何平为首的前辈们一句“你们老了。”是上影节这股青春浪潮的现成口号。
除了《小时代》,刘杰导演的《青春派》也是青春题材影片,片子讲的高考那些事儿,够接地气,又不乏青春幻想。两片同得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是上影节这青春口号蜕变成青春宣言的妙手双黄蛋。
在此之外,上影节的其它活动环节,也积极透露出与时俱进的青春气息。大师班讲座,“大数据”的主题讨论,紧扣火箭般蹿升的票房增长数字,试图摸清营销数据和票房数字的性感辩证关系,这样的主题有现实意义,讨论不再是空谈,能够指导市场。
即便在影展环节,鉴于现在的3D片普及,上影节还增设了“IMAX 3D展映单元”,不爱业内讨论的普通影迷,完全可以去过视觉瘾。
展映红毯各细节待提高 请保持好的改进坏的
平心而论,相比过去几届,今年的上影节有突破也有传承,整体虽然星光较弱,但上升的趋势依旧能看得出来。比如启用《怪兽大学》当开幕片,影片还未在北美上映,又兼具国际范儿和知名度,完爆去年的《画皮2》没商量。而跟当年的评委会主席丹尼·博伊尔一样,今年的主席汤姆·霍珀也是近几年才拿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新鲜奥斯卡势力,对电影节在国外影响力的传播口碑,效果显然要好过奥利弗·斯通这样的过气老炮。
但在此之外,上影节的一些细节老毛病依旧没能得到根治。比如没有同声传译设备这样的国际电影节标配设备,再比如一直算是上影节最大福利的各类影展的放映,也老是出现声画不同步、画幅比例不对、字幕糟烂等状况。
在这些细节以外,上影节首先应该解决的,或许是竞赛单元参展影片质量提升问题。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上影节依旧无法招揽来国际名片竞赛,一个尴尬的现实问题就是,电影节放映影片必须是全球首映,但名片们纷纷瞄准5月的戛纳或8月的威尼斯,在6月举办的上影节,本就不具备吸引力,还被国际两大电影节前后包夹,这个技术性问题不解决,真的是很伤人脑筋。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