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的睡觉问题已经成了爸爸妈妈的一大心病。因为和爷爷奶奶控在一起,奶奶每天晚上看电视到很晚,所以,爸爸妈妈哄童童睡觉的时候,童童就会嚷着“我找奶奶去”,奶奶一边看电视一边哄童童睡觉。由于受电视声音和画面的吸引,童童一般都不会睡,几乎每天要熬到十二点,才和奶奶一起去睡,有时困了熬不住睡了也有十一点多。
(点评:入睡过晚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宝宝的发育和身高。3~4岁的宝宝不但要保证早睡,而且要保证每天10~12小时的足够睡眠时间。要尽量帮助宝宝从小建立起健康的睡眠习惯。)
妈妈旁敲恻击地跟奶奶说过几次,希望奶奶早点关电视睡觉,哪怕把童童哄睡着再继续看也可以。奶奶拿大牌不听,还说大人要睡觉就让童童也睡,童童不困反而睡不着,这倒成了爸爸妈妈无理取闹了。其实每次奶奶关了电视睡觉,童童都会很快进入梦乡,如果不因的话,以小孩子的秉性又怎么可能马上就睡着呢?妈妈也没办法了。
(点评:从两岁开始,宝宝对满足心理需要的渴望会渐渐超过生理需要的渴望,如为了玩游戏不小便,结果尿了裤子,童童在生理上需要睡觉,但心理上更喜欢和成人在一起,希望和成人的生活节奏保持同样的步骤,所以她可以下意识地抑制睡觉的生理需求。
一般来说,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同时平衡人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不是为了心理需要的满足而牺牲生理需要,也不是为了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扼杀心理需要。如果家中有小宝宝,那么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做出一些兴趣的牺牲和行为的改变。)这件事情终于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妈妈每天都没法熬到很晚,这天也不例外,童童还在玩,妈妈就趴在床上睡着了,由爸爸继续带童童。童童一会儿在爸爸这边,一会儿在奶奶那边窜来窜去。爸爸便去奶奶那边陪童童,奶奶说:“去跟你爸爸睡觉去。”
爸爸把童童抱了过素,关灯、瓶音乐、喝奶,这一切都是为了哄童童睡觉、可是童童折腾了半天最后还是“我找奶奶去”。爸爸终于发怒了:“不行,哪也不许去,都几点了还不睡觉,今天就在这边睡!”童童使出了她的杀手锏一嗷嗷大哭,妈妈也被吵醒了。但是妈妈决定狠下心不把童童送过去,于是童童更厉害,哭得都吐了也不罢休。因为事先爸爸把卧室的门关上了,再加上奶奶那边电视的声音很大,奶奶没听见童童的哭声,不然爸爸不会有机会这样管教童童。
(点评: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常常会形成这样的模式——祖辈更习惯于“带养”,就是照料保证好宝宝的吃,穿、住和安全,对宝宝的心理需求可能不甚了解,也无法很好地满足。而爸爸妈妈通常更注重。教养“——看重宝宝的人格,品质,智力、能力的发展,着力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时,冲突发生了。
尽管爸妈认为自己的教育比较科学,但宝宝只会选择对他迁就的人作为依靠对象。这时如果像童童爸一样态度粗暴,则适得其反。其实爸爸可以温柔地问问童童:“我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很有趣的,你来不来听?“如果宝宝有兴趣,则进一步明确要求:“那你今天要乖乖和妈妈睡觉,好不好?”宝宝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会乐意遵守你制定的规则。
童童把哭作为自己的杀手锏,爸爸妈妈就该反思,是不是平时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了,没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就粗暴压制,结果宝宝和自己都很不开心?)
战争结局以妈妈投降结束。妈妈实在看童童好像没有罢休的意思,只好把童童抱到了奶奶那边。奶奶一看童童哭成那样马上就心疼了。爸爸继续追了过去把积压在心里的怒炎发泄出来,大声地对奶奶说:“您感情退休了想睡到几点就几点,弄得童童也跟着您,谁家孩子这么晚睡觉啊!“奶奶气急败坏地说:”有的是!还管起我来了?“爸爸说:“我管不了你,我管童童。”爸爸气急贱坏地囔了奶奶几嗓子,最后妈妈把童童安置给奶奶,拉着爸爸回屋了。
(点评:尽管爸爸妈妈大多时候秉持同样的立场,但在冲突中,妈妈心疼童童,将宝宝抱给奶奶,实际上是变相支持了童童与爸爸对抗,并削弱了爸爸的权威。这样只能求得暂时的安宁,对童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并无益处,同时还造成奶奶和爸爸之间的冲突。当宝宝的面争执,结果使双方都丧失了权威,会使宝宝产生困惑。)
过了一会儿妈妈再回去看,童童和奶奶都睡着了。其实童童确实是困了,虽然她中午睡了觉,可是小弦子熬到晚上十一点也该睡了。跟奶奶说这些,老人家总是较劲不肯听。以前都是妈妈一个人委婉地和奶奶说,现在爸爸终于发脾气了,奶奶会改变吧可不一定,不过生气是一定的了,一定会给爸爸脸色看。
(点评:与老人沟通困难,是因为生活经历和角色定位造成彼此观念差异。有时,明知祖辈观念老套,但一定要记住:方法比目的更重要,最好能打着关心老人的旗号。童爸童妈可以对奶奶换一种说法,“妈妈,童童皮了一天,您一定累坏了吧,早点睡吧!书上说,太晚睡觉不利于气力恢复。早点睡觉有助于延年益寿呢!”这样委婉的说法会使奶奶意识到自己不太好的睡眠习惯,想改变也有台阶下,也许还会为这份关心而感动,童爸童妈也达到了使童童早点睡觉的目的。如果奶奶的习惯实在难以改变,可以试试这么说:“妈,童童晚上挺磨人的,她明天还要上幼儿园,白天打瞌睡老师会批评,以后就让我带她早点睡觉吧!别把您累坏了!”这样的“体谅”让奶奶无可挑剔。)
这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纵容了童童,气坏了大人。
(点评:三代同堂家庭中,如果两代人之间不能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则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种伤害,没有人能在指责和埋怨中得到能力的增长。反之,如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方式得当,家庭教育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几点建议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参考:
主动担起教养宝宝的责任
你们有教养的义务,祖辈有能力可以帮一点,没有能力也不要指责。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你们先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与祖辈商量,听听他们有没有合理的意见补充。
定期沟通 沟通的形式很多:找一些育儿杂志或上网搜罗一些信息,有意无意给长辈看看;聊聊亲戚邻居家的好的教育方法。沟通时态度要诚恳,不要嘲笑或直接否定老人的观点。
不当着宝宝的面起分歧
学会反思 反思并弥补已有的过失或不足,是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秘诀。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