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弟问的话,这里回答一下
1、如果不考研大一大二期间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不考研,那么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意味着毕业直接去工作了,那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要为这些服务的,所以最基本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然后还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招聘时笔试是考专业知识的,而且好多企业根本就不要挂科的,毕业时会有一个成绩单的,企业招聘人员都要看的,有过补考的都有一个补字
2、都说要多参加活动,比赛,参加后感觉除了认识了几个人外没觉得有什么收获,以后还该不该拿出时间参与呢?
如果参加活动而感觉没有收获,那是自己投入的不够。
3、怎样培养自己的意志和主动性呢,发现我太容易动摇,有些事都是看到别人做了自己才去做。
当事情把我们逼到一定地步,我们会去控制自己去做很多事,这说明我们是具备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的,就是不去使用,如果我们想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那就自己去控制自己。
4、多尝试做一些事情有好处吗?有时对什么都好奇,但又没胆量去做,怕最后没有收获平白的浪费了时间。
怕浪费时间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性,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单单把时间看做一种简单的东西,而把时间看做一种财富,把使用时间做什么事看成一种投资,所以我们很害怕失败,也就是很害怕浪费时间。但其实呢?我们好多时候面对的往往是有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总想选择那条更好的路,事实上没有哪条路更好,每条路都是对的,只需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没有更好只有最好,走过的路最好。
5、我们上大学真的比专科、技校好吗,上大学有用吗,或者说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来为将来找工作做准备。希望学长能解答我的这些疑惑,谢谢!
好多时候我们比较这几个学历的人是不是应该这样比较?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同等能力的人身上去比较这几种学历的?如果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其他能力都差不多,那我相信大部分企业不会在本科还是专科之间纠结的,答案不用我说。
高学历的好处1、敲门砖。我们去招聘会好多好企业不是要求三年工作经验就是硕士学历
学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以后在一个企业的升职空间,以评职称为例
6、大学生是不是该搞对象?
这个问题没有该与不该的一说,关键所在是看你能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以我为例,我叫我对象师傅,因为从2010年认识到现在,她真的是一个时刻在帮助我辅导我提高我的人,从刚上大学的懵懂到现在能站在这里,这一路走来真的很庆幸能有她。她是帮我塑造三观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指出我身上最脆弱地方,告诉我要做独立的自己,不要依赖;她还说了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别再认为自己是孩子了,将来谁又能为你的幼稚买单呢?”
因为她我知道了压力紧迫,我明白了自己要去优秀成长,因为我想娶她,不想让别人把她抢走。我现在做的一切大多都与她或多或少的相关,所以找对象找一个真的能帮助自己的,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但是,如果我们的对象不是这样呢?例子我不想举,我们身边看他人看我们自己,我们会有所感触的。总之搞对象是想着在一起生活五十年过一辈子,慎重选择。
7、关于能力和人脉
我在今年的高中同学聚会上和我同学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都很推崇人脉,我也很推崇,但我想说这两个都很重要,而且个人能力要优先发展。如果你先优秀起来,那么你所接触的人也差不多都是和你一样优秀的,这时你所结交的人脉的质量要好很多。不过个人能力很低,一味的想着去结交人脉,而且还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那么你去结交优秀的人,你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所以定义你的结交人脉应该用其他的词汇,谄媚,讨好,趋炎附势,因为不平等,所以不会好听。
8、关于目标
永远不要问我学长我该如何确立一个目标,因为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帮你确立一个你的目标,我不是你,我做不到对你的全方位百分之百的了解,所以我真的帮你确定不了你的目标。但是我想问各位就真的有哪位心里那么一点儿点目标都没有?我感觉不是,绝大部分人还是有目标的,哪怕多么模糊多么隐晦,在内心最深处还是有目标的,只是没有说出来,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达不到目标,害怕被别人嘲笑,害怕让一些人失望,我们有太多害怕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敢说出目标,渐渐地我们变成了没有目标。
我今天说这些不是让你们把目标讲出来,我对你们有更高的要求,做出来。对,做出来。你想拿八千国奖,谁也别说,去学习,去上自习,到学期末咱再看成绩。
下午去校广播台做了个节目,校园人物面对面,小主播还有有点儿紧张了,是我长得太丑把人家吓着了?问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关于我的大学怎么度过的,为什么会玩游戏,为什么会迷茫,诸如此类吧,一一作了回答。最后说有什么对我的亲爱的同学们说的,我说“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行动的人。”
善于思考,敢于行动其实挺难达到的,我以前总是想得多,还想不好,现在也开始行动了,希望以后自己能做的更好。
链接
1、那些年,我们造成的遗憾
“同学,我大四了”,这就是“悔过励志帖”的开头。大四这一年似乎成了大学生活的分水岭,曾经一起学习生活的同学在这里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也正是站在这道分水岭上,不少大学生回顾过去三年半的大学生活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不少遗憾:没有努力学习、没有多出去旅行、没有减肥成功、没有谈一场恋爱……
一悔:大三才开始看书
“我大三才开始大量看书”,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黄同学从大三就已经开始后悔了,“看书看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越需要看更多的书,也会更遗憾为什么到大三才来看书”。令她后悔的是,大学四年并没有像当初刚踏进大学时所设想的那般潜心钻研学术,“这要看个人对钻研学生的评判标准”,她表示如果单看绩点,她的学术钻研得还不错,但如果是看自身真正学到的东西,那么学术这方面将成为四年大学的一大遗憾。
二悔:逃课在宿舍打游戏
而对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阿强来说,遗憾似乎是从进入这个专业后开始的,“平时没有一帮哥们,有事情也找不到人倾诉,没人了解自己”。阿强所在的专业男女比例过于悬殊,全级仅有4个男生,“感觉很无助”。阿强曾经有段时间很迷恋网络游戏,甚至逃课在宿舍打游戏,“打太多了肯定不好”,他说自己会告诫师弟师妹们,玩游戏要控制。
三悔:写简历时“囊中羞涩”
“之前都会感到后悔,但最集中、感受最强烈的是在做简历的时候”,大四的苏同学告诉记者,当他发现自己在写简历的实践经验、学校活动、技能特长等方面均无从下笔时,大学四年积累的悔恨感在那刻井喷。“真的觉得大学都白过了,在心里会大吼‘你看看你都在干什么’,然后认真地想了一下,结果发现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不少同学与苏同学一样,等到该向人展示大学四年的成果与积累时,才发现两手空空、囊中羞涩,空留一腔悔恨。阿强说,等到要毕业了才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过硬,与人交流也不如意,“如果以前意识到就会有所改观,而不是现在这样”。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