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夏丹: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美丽中国”这个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很诗意、很浪漫的词,但是岩松当这样的词会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里头,你认为它的背后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含义?
白岩松:
其实“美丽中国”这个词还不是最先打动我的,最先打动我的是当时在开幕式总书记做报告的时候,突然心头一动,“生态文明”居然单独成了一部分,在12部分里头有单独这样一部分,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我觉得从党代会的报告来说,我早就说过了一字寸金,但是能把“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可见现在对它的重视程度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我当时又感觉到很正常,中国人讲究的是尊老爱幼嘛,“美丽中国”就是尊老爱幼的体现,为什么呢?你得把老祖宗和岁月留给我们美丽的自然环境,能保有下去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这不就是尊老和爱幼吗?如果经济快速发展了,我们给孩子讲的时候说,过去天是蓝的,过去水是直接能喝的,河水,但是现在都不行了,我们怎么去面对未来的孩子呢?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另外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一直把经济、把GDP当成很重要的目标,现在变了,我们要“幸福中国”、要“美丽中国”,这些词汇都不是哪个经济数据能够衡量的。想想也是,如果我们都吃饱了、穿暖了,但是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看不到清澈的水,我们的健康都因此受到了影响,那么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所以我觉得“十八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单独一部分,并且提出美丽的中国会对未来的中国产生特别积极的影响,这一点应该是被记住的关键词。
欧阳夏丹:
对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章来加以阐述,这是把它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然后不仅仅是要建成小康中国,我们要建成美丽中国,这是两个翅膀,两翼齐飞。在这次的“十八大”之前,很多地方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跟地方的政绩挂钩,已经挂起来了,我想这也势必给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带来一些影响和压力。有一个数据是来自环保部的,说到了近年来中国因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的事件,年均增速大概是达到了30%,不可忽视的一个数字,如何去避免,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天环境保护部的周生贤部长也回答了记者这样的回答。来听听看他是怎么回答的?
周生贤 环境保护部部长:
中国社会如此之大,想找一两个典型说明某种问题那容易得很,可以说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它选择到手,所以你说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上来分析,应该说这两个方面都是存在的,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大体上是这么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未批先建。第二种情况环评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三也有所在地的政府的执政能力问题,第四关于重大项目进行社会风险评估的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健全,所以工作不到位造成上面的情况。
欧阳夏丹:
岩松会怎么来看周部长刚才总结的这几点。
白岩松:
其实周部长回应的问题是从厦门到大连的PX项目,包括什邡环境事件等等,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几年的确越出越多,那我觉得这其实已经给执政者一个重要的这种提醒,老百姓在环境这方面的意识已经比我们想象得更快的速度在提升,因此这次党代会上把“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部分,我觉得不仅仅是描画一个未来的前景,它也会是去追求“美丽中国”的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对于各级官员来说,它也是一个约束,是一个硬指标,恐怕将来重视程度要像重视经济、重视文化、社会等等这方面同等的重视程度去重视它,我觉得这样才能把美丽更多地给中国带来。
欧阳夏丹:
另外,岩松,在这次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章节当中还有一个词,大家非常地感觉到新鲜和关注叫做“建设海洋强国”,我身边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提法是不是针对近来的一些像黄岩岛争议”钓鱼岛争议,你怎么看这样的一种解读?
白岩松:
我觉得这个把事说小了,想想看一个党的报告从酝酿到写作整个的过程会持续将近一年的时间,日本所谓国有化的购岛才是9月的事情,哪怕是黄岩岛也是今年的4月份的情况,所以不要把它理解小了,要是我来去看待,更多的是经过了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想想看我们的改革开放打开大门面对的就是海洋,这需要我们这么多年的农耕文明,我们说天地人和,一说地就是土也,我们这一代人都记住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960万平方公里。都没有把海洋算在其中,但是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我们的海洋意识慢慢地提升,越来越了解中国是包括蓝色国土在内才会是一个完整中国的概念,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意识的一种巨大的转变,将来在提中国的时候,就不要再提960万平方公里的概念,它会变得更大,所以这次非常高兴地是在生态文明这一块把海洋强国的建设也提了出来,这说明中国人的意识尤其面对海洋的这种开阔的胸怀和开放的这种胸襟已经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欧阳夏丹:
我想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刻,海洋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其实看到很多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是绕过海洋这一块的,海上强,则中国强,而最终我们要建设成一个美丽的中国,任务依然相当地艰巨,这需要我们有耐心,也要有决心共同努力。
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这一张面孔是一位农民工代表,他是第一次来参加党代会,第一次穿西装、打领带,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一起来认识他。
(面孔:“以诗抒怀”的巨晓林)
巨晓林 “十八大”代表:
名字叫《找到新期盼》。“找到了,找到了,我心中……”
解说:
11月10日,北京代表团小组会上这个刚一张口就有些哽咽的农民工代表收获了现场的掌声,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第一次穿西装、打领带,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发言,短短几天,巨晓林经历了人生中多个第一次。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