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生活> 焦点关注> 少年跳水救人溺亡 父亲12年只为给孩子讨一纸证明

少年跳水救人溺亡 父亲12年只为给孩子讨一纸证明

2012年08月15日 12:00 阅读次数:410
在江苏省句容市古村,江伟华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每当江志根在路上遇到熟人,总会被问起:“‘见义勇为’办下来了吗?”江志根的儿子12岁为了救人你谁身亡,12年来父亲坚持为孩子讨要一纸见义勇为证明。

  2011年末,在他的努力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郭玉英的帮助下,江伟华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一份文件上。一场由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派员参加的会议讨论认定:“江伟华在他人遭遇危险时能有勇敢救助的行为……应予褒奖。”江志根得到了一纸文件、5万元困难补助和“最高标准”的10万元抚恤金。可他依旧不满意,“奖状呢?!”

  他要继续找下去。

  今年5月,民政部发布最新政策,将见义勇为抚恤金标准大幅提升。很快便有人质疑,江志根的坚持是为了钱。“他们曾说给我20万,让我别找了”,江志根表示,“这根本不是钱的事”。他只想把“困难补助”的名称改成“奖金”,再补发一个“见义勇为”的荣誉证书就好。

  然而,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郭建新秘书长表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精神,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所以,也就不可能对江伟华的行为进行鼓励和宣传。

  倔强的父亲依然在路上。当被问及老了怎么办时,57岁的江志根表现出少有的茫然:“烂泥萝卜,扒一截,吃一截吧。”

  穿过一段密不透风的树林,一座不足半米高的坟包在草丛中显现出来,没有墓碑,没有名字,没有鲜花,江伟华就长眠于此。新鲜的翠竹在雨后冒出来,布满这一小块墓地。

  那是2000年5月7日午后3点多钟,江伟华刚和小伙伴从一处较浅的水凼,洗净身上的泥巴往回走。就在这时,呼救声传来。他们随即看到,有认识的同学落入较深的水凼。

  “我去救吴德飞!”

  这是江伟华生前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大喊一声,一跃入水,把小伙伴推向岸边,自己顺势滑向了水凼中心。他扑腾着下沉,“还在水中翻泡,看得见头发”。

  3个窑厂工人很快被孩子们叫到水边。但伸脚试探后,他们表示“水太深、水太冷”,无法施救。

  当江伟华被村民从3米深的水底打捞上来时,许多人都看到,他连衣服也未曾脱去。

  还差一天,他就满12岁了。母亲早就想好了,这是孩子本命年,大碗白面里要窝两个荷包蛋,再炒上几个肉菜。

1 2 3 4 5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