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教育部发文规定,3年内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停招择校生这一新规定,学校和家长的态度和反应究竟如何?
广州普高择校生比例下降
国家教育部治理办日前下发《关于2012年上半年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其中指出从2012年秋季开学开始,每所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下同)的20%;3年内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即将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的20%。其实,教育部在今年年初就已下发文件,要求各地逐年降低择校生的比例。至于三年内取消择校生,这位负责人说,广东将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加以执行。
根据今年广州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今年广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已经下降,高中阶段省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比例上限从往年25%下降到20%,与市一级学校一样,而区、县级市一级学校招收择校生的上限则为15%。
外地生入公办高中无门?
广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收实行“三限”方案已有多年,而且高中“择校”是非广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普通高中的唯一渠道。据广州市招考办提供的数据,今年广州中考11.8万考生中,非广州户籍的考生23664人,比去年增加1662人;而择校招生计划7275人,比去年减少112人。公办择校(含自筹经费班)共录取6709人,其中非广州户籍考生5526人,占择校录取人数的82%。而广州户籍考生有16270人填报了择校志愿,比去年减少4095人。可以看出,大部分普通公办高中“择校”学位其实被外来人口“消化”,而且择校学位数与非户籍人口数量有一定差距。
“现在异地高考都说快要放开了,为什么读高中就不能?”家长刘先生来自湖北,已经在广州定居10多年,他也希望儿子以后能考上如华附、省实水平的学校,“我孩子小学、初中都打算在这里读,取消择校生,我们孩子就只能回去读书吗?”他希望,即使真要取消高中择校生,教育部门能为外地生“打开另一扇窗”,探索其他入读公办高中的方法。
家长:
有人叫好有人不解
高中取消择校生,学生家长反应不一,有叫好的,也有表示不理解的。“我觉得取消择校生很好,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凭成绩上学,很公平。”青岛26中学生家长丁先生表示,允许高中招收一定比例的择校生势必存在拼人情、拼关系的情况,取消择校生是公平的体现。不过也有家长表示,一般高中学校划定的择校线比实际录取线低两三分,这个分数区间的学生缴纳一定数额择校费就可以被录取,如果取消择校生,这些学生就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挺可惜的。
不过记者了解到,取消择校生后,在各高中学校招收规模和班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计划内招生计划势必增加。
学校:取消择校费是必然
与家长的反应不一不同,岛城几所高中的校长均对取消择校生一致叫好。一所热点高中校长告诉记者,取消择校生后,一些不够学校录取线的学生就被挡在了门外,生源质量会得到提高。据介绍,说到底择校生是一种时代产物,在各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教育部允许各地招收一定比例择校生,用于补充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择校费全部收缴到全市统一账户,只允许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使用,在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的情况,择校生退出历史舞台是一种必然。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