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生活> 焦点关注> 广州球迷收集上千件球衣 立志建立球迷博物馆(图)

广州球迷收集上千件球衣 立志建立球迷博物馆(图)

2012年06月07日 17:57 阅读次数:271
广州一球迷,在收看球赛的过程中还坚持做了一件事——收藏球衣。如今,他已经收集了上千件球衣了,他立志要为广大球迷朋友建立一座球衣博物馆。

广州球友收集球衣上千件 立志建球迷博物馆

  虽说这边厢是欧洲杯如火如荼,但另一边还有很多国内的死忠球迷将主要精力放在本地赛场,对于他们来讲,看得见摸得着的球赛更加有血有肉。文信就是当中坚定的一员,他在看球的过程中还会做很多球迷都做过的事———收藏球衣,且多年一直坚持下来,成为远近闻名的藏友。

  玩物语录

  ●我收藏球衣不会考虑它将在市场升值多少倍,而是看它会在我心中升值多少倍。

  ●我希望未来能建一个球迷博物馆。

  ●球衣永远都收不完,有固然好,没有也不强求,单从数量上论英雄岂不成了球衣管理员?

  文信,本名唐言博,广州球迷圈子中颇有名气的球衣收藏者,主要藏品过千件,自称“件件有故事”。主职营销工作,兼职网络媒体的体育记者,跟众多球星保持互动联系。二十多年来亲历无数球赛,跟随中国足球的跌宕起伏,足球早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球衣收藏则是其“波友”之路的最佳见证。

  收藏有“目的”

  如果有条件的话,文信还是坚定亲赴现场看球的原则,再高清的电视转播和现场万人同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有了3D球赛转播,效果还是不一样。”。他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亲临现场看球,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广州看吴群立代表广东万宝路队迎战巴西桑托斯队的友谊赛,当时什么也不懂,但看到广东队以2:1获胜,便着魔地喜欢上这项运动。之后没多久,他开始收集一些球星卡、球票。但球衣的收藏还在几年之后,他看电视转播意甲最后一轮的决赛,罗马队夺冠,球迷疯狂的冲入场内扒球员的衣服,当时他想,如果能将球员穿过的球衣收藏起来,意义比收藏球星卡和球票要大得多,因为除了球员之外,它们都是那一场赛事的亲身经历者。

  文信就这样开始了颇有“目的性”的球衣收藏生涯,他往球场跑的频率更高了,而且因为他要收藏的是“落场版”的球衣,注定他得加强跟运动员的交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跟他们交朋友”。于是,文信不再仅仅满足于到现场看球赛,他连球队的练习场地也跑得很勤,趁着球员休息的空当就主动上前交流,一来二去的,慢慢就交了不少球员朋友。多年的发展下来,扎根在广东的球员,他都几乎认识了大半。所以,我们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文信收藏的一千多件球衣中,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比赛的落场版,其中以中超(微博)、中甲、中国职业联赛的为主,广东省的比赛服最为齐全。除了见证自己的追“球”生涯,文信还笑说:“这些球衣也见证着本土球队的成长发展。”近年广州恒大(微博)队发展迅猛,球迷数量大增,不少新晋的收藏者为了了解更多历史,纷纷向文信取经。

  件件有段古

  近几年大家收藏球衣的观念强了,问球员索取衣服的人越来越多,想拿到一件落场版难度就更大了。跟运动员做朋友是最直接的方法,或者托熟悉球队的人提前打招呼将球衣拿到手,但也得抓住机会。譬如说今年年初的超霸杯,广州恒大对阵天津泰达(微博),两个冠军队的交战中恒大获胜。文信在赛后还得到了如今有“中国拉莫斯”之称的张琳芃(微博)的战衣。这一件也是名副其实的落场版,比赛结束时张琳芃直接脱下来交给文信,当时上面的汗水都还没干。如果自己不是紧盯着,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但文信也有一颗平常心,他知道,球员比赛服一共就那么几件,自己得不到属于正常,一旦得到就会格外珍惜。经过多年的调节,他的心态平稳了不少,以前如果错失一件,还会有三天甚至更久的“失落期”,而如今收藏观念成熟,也不会再急切的想要丰富自己的藏品。“球衣永远都收不完,有固然好,没有也不强求,单从数量上论英雄岂不成了球衣管理员?”他如今更热衷的是,希望接下来收藏的每一件球衣都要有“故事”,自己日后再将这些藏品拿出来的时候,就好像在读一本自己年少追“球”生涯的纪念册。

  玩家秘史

  球衣分为三类,一是球迷版,国外在专卖店中都有出售,外观与球员所穿有差别,衣料、标志等也不同,这类球衣是很多球迷的入门收藏途径所在。二是球员版,也能在店铺买到,但价格比球迷版要高出几倍,材质基本与球员穿的一样,但有小细节不同,外行一般看不出来,如果推出一些特别版时也颇有收藏价值。第三种称为落场版,就是球队发给球员的比赛服,最直接的来源就是球员比赛后脱下来扔向看台的那一件,也有球员自己赠送的行为,这种球衣是最稀有的一类,文信收藏的球衣也以这种版本为主。

  谈心不谈金

  很多人收藏是为了等升值,譬如一件著名球星穿过或者亲笔签名的球衣,拿到市场上拍卖,能得到颇为不错的升值回报,但文信婉拒这样的“功利”行为。他直言 自己收藏的球衣从市场价格上来讲可能不是很高,毕竟都是以本土球队为主,又不是欧洲那些超级豪门或者球星的球衣,虽然某些极具纪念价值的球衣也有价有市, 但他却拒绝出售,反而是圈子内一些朋友的交换藏品行为还能接受。收藏球衣在他看来更加是一个“谈心不谈金”的事,就算他如今的藏品太多,已经将女儿房间的储物柜完全霸占,但家人也还是默默支持。

  文信说自己一直在等机会,等国内的足球气氛更加好,球员发挥越来越好,球迷的数量越来越多之时,就可以迎来自己实现终极理想的时候———建立一个属于中国属于足球也属于球迷的博物馆。那时候他就要将自己的所有藏品呈现在大家眼前,也许它们数量太多,完全铺开之后会占据两个篮球场的位置,但文信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排列出让球迷们喜欢的展览形式。去年,他曾受邀参与一个在本地会馆举办的足球藏品的展出,当时他拿了小部分球衣去参展,在现场看到参观者们的笑容,文信就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转载自:羊城晚报)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