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
厌食是指小朋友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或是食量减少,甚至是讨厌进食的一种脾胃病症,是目前小朋友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见于1?6岁儿童。对于小儿厌食症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食欲减退,厌食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食量明显减少。
2.排除其它疾病如慢性
腹泻、肝炎、
肾炎等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低下。
3.与积滞、夏天气候炎热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症状加以区别。
小儿厌食 体质分3型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影响水?b的受纳和运化,而造成厌食。常见的小儿厌食可分为三种类型:
1.
脸色暗淡、身体瘦弱型
这种孩子通常脸色较无光彩、形体偏瘦,舌苔白,不爱吃东西或食而无味,如果多食后有会
恶心、
呕吐、脘腹作胀的情形。治法以调脾助运为目标。可使用麦芽、神曲、
山楂、砂仁等中药开胃健脾,再配合枳实、
陈皮等帮助理气健脾,若有
胀气的情形增加莱菔子、木香、香附、厚朴消除胀气。
2.口干多饮、
皮肤干燥型
这类孩子通常口干、喝水多,但
不爱吃饭,舌苔多见光红,舌质偏红,皮肤干燥、缺乏润泽,
大便多干结。治法以
养胃育阴为目标,可用白芍、乌梅、沙参、玉竹、天花粉、
山药等,取酸甘化阴之法,清而不滋,养胃生津。
3.精神差、易腹泻型
这类孩子通常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形体瘦弱,除厌食、拒食外,若进食稍多或进较难消化食物,则大便挟有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质淡,舌苔薄白。治法以健脾益气为目标,常以参苓白?X散来加减。
减少零食 增进胃口
吃饭时应避免看
电视,改听柔和轻松的音乐以增加用餐的情绪,并避免吃过多的零食。小朋友若在用餐以外的时间吃过多零食或偏食,只喜欢快餐、冰淇淋、可乐等食物,暴饮暴食,增加肠胃的负担,正餐就会吃不下,也容易损伤脾胃。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都可以帮助增进小食欲。
首先,菜色尽量多样化。尽量让菜色有不同的变化,训练孩子习惯各种不同的菜肴口感、味道,顺便教导相关知识。如此既不会让孩子饿着,又有助于开展食欲。
话说回来,如果不方便准备多样菜,或孩子连一样都不吃,那么可以考虑适度让孩子挨饿一下。挨饿让孩子身体不舒服,适时教导孩子不吃东西或挑食的坏处。也可以在孩子吃完饭后量
身高、体重,让孩子产生成就感,进一步享受用餐的快乐。
严格控制零食,只吃正餐。养成定期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