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小郑利用暑假到医院接受了斜视矫正手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7月份的斜视手术量是前6个月总量的3倍,其中像小郑这样利用暑假到 医院做斜视手术的学生患者明显增加。 斜视,是怎样发生的? 人的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运动,正常情况下通过眼外肌的协同运动,人的双眼能够同时注视单一目标,并最终在大脑视中枢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象。斜视,是因为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引起双眼视轴分离导致的疾病,简单说就是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最主要的危害是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比如小郑看东西就有明显的重影。按偏斜方向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明显的斜视直接影响人的容貌。 发现斜视应尽早治疗 与很多疾病一样,斜视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通常,隐性斜视可以通过光学矫正(即佩戴眼镜)来解
婴儿肝炎综合症可由很多病因引起,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单纯庖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也可为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及各种细菌。此病多见于新生儿及1岁内婴儿,可以在新生儿期发病而延续至婴儿。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黄疸,起于新生儿期1~3周或生理性黄疸不退或退后复现,并逐渐明显,皮肤与巩膜(白眼珠)由黄色变成黄绿色;肝脾肿大;尿深黄,大便或白或黄;腹泻、营养不良等。 本病可因凝血机制障碍导致出血(如颅内出血)而致死。本病与先天性胆道闭锁很难鉴别,它们的主要区别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其黄疸、肝脾肿大可能更明显,大便常为白色,此外也可根据黄疸的程度与测定胆红素数值的波动情况及同位素肝胆造影、B超等方法确定诊断。 在治疗方面,本病通过积极治疗后,60%~70%的患者可康复,发展为肝硬化及死
孩子耳朵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意味着他患了化脓性中耳炎。这是因为婴儿的耳咽管(从咽部通向中耳的一条管道)较短,宽而直,呈水平位,故咽部细菌容易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另外,由于婴儿抵抗力低,全身感染后亦可并发中耳炎。 常见原因: (1)孩子吃奶时平卧呛咳。 (2)溢乳或吐奶后乳汁流入耳内;洗澡水、眼泪进入耳内。 (3)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 (4)家长用硬物给孩子挖耳朵,损伤鼓膜。 临床表现:因小婴儿不会说话,有时容易延误诊断或在耳道流脓时才发现病症。 患病早期疼痛剧烈,常有哭闹、烦躁、拒绝吃奶、用手抓耳或打头等表现,一般还伴有高热、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家长可轻摇孩子耳廓,如孩子哭闹加剧或用手自卫,则有患本病的可能。鼓膜穿孔后,耳道内流出脓液
又快到秋天了。咳嗽、发热、腹泻都是秋天儿科最常见的症状。其中,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经常的表现,而同时,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也会导致咳嗽。 咳嗽,也是最容易伪装的,耍小聪明的孩子常借此装病不去上学。聪明的妈妈,你都能分辨出来吗? 第一部分 听音辨咳—咳嗽常见的原因和表现 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各有特点。有些可以就地处理,有些需要就诊,请医生治疗。 第二部分 就诊与护理诊室里的故事 医生首先详细询问与咳嗽有关的情况,最好由熟悉情况的家长回答。有些患儿家长觉得介绍病情越详细越好,可是医生诊病有重点,不一定需要细碎的内容。询问病情之后,医生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用听诊器听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呼吸音。根据需要再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比如胸部X光片、血常规、呼吸功能测试等。 小链接:百白
新生儿眼睛发红,多是由细菌(如葡萄球菌或大肠肝菌等)及病毒(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眼结膜炎。 轻度眼睛发红仅两眼结膜充血,眼睑肿胀不明显,眼屎也较少。此时可用0.25%氯霉素或0.5%卡那霉素眼药水滴眼,每隔1~2小时滴1次,经1~4天即可痊愈。少数症状较重者,起病急,出生后3天内眼睑有明显红肿,眼屎也多。因此,除滴上述眼药水外,可同时滴1:2500青霉素溶液(滴前要先作青霉素皮肤过敏反应试验),每隔半小时或1小时滴1次,还需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天10~20万单位,经3~5天才能痊愈,部分患儿两眼红肿虽然不太严重,但迁延不愈,多呈慢性,用上述眼药水也不大奏效,可能是病毒性(巨细胞病毒)结膜炎,需用0.1%疱疹净或0.25%氯霉素眼药水滴治。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各型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好发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以冬春季多见,在南方则多发于夏秋季节。可呈散发或流行。小儿可因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易患本病外,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等也使肺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更趋严重。 【病因】 病原体多为细菌和病毒。细菌以肺炎双球菌最为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B型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和副大肠杆菌亦较常见。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多见。本病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即所谓"混合性感染"。 【病理】 主要以肺泡炎症为主,支气管壁与肺泡间质炎性病变较轻。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水肿,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纤维素渗出液及细菌。炎症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邻近组织蔓延,呈小片状的灶性炎症,小病灶可互相融合
孩子出生后一睁眼,有些细心的父母就会发现,宝宝并不是在“深情”地望着他们,而是有些对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赵利安医生指出,其实新生儿出现“对眼”的几率很高,但大多不属于器质性病变,而是发育问题。因为新生儿的双眼互动功能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双眼分开单独看东西的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因而容易出现内斜视,也就是对眼。要达到成人的视力水平,需要后天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并在5岁时逐渐建立起精确的成像功能。在这期间,对眼大多会慢慢消失。 若宝宝对眼非常严重,在幼儿时期出现明显的斜视情况;或宝宝一只眼睛视物正常,另一只眼睛对眼,这些都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另外,在婴儿时期,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床侧挂串音乐铃,以吸引宝宝的目光,这样做会影响宝宝视力发育。应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2.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的,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4.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
当宝宝突然丧失意识、两眼上吊、四肢不停抽筋、脸色发紫......这些会让父母及照顾者吓坏了!如果此时触摸宝宝的身体感觉有发烧,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抽搐,又称"热痉挛"。为什么会这样?是癫痫吗?严重吗?发生当时及后续该如何处理?相信这是许多父母都想知道的。 典型症状 热痉挛发作的一般情况是:父母发现原来好好的宝宝,突然地意识全无、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两眼上吊、肢体肌肉僵硬地不停抖动、脸色发紫、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这就是抽搐(又谓痉挛)的表现。然后再摸摸宝宝的身体或额头,才知道原来宝宝发烧了! 热痉挛发作的时间,短则数十秒,长则二三十分钟。发作过后,宝宝会因太累而熟睡一阵子(约半小时至数小时),然后会再醒来,此时意识状况及活动力都应回复正常。 常发人群 幼儿因发烧而
日前,研究人员经临床研究首次揭示,儿童血铅含量高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发病机制之一。他们通过对抽动症患儿中血铅超标者进行驱铅治疗,使他们的抽动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该研究为不同发病率约15%的儿童抽动症找到了治疗方向。 15%儿童存在抽动症状 据了解,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慢性病,是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大多起病于4至12岁,病因尚不清楚,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可能是发病诱因。近年各地儿童抽动症患者逐年增加,约有15%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抽动症状,出现频繁挤眼、皱眉、皱鼻子、耸肩、摇头、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等症状,少数孩子甚至控制不住骂人说脏话。该病可引起儿童学习困难,个性发展受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 专家介绍,目前各地对造成该病
宝宝啼哭不止,是最令年轻父母头疼的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主任顾明达教授说,“哭,是宝宝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方式,他们有时会哇哇大哭,有时声音尖厉,还有时侯干打雷不下雨。学会猜测孩子为什么哭闹,应该是每位年轻父母的必修课。” 宝宝哭泣所代表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大约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病理原因三种。 生理需求的哭,往往是饥饿造成的,哭声洪亮,音调较高,同时头部左右转动,吃奶后会立即安静下来。除此之外,生理需求的哭还可能是尿布湿了、衣物过紧,以及过冷或过热等,这时他们的哭声比较柔和,嗓门较低,父母仔细观察及时矫正后,哭闹就会随之停止。 心理需求的哭是宝宝寻求成人安慰的一种办法。哭声较小,而且孩子往往会盯着大人哭,有时“干打雷,不下雨”,大一点的也会伸出双手要大人抱抱。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诊断要件包括: (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 (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 (三)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 (四)两侧性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 (五)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口腔咽喉黏膜充血,嘴唇红肿干裂甚至流血。 (六)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直径多超过1。5公分。 根据1993年美国心脏学会所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
孩子离开母体后的3~4天,出现皮肤、面部、眼白发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生理性黄疸,一般在一周内能不治而退尽。值得警惕的是满月后黄疸迟迟不退又有哭声嘶哑,奶头吮不紧,含在嘴里打滑的现象。孩子不会笑,呆头呆脑,肚子胀却又不大便,厚嘴唇,皮肤粗且又湿凉,额头出现“电车路”,2个月后仍不会抬头。若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中的任何2~3点,都应速去医院检查,很可能是患了婴儿期克汀病。 克汀病在出生后3个月内及时治疗,恢复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孩子的智力有可能恢复正常。这样可避免出现五迟——发育延迟、站立迟、走路迟、出齿迟及说话迟。 此病世界各地均有散发,新生儿中约4000~6000人中有一例。目前世界各国均采取普查筛选方法,即对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足跟采一滴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素,以期及早发现克汀病。
小宝贝饮食不当,得了口腔溃疡,吃饭吃不好,不停地掉口水,最让妈妈们心疼的是,宝贝老是泪眼汪汪,怎么办呢?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将少许白糖涂於溃疡面,每天2—3次。 2.用棉棒蘸取少许冰硼散,涂在患处,虽然感觉有点苦,但坚持2—3天后,创口即可愈合。 3.将大蒜表皮撕掉,取包裹蒜瓣的透明薄膜,敷在口腔溃疡处。 4.含服华素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 5. 清洁口腔后,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於溃疡面上,暂不饮食。15分钟左右后,可咽下蜂蜜,再继续涂拭,一天可重复涂拭数遍。 6. 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7. 多吃西红柿。 专家点评:天干物燥,口腔溃疡多由胃火上延导致。白糖涂在溃疡面,能够形成渗透压,使里面的多余液体分泌出来
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婴幼儿鞘膜积液多能在发育过程中自行吸收,所以除非积液巨大一般不用治疗。这位女士的孩子只有两个月大,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一般来讲,1岁甚至两岁的儿童出现鞘膜积液都有可能自行消退。 婴幼儿的鞘膜积液是先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淋巴系统功能的健全,大都可以自行吸收,不用急于治疗,先动态观察,定期复诊。 鞘膜积液是怎么形成的? 新生儿因为鞘状突未闭,形成一个细小管道与腹膜腔相通,腹腔液体通过细小管道流出便形成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和疝气有别 有时候小儿疝气的表现特征也和小儿鞘膜积液很相似,孩子的腹股沟,特别是阴囊出现肿大,但睾丸鞘膜积液和疝气是两种不同的病。小儿疝气是肠管通过疝孔进入阴囊引起的疾病,在阴囊基部上方有肿物突出,按之柔软而有弹性,在孩子剧烈哭闹、便秘、长期咳嗽或站立活动时,肿物增大,阴囊坠胀,平卧
春花烂漫的三月又进入流感高发期,许多广州妈妈对去年此时儿童医院人头涌涌的景象还记忆犹新。虽然目前广州没有出现流感疫情,不过,防范意识不可无。我们特推出此“攻略”,以助宝宝抵御流感侵袭。 预防篇 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对宝宝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但流感疫苗不在我国计划免疫范围内,是否接种需由父母决定,可自行带宝宝去附近的社区卫生中心接种。 不过,许多妈妈在接种疫苗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的妈妈认为,宝宝一旦接种了流感疫苗就可以完全避免感冒,这种观点其实不正确。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感冒的发生。 另一些妈妈则会认为,宝宝去年要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就不用接种了。事实上,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对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
顺利生产,健康养育,是每个父母内心所期望的。但有的时候,却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胎粪吸入综合症对于新生儿来说就是其中的一个状况。 浅识胎粪吸入综合症 胎粪吸入综合症是指胎儿在子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发生气道阻塞、肺内炎症以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的症状,多见于足月儿和妊娠期过长的婴儿。据统计,胎粪吸入综合症发病率占新生儿的1.2%—2.2%。 吸入的胎粪会部分,甚至全部阻塞宝宝的呼吸道。虽然婴儿吸气的时候,空气也能穿过粘满胎粪的气道,但是当呼气的时候,却无法冲破胎粪的“阻挠”,导致呼吸困难。胎
血尿是一种儿童很容易出现的症状,常提示有泌尿系统疾病。湖北省中医院儿科刘小鹰教授介绍,各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常是小儿血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因素。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小儿血尿的首选治疗方法。 家长应特别注意患儿的衣着、起居,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注意房间空气流通。在冬天流感期间,可给予患儿中药二花30克,芦根30克,薄荷10克,生草6克泡水当茶饮,要以预防为先。 此外,患儿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忌吃辛、辣、油腻食品,宜清淡,不宜过咸,易致过敏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如虾、蟹等。
胃病并非成人专利,儿童胃镜检查发现各类胃病的比率高达80%~90% 日前,12岁的男孩兵兵在学校上卫生间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广州市儿童医院急诊。从外表看来,兵兵个子高、身体壮,用妈妈的话说“一顿可以吃下一只鸡,平时也没啥病”。然而,经过胃镜检查,诊断的结果却让兵兵的妈妈大跌眼镜——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孩子之前从没说过自己胃痛或肚子痛呀!怎么会是胃病?” 其实,兵兵这样的病例在儿童医院并非个案,在该院每年开出的2700多张胃镜检查单中,近90%都会发现问题。专家指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最高,可见胃病绝非成年人专利,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学龄前儿童 如有下列临床症状需要作胃镜检查:
4岁的晓晓最近养成了爱抠鼻孔的习惯,到医院一查,发现一块小橡皮嵌在他的鼻子深处。 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苏立众博士检查发现,晓晓右侧鼻孔深处嵌着一块黄豆大小的橡皮,鼻子散发着一股异味,估计是孩子在玩耍时将橡皮塞进鼻孔的。根据家人提供的情况,医生分析橡皮留在鼻孔至少有一个多月了。 苏立众博士说,最近已接诊10多个鼻孔有异物的孩子,大都为学龄前幼儿。异物有绿豆、橡皮、小珠子等,小小的鼻孔简直成了“百宝箱”。他提醒家长,当孩子无由来抠鼻孔、喊鼻子痒或者鼻子有异味时应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宋黎胜)
传染病
初生疾病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皮肤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
呼吸系统
初生疾病
传染病
体检免役
消化系统
皮肤五官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