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科学喂养知识的不断宣传,坚持母乳喂养已不是最为苦恼的问题,但在孩子吃多吃少、怎么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今天就和大家说道说道。
误区一:喂养过量
过度喂养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孩子的生长良好,家长常常希望明确看到孩子吃了多少量,并以为吃得越多越好。
科学解析
中华医学会儿童保健组对于不同年龄段食物摄入量有一定的推荐:
但这个推荐量是面向人群的建议摄入量,具体到每个人,实际生活中有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孩子,每天、每周也可能会有变化,在快速生长期、疾病恢复期吃的会明显增多。
因此,定期而准确的体格生长评价、生长检测是判断宝宝摄入量是否合适的最简单且最佳的方法。
误区二:喂养过早
宝宝刚出生时母乳的分泌量还不太多,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加入奶粉;有的家长在3~4月婴儿生长速度减缓、哺乳次数开始减少时,认为这种现象是母乳不足或是母乳营养不足,基于这猜测开始给孩子添加奶粉或者其他事物;有的家长认为蔬菜水、果汁可以给宝宝提供维生素,且这些汁水不是固体食物,应该不是辅食,吃一点也无所谓。
科学解析
母乳是最佳食物,可以满足6月龄内宝宝全部液体、能力的需要,只有母乳量不足以保证宝宝生长才应该考虑配方奶的补充。乳汁的分泌在新生儿娩出后需要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吮吸是其中最主要条件刺激,因此,产后勤吮吸、勤哺乳刺激母乳分泌,避免引入奶粉是可行的。约3~4月龄时生长速度较前开始减缓,同时随着胃容量的增加,每次吮吸量也有所增加,所需要的哺乳次数就相应减少,这是正常的生长变化,并不意味着母乳量不足或者是营养不足,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大小便正常、生长曲线平稳,应该就可以放心,坚持母乳喂养。
误区三:喂养过频
宝宝出生后“按需喂养”已经深入人心,但何为“需要”、哪些行为是喂哺的需要,家长的认知各不相同。宝宝所有的哭闹被当作“需要”,通过喂奶来满足是很常见的,7月龄后一天喂奶10次以上,满了周岁还在吃夜奶的也屡见不鲜。过多的喂养次数,宝宝体验不到饥饿感,喂养时就无法对食物保持兴趣,反而造成每次进食量过少。
科学解析
按需喂养是指按照婴儿的饥饿需要及时哺乳,而不是强求哺乳的时间和次数,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闹。因此,新手爸妈平时要多观察宝宝的饥饿需求。同时学会通过其他安慰方式满足宝宝非饥饿需求十分必要。在宝宝满3个月后应关注培养其哺乳、睡眠等生活规律,逐渐从早期的按需喂养模式向规律喂养模式递进。一般满6月龄开始,大多数婴儿夜间不需要吃奶,多次夜间喂奶不仅不利于建立良好的进食习惯,也会影响其睡眠质量。添加辅食后,规律的进食同样重要。7~9月龄宝宝辅食2次,吃奶4~6次;10~12月龄辅食2~3次,吃奶4~5次,13~24月龄每天吃3次主餐,吃奶2~3次,在吃饭时鼓励宝宝自主进食。
误区四:喂养过细
为了能让宝宝咽的下,家长会一直将食物做成糊,也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曾经进食颗粒状或块状食物时出现过恶心、呕吐的情况,担心再发生呛咳就一直做的食物细细软软的,结果直到宝宝两三岁还不会咀嚼、吞咽粗糙的食物,影响口腔的运动发育,甚至影响语言的表达。
科学解析
6~10月龄是培养婴儿咀嚼功能的关键期,从泥糊状过渡到碎末状、颗粒状、块状等,从而促进舌头的活动、啃咬、咀嚼、吞咽等口腔运动技能的发展,帮助宝宝逐渐掌握咀嚼食物的技巧。在食物质地变化的过程中,宝宝难免出现恶心、干呕、甚至呛咳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了解这些是宝宝尝试新事物的正常反应,不要过于紧张。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