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发了宝宝一周食谱,有宝妈就说了,这不就是大杂烩吗?都杂在一起煮好消化吗?
是的,就是大杂烩,营养学说到底就是一部“杂食学”,教的就是让人如何“杂”食。当然不是杂乱无章的“杂”,而是有原则有要求的“杂”。
01
为何要吃“大杂烩”呢,首先,因为人原本就是杂食动物。
自然界的生物都是优胜劣汰,而人类进化到今天,身上每个部位的发育,都是为生存需求而发育。人的消化系统,包括牙齿、小肠等的生理结构,就是用来消化杂食的,人的牙齿有尖牙有磨牙,人的小肠长度是身体的4~5倍,这些特点都说明人既不是肉食动物也不是草食动物,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杂食动物”。
其次,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这些营养素都必须从食物获取。
人需求的食物可分为五大类:谷薯类、蔬果类、禽畜鱼蛋奶类、坚果豆类和油脂类,不同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和种类都不同。
除了6个月以内的婴儿只需要母亲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体发育的全部营养需求,必须通过多种食物的组合,才能保证人体机能的健康运转;只有三餐食物多样化,才能做到膳食平衡。
2016版膳食宝塔
所以有了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这部汇集国内顶尖营养学专家的心血之作。
宝塔一眼望过去,不就是一道“大杂烩”吗。
宝塔里的推荐量是每天都需要摄入的量,如果平均分配到三餐,那么每餐都是一道“大杂烩”,不杂着吃,必然会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
不过“杂烩”可以具体到每一餐,也可以宏观到按天、按周来,也就是在一天内、一周内做到不同种类的均衡摄入,总体达到宝塔的推荐量也是一样的。
02
婴幼儿饮食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有婴幼儿专用的平衡膳食宝塔。
宝塔是根据宝宝身体发育特征,以均衡营养为原则,将各大类婴幼儿成长所需要的食物种类和量,用金字塔的形式,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
宝塔注重的就是食材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膳食宝塔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
这是国内最高科学与权威的标准,是为增强中国宝宝体质而提供的科学依据,我们当然要跟着它走,而不是自己的臆想。
03
对宝宝来说,吃大杂烩的好处是:
1、防止挑食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气味”,而宝宝的味蕾又特别敏感,如果把食物分开喂,或者给单一食物,会让宝宝逐渐有自己的口感偏好,再到后面可能会出现“爱吃的吃光光,不爱吃的一点不吃”的局面。
“大杂烩”可以很好的避免宝宝出现口味偏好,不强化某种食物的味道,让宝宝没有机会对某种食材“印象深刻”。
弱化自我挑选的意识,可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提高进食效率。
2、均衡营养
宝宝胃容量小,每天摄入的食物总量也少,而宝宝又处于身体发育的飞速增长期,对各大类营养素需求大,身体对缺乏铁、锌、钙、vb、va、vc等微量元素的症状表现更明显,危害也更大。
给宝宝吃大杂烩,每一口,都做到了营养密度最大化,同样的量,大杂烩比单一食物所含营养素更全面,这比想方设法让宝宝吃下多种单一食物,要省心容易的多。
04
“大杂烩”不好消化?
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可能是“杂”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不好消化”吧。
事实上食物是不是好消化,主要跟它加工和烹饪方式有关。
比如豆类,大豆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左右,但加工成豆腐后消化率达90%以上,加工成豆浆能达到84%左右;
比如鱼肉,清蒸鱼,比煎炸鱼、烤鱼更好消化,即使是清蒸鱼,蒸10分钟,比蒸半小时要更好消化;
比如鸡蛋,蒸蛋羹比白煮蛋好消化,白煮蛋比煎蛋更好消化……
所以食物是不是好消化,并不在于种类多少,而是食物本身的状态和烹饪方式,如果一碗杂烩里,全部是好消化的食物,就不能说杂在一起就变得不好消化了。
相反,有些食物杂在一起吃,还能做到营养互补。
比如大米缺乏赖氨酸,大豆富含赖氨酸,而色氨酸不足,玉米色氨酸含量丰富,这三者混搭,能做到氨基酸的互补,使蛋白质的生物价提高到73%;
比如豆腐和肉、蛋类搭配在一起,可以提高各自的蛋白质利用率;
再比如大米和蔬菜类肉类一起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膳食纤维一起摄入,能让碳水化合物缓慢释放葡萄糖,防止血糖快速升高。
什么样的食物难消化?
加工越深,消化越难,比如超市里的零食都属于食材的深加工,而且还有很多化学添加剂,人体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消化这些“奇怪的东西”;
比如回锅肉,是先把肉油炸,再倒回锅里炒,这些做法都加重了食物的消化难度。
从食物营养含量来看,蛋白质含量越高的越不易消化,所以肉类比米面类难消化,但只要配比搭配合理,并不会给消化增加额外的负担。
合理的“大杂烩”是要控制各大类营养素的占比,而不是种类,同一类的新鲜食材,同样的烹饪方式,其消化难度是差不多的。比如100克大白菜,我换成30克青菜、30克蘑菇、40克包菜,并不会增加消化难度,反而会摄入更丰富的营养成分。
让我们一起来给宝宝吃“大杂烩”吧!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