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宝宝饮食> 人工喂养> 吃个饭像打仗?10大成功喂养实用战术

吃个饭像打仗?10大成功喂养实用战术

2017年05月04日 11:05 阅读次数:176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喂养问题?我想,这样会帮助尽可能减少亲子之间因为食物而发生冲突的情况。同时也是培养伴随孩子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喂养问题?我想,这样会帮助尽可能减少亲子之间因为食物而发生冲突的情况。同时也是培养伴随孩子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你得时刻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他们明明需要人喂却总是执拗地要自己吃东西;

你得把奶瓶或者吸管杯收拾起来,防止他们捣乱;

你还得到超市给孩子买吃的——尽管心灰意冷,知道孩子可能不会吃自己挑的任何一样东西,你还得硬着头皮一样一样地挑。

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买什么、该喂什么已经是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一大步了。

可是怎样将自己的喂养计划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就另当别论了。

我们直接总结了10种适用于一切饮食问题的亲子停火战术,在今后培养孩子健康饮食方面,为人父母的你,记得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啊!

决不在吃的问题上和孩子大动干戈

父母总想搞明白,怎样不跟孩子针锋相对就教会他们健康饮食,因为有一半的亲子大战是由喂养问题引起的。

对,我们有意称之为“大战”,是因为很寻常的让孩子吃饭,眨眼间就可能恶化成亲子间的争斗。

你要记住,不要在吃的问题上和孩子大动干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心力交瘁、失落沮丧,活脱脱像个失败者了。

人生苦短,犯不着为吃饭问题和孩子吵上一架。

而且在吃的问题上和孩子大动肝火,即使一次两次获胜,从长远来看,你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没有什么比让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张口吃饭更让人伤脑筋的了,但我们看到执拗的妈妈们仍旧在不断地尝试。

在吃饭问题上,家长最好先跟孩子说清楚自己的基本原则,然后尽可能冷静地贯彻下去。

孩子吃不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不是你要决定的事。

你的任务就是保证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食物。

时刻记着,引爆战争的并不仅仅是食物

很多时候,引发食物大战的原因表面看是吃什么、吃多少,实际上有更深层的诉求。

食物可能与你对孩子的期望有关,也可能和好习惯、坏习惯的形成有关。我们不能因为讨论的是食物,就忽视了饮食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事实上,大人和孩子都会在喂养的过程中有所学习、有所成长。

父母和孩子呈现在餐桌上的绝对不只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让孩子吃得放心、吃得明白是很重要,但是抓住饭桌上的机会,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态度也不容忽视。

说起孩子厌食,你必须得知道,吃东西尤其能激起孩子的反叛天性。

孩子们也想吃点别的,当他们宣称要自己吃的时候肯定会让你伤透脑筋,挑战别人的忍耐极限是他们的天分。因此,孩子偶尔跟你对着干(或者直接拒绝吃饭)的时候你要有心理准备。

就算吃饭过程充满挑战,你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用拒绝的方式来坚持自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你恰恰可以利用孩子厌食、闹脾气、吃饭不守规矩的时机来教孩子认识更多的食物,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最后,考虑到你在过去的人生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与食物有关的想法。

不管是你自己领悟的,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还是文化大环境下耳濡目染习得的,在这些想法中,有的会让你觉自己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滴水都意义非凡。

但其实有时候吃多吃少并没有你想得那样重要。

我们强烈建议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摈弃这些想法,以免因小失大。

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到你招架不住

一说到喂孩子吃饭,家长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压力。很多人会说“没事儿,不用担心”,可是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为人父母的那份冷静执着,到最后你很有可能招架不住。

孩子会不断考验你的耐心,你一定要沉住气、坚守住立场。我们建议你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最好学会装作若无其事(这招儿在解决各种各样的育儿问题时基本上都行得通)。

特别是在你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摆在孩子面前的时候,效果更佳。

你可以在孩子想吃一些绝对不应该吃的东西,或者孩子对你呈上的饭菜毫无胃口的时候试试这种方法。

刚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为了能让孩子吃完一碗米粉,你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可孩子似乎感受不到你的一番苦心。

相反,他们会感觉有压力(虽然这种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这种排斥现象在蹒跚学步的婴儿或者再大一点儿的孩子中更为普遍。

如果孩子吃完了一颗小包菜,你可千万别得意忘形。一旦让他们发现你有多欣喜,他们今后就可能有多闹腾,尤其是孩子睡觉之前想吃零食的时候。

我敢跟你打保票,他们会跟你讨价还价、以身试法的。孩子们不断挑战你的极限,这时候你千万要沉住气、坚守住立场!

饿了才吃,渴了才喝

饿了才让孩子吃,这招儿很重要。

不要在孩子吃饱喝足的时候给他吃的,也不要因为你做完了饭就让他吃。

听起来简单,是吧?

获取食物本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实际上,成年之后甚至是更早之前,这些与生俱来的内在驱动力早就被一些外部因素取代了。

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饿了渴了才吃喝,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开始让孩子跟着这么做,甚至是在婴儿时期就开始这么要求孩子。

可以负责任地讲,传闻中的“凡上大一,必长15磅”的现象,其根源并不在于学生们胃口更大了,也不是因为他们吃得更好了,长胖更多是由于新生进入大学后没有节制的胡吃海喝造成的。

看电影根本用不着搭配爆米花,橄榄球迷们要是不在“周一橄榄球之夜”顺便吃个汉堡薯片、喝罐啤酒什么的肯定比现在瘦。

哄孩子睡觉啊

允许孩子睡前喝奶啊

用食物奖励孩子的良好表现啊

这些都是你养育子女的习惯。

我们希望你能够认识到,这些习惯本质上跟看电影吃爆米花之类的陋习并无二致,就算有,差别也不会太大。

家长给孩子吃的,有时出于安抚孩子情绪的目的,有时是为了奖励孩子的良好表现,说白了有时候家长就是为了自己省事儿。

不论何时,你都要意识到大多数积重难返的饮食习惯都是从幼年时期形成的——从喂孩子第一口母乳或者第一口奶粉的时候就开始了。

意识到这点,以后不管是给孩子喂奶还是给孩子吃甜食,你就会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林林总总的饮食现象了。

如果出师不利,那就再来一遍

这可能是个说起来最容易、坚持下来最难的战术了。

毕竟,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做到屡屡碰壁还不灰心,确实很不容易。话虽如此,可是孩子的饮食技能就是这么一次次磨砺出来的啊。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每次孩子的良好表现都应视为学习的范本。

毕竟,

孩子学会嚼食下咽需要时间,

学会用杯子喝水需要时间,

用勺子吃饭需要时间,

连学会安静地久坐一会儿都需要时间。

你得明白,教孩子吃饭喝水其实要用跟教他们念ABC一样的策略。你不用等到孩子上托儿所的时候让老师教,你也不用等到孩子会唱字母歌的时候再开始教。

实际上,多数父母在孩子牙牙学语之前就开始哼着玩了,一遍一遍地重复,一遍一遍地鼓励,孩子一开始可能跟不上、唱不对,遇到l-m-n-o-p连在一起就唱不出来了,但是最后他们不都学会把a和b拼成词了吗?

孩子拒绝吃饭跟食物本身也有很大关系。

因此,我们要以一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来迎接挑战。

孩子在接受一种新的口味之前,你可能得喂十几次甚至几十次。

知道了这些,孩子再三拒绝吃饭的时候你就能释怀了。此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学会忍耐。

成功的衡量标准并不是你尝试了多少次,也不是最终孩子吃下了多少饭,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孩子心甘情愿地张嘴吃饭。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父母想教会孩子不挑食,这个想法一点儿没错,可父母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总是碰一鼻子灰。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大家经常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一切事物来者不拒。

连家长自己都有不同的好恶,孩子对食物有自己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敢说,孩子决不会全盘接受你的口味好恶。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口味会慢慢被孩子接受(比如说蓝纹奶酪、柚子、洋葱等),但是有的食物永远入不了孩子的眼。

就拿劳拉来说吧,她一点儿都吃不惯煮熟的胡萝卜,可是珍妮弗呢,她对生的胡萝卜反而是敬而远之。

见样学样

开始于孩童时期的饮食活动,很有可能在孩子成年后变成一种习惯。

此时是个绝好的机会,让我们一探究竟:你到底在吃什么,什么时候吃的,在哪儿吃的,为什么你要这么吃。

我们敢打赌,你的那些饮食习惯肯定经不起这么仔细的盘问。

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那些没有小孩的父母相比,有孩子的父母锻炼得更少,饮食结构也更糟糕。

当然,你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审视一下自己的饮食模式,不是简单地判断这个模式健康与否,而是这套模式是不是你想让孩子拥有的。

你的所作所为,孩子可都看着呢。与此同时,还有帮你照看孩子的其他人,他们的饮食习惯,你也不能大意,因为孩子跟他们一块吃饭的时候肯定也会依葫芦画瓢。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或者其他监护人)常年吃话梅,还奢望孩子能够吃得健康,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如果家长还不能改变自己的饮食模式的话,我们建议你和孩子一道携手前进、并肩作战。

你把自己的那些令人不太满意的小嗜好、坏习惯或者对某些食物的反感情绪先隐藏起来,别让孩子看到。

一旦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自己的偏好,再让他们接受那些嗤之以鼻的食物就没那么容易了。

眼不见、心不念

要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眼不见、心不念”这招儿可不是长久之计。

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权宜之计还是相当奏效的,因为他们总是看见什么就想要什么。

此时,孩子还不能理解什么叫“延迟享乐”(delayed gratification),那就更别指望孩子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还能听进去父母的话了。

所以,不管是睡前奶粉还是泡泡糖,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吃,就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

你也不希望孩子讨要糖果吃吧?

那你就不要把糖果带回家。

你也不想孩子老在超市里跟你纠缠吧?

绕过饼干区,避免在糖果区排队结账不就得了?

而且电视看得越少越好,因为孩子接触到的电视广告量真是大得惊人,广告里的东西能不吃就尽量别让孩子吃,能别喝就尽量别让孩子喝。

乐在其中

喂孩子吃饭绝对是新晋父母日常生活中的重头戏。

从最开始挑选食材、采购食材

到准备晚饭

把饭摆上餐桌

再到把饭喂进孩子嘴里

最后把桌子收拾干净

针对每个环节我们都挑选了相应的话题来讨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我们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们这么做并不只是为了帮你先发制人,也不是为了帮你成功避开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食物大战,我们希望在你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真正地乐在其中。

当你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我们想给你提个醒:如果你在吃的问题上小题大作,就没法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让孩子帮忙打理一下菜园吧,让他帮厨也行,做完了还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比如“瑞恩的烤宽面条”)。

这样一来可谓一箭双雕:不仅你自己乐在其中,孩子也因为参与到准备食材的过程中而更愿意吃你为他精心准备的饭菜。

九九归一,虽然生活中的饮食小风波无法避免,我们还是希望家长学会泰然处之,不致灰心丧气,我们也希望家长能够享受这喜忧参半的过程。

不仅祝愿你早日让孩子吃得下豌豆,还祝愿你把整个家庭的就餐氛围变得和谐起来。

着眼于大局

大部分的食物大战都得指望这条战术了,因为这招既能帮你减负,还能帮孩子减压。

幸好这些战术没有使用时间的限制,不管你的孩子是5周大、5个月大还是5岁了都来得及,你还有大把的时间一展身手。

如果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孩子的饮食问题,而非着眼于某个节点的话,你拥有清晰的思路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应对眼前的种种食物挑战就能更得心应手了。

孩子的口味偏好、饭量大小、对待食物的态度甚至会一星期变一次,所以,你得做好日子时好时坏的打算。

孩子吃的每一口饭、每一顿餐并非都是意义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饭并不能决定什么。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敢保证,你肯定会在未来的喂养之路上走得更加顺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毕竟食物金字塔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