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妈妈们聊到了怎么看宝宝吃没吃饱的问题,但依然还是有很多妈妈没有搞清楚适量喂养的概念,不知道“喂多少,喂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停止喂”。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过度喂养的话题,是不是宝宝吃的越多就一定长得越快呢?
过度喂养的危害
从宝宝生下来开始,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吃的越多也总是和长得越高、身体棒棒联系在一起。我们传统观念都认为小孩子白白胖胖的能招喜气、是福相,特别是家里老人。
所以妈妈们在母乳时期就会经常担心:宝宝还能吃,那肯定是我奶水不够;添加了辅食之后,就开始跟周围的小孩比,感觉自己家宝宝吃的特别少。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观念。
首先,我们来看看过度喂养可能会宝宝造成的伤害:
对于母乳宝宝来说,过度喂养最常出现的后果就是会频繁吐奶,这时候可不仅仅是轻度程度地漾奶或是溢奶,很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喷射状吐奶。而且宝宝的胃容量有限,过量的奶会积压在消化道里,导致呕吐、胃食管返流或是腹泻、水样便的情况。
当然,还有宝宝会出现胀气和腹痛的情况,这也可能是过度喂养导致的,关于这条详细可以看栗子吗之前写的《宝宝肚子总是气鼓鼓,如何帮TA消消气?》。
儿童时期肥胖
如果婴幼儿时期家长总是过度喂养,孩子童年时期出现肥胖症的概率也会上升,肥胖症会进一步导致血压增加、血糖上升,免疫系统疾病或是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相对增加。
最可怕的问题是,由于过度喂养导致的消化负担最终可能会演变成大脑部位缺血,因为消化道处需要不断地血液循环来进行营养消化,这样宝宝身体里有限的血液和氧气都集中到了消化道,而大脑处就会不足了,这十分不利于孩子早期大脑和智力的发育。
体重减轻或是没有变化
看到这条,妈妈们肯定会问了,吃得越多怎么会体重没变化呢?因为就像我们大人一样,要是一日三餐每顿都吃的很撑,慢慢地食欲也会下降,胃的消化功能也会不堪重负而罢工,这都有可能导致宝宝体重增长变换、甚至停滞。
合理喂养真的那么难吗?
其实妈妈们都知道过度喂养不好,但耐不住总有家里人在旁边说:你看那家孩子吃多少?我们家孩子吃多少?俗话说的好,我们要摆事实讲道理,到底宝宝怎样才能合理喂养呢?
跟家人沟通:吃得多并不意味着吃得好
下面这张图是宝宝1岁前胃容量的实际大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宝宝直到6个月之前,胃容量就相当于一颗草莓的容量。孩子是不懂吃饱是什么含义的,而且胃也能在后天慢慢被撑大,所以如果一开始妈妈就不重视适量喂养,我们就会发现孩子越吃越多。
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要跟家里人沟通清楚这个事情,宝宝的胃只有这么大,很多情况下他绝对是已经吃饱了,并不存在我们把孩子饿着了。一般来说,判断宝宝是否过度喂养的指标就是看体重是不是按时增加,6个月以下宝宝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0.7,妈妈们最好一个月算一次;7-12个月的宝宝体重=6kg+月龄*0.25,最好每2-3个月算一次,或者也可以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进行查看。
体重增加过快或是过慢都是值得妈妈关注的信号,有情况需要及时向医生反映。现在手机上也有很多APP,能帮助我们查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栗子妈现在用的比较顺手的就是growth这款软件,没有什么多余的广告,只要输入相关的宝宝数值,就能自动生成生长曲线,还能看到宝宝目前的成长进度与正常的平均数值的对比,IOS和安卓手机都可以下载。
宝宝到底吃多少算吃饱?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喝奶量大概是这样的:3个月以内,每次喂大概30-60毫升,一天喂6-8次;3-6个月每次的奶量略微增加,大概在120-150毫升,每天喂4-5次左右;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之后,最好还是能保证每天600ML左右的喝奶量。
母乳喂养的宝宝还需要看宝宝的大便状况,吃奶后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换尿布的频次,就像栗子妈说的,如果妈妈有母乳的条件,最好不要考虑随便引入奶粉,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奶水是能够满足宝宝需要的。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要特别注意奶粉的冲调比例和量。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妈妈喂食的时候不要和别的宝宝比,每个宝宝的食量都会有差异,不一定吃得多就意味着吃得好。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建议先从半勺或是一勺开始,在逐渐过渡到一天一顿、一天两顿,最好和我们平常午饭和晚饭进食的时间一致,只要根据宝宝的出牙情况由细到粗合理添加辅食,也不会存在饿着宝宝的情况。
远离不健康的食物
在添加辅食方面,妈妈们还要注意从宝宝的月龄和出牙情况出发,少提供一些过于精细的食物,这样不能合理训练宝宝的吞咽功能,如果宝宝能学会细嚼慢咽地吞下食物,自然会产生饱腹感,也不会吃太多。
同时高糖、高热量的食物还是尽量保持适量给宝宝添加,妈妈们有时候总是拿零食作为给孩子的奖励手段,这也是很不可取的方法,尽量还是让宝宝吃正餐,少食多餐。
其实母乳喂养的妈妈不用过于担心,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过度喂养的问题,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奶粉,或是是完全的配方奶喂养,就需要格外注意。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