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的高风险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避免2/3的早产儿死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合理喂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干预手段。因此,家里有早产儿宝宝,家长需要格外小心呵护,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几点:
早产儿校正年龄该怎么算?
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出生胎龄。举例如下:某胎龄32周早产儿,如果实际年龄为生后3月龄;早产周数=足月胎龄-出生胎龄,即:40周-32周=8周(2个月);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即:3个月(12周)-2个月(8周)=1个月(4周)。该早产儿校正月龄为1个月,评价该3月龄的早产儿时应与1月龄正常婴儿的生长标准来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追赶生长到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婴儿在既定轨道上生长,受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多因素调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如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影响,会导致生长迟缓,偏离正常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1年是早产儿脑发育的关键期,追赶生长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由此可以看出,早产儿追赶速度不能太快,但也不能太慢,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早产儿选择什么喂养方式?
人乳:人乳对早产儿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等积极倡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人乳喂养,首选亲生母亲母乳,其次为捐赠人乳,以降低早产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出院后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强化人乳:因早产儿摄人量的限制和人乳中蛋白质和主要营养素含量随泌乳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使早产儿难以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特别是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人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可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早产儿配方:适用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应用。与普通婴儿配方相比,此种早产儿配方(PF)增加了能量密度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以满足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生长代谢的需求。
早产儿过渡配方:对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或出院后早产儿,如长期采用PF可导致过多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增加代谢负荷。故目前有介于PF与普通婴儿配方之间的过渡配方,即早产儿过渡配方(PTF),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PDF),以满足早产儿继续追赶生长的营养需要。
婴儿配方:以牛乳等为基础的配方可满足一般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用于无法进行人乳喂养的婴儿。
其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如去乳糖配方、水解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等,特殊情况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营养素补充
维生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3月龄后改为400U/d,直至2岁。该补充量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生素D含量。2010年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协会(ESPGHAN)推荐早产儿维生素A摄人量1332~3330 U/(kg·d),出院后可按下限补充。
矿物质:早产儿生后2-4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钙推荐摄入量70~120mg/(kg·d),磷35~75 mg/(kg·d)。所有矿物质推荐量包括配方奶、人乳强化剂、食物和铁钙磷制剂中的含量。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早产儿神经发育有重要作用,尤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两者应在早产儿喂养时进行补充。母乳喂养是获得LC-PUFA的最佳途径,早产母乳中DHA高于足月母乳,但受母亲膳食影响较大,应进行哺乳期营养指导。目前对早产儿的推荐量:DHA 55~60mg/(kg·d),ARA35~45mg/(k·d),直至胎龄40周。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